

最近,在川普的一通操作下,赴美留學的小夥伴傻眼了,砍向美國教育的三把大刀讓整個教育體系陷入動盪不安之中,先是削減了NIH給美國大學的科研經費,後面又全面取消DEI政策,在哥倫比亞大學成為首個“祭旗”的學校後,如今竟輪到哈佛了…
文 | Alice
From 外灘教育
微訊號:TBEducation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美國高校的資金審查和政治鬥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3月初,哥倫比亞大學就成為了首個“祭旗”物件,被砍掉了4億美元聯邦撥款。不到一個月,哥大便迫於壓力,接受了特朗普的全部要求,代理校長Katrina Armstrong也宣佈辭職。
哥大的改變僅僅是冰山一角,隨著審查的範圍擴大,哈佛大學也難逃一劫。
最近,哈佛因同樣的反猶主義問題被審查,而且審查資金總額高達90億美元。
美國學術界的風雲變幻仍在繼續,當學生們拼盡全力擠破頭進入頂尖象牙塔,卻突然發現,老師辭職、研究經費縮水、校園環境動盪不安……
留學生的夢想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地時間3月31日,特朗普政府表示,正在審查哈佛大學價值近90億美元的聯邦合同和撥款。
這是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對高校撥款進行的最大規模審查。
路透社指出,此舉是特朗普政府打擊高校“反猶太主義”和介入“文化戰爭”的最新行動。

圖源:CNN
其實在此之前,哈佛大學就已經“先發制人”,採取了一系列調整措施。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儘管如此,哈佛大學依然面臨法律訴訟和聯邦政府的單獨調查。
面對政府的高壓審查,儘管哈佛大學校長Alan Garber在郵件中譴責了削減研究經費的決定,但同時,他採取了和解的語氣,承認哈佛“並不完美”,並表示“反猶太主義的確存在於我們的校園內”,強調學校會持續採取措施應對這一問題。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此舉也在哈佛內部引起了爭議,校內不乏支援鬥爭的聲音。
4月2日,《哈佛深紅報》編委會成員Adam N. Chiocco撰文,猛烈抨擊特朗普政府的審查行動,認為其目的並非真正關心反猶太主義,而是利用這一議題作為政治工具,並進一步削弱美國高等教育體系。
他也指責Alan Garber在面對特朗普政府的“攻擊”時保持沉默,選擇向一個與哈佛價值觀相悖的政府妥協。
他認為如果Alan Garber不能為哈佛大學而戰,就應該辭職,應該把權力交給一個願意為之奮鬥的人。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目前,Alan Garber尚未作出進一步回應。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哈佛並非唯一一個受到政府審查的高校。
本週二,普林斯頓大學接到聯邦政府通知,美國能源部、美國宇航局和國防部將暫停對該校的數十項聯邦撥款。

圖源:CNN
雖然目前尚未明確普林斯頓因合同取消損失的具體金額,但這一危機顯然已經開始向更多藤校擴散。
在特朗普政府大舉審查高等院校之際,美國頂尖學府正面臨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壓力。

坊間普遍認為,像哈佛這樣的頂級私立學府不缺錢,加上前段時間推出的免學費政策,更讓外界覺得怎麼砍經費都不會傷到大動脈。
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在截至6月30日的2024財年中,哈佛大學籌集到近12億美元的捐款,相較於上一財年的近14億美元有所下降。
按大學的標準來看,哈佛捐贈基金的捐贈減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哭窮”是哈佛慣用的伎倆。
但這可能要砍掉90億經費,恐怕是真砍到大動脈了。
1. 捐助堪比一個小型國家,但花錢不自由
哈佛大學作為美國最富有的高校,在美國全國大學和大學商務官員協會NACUBO統計的2024年美國最富有大學Top 20中,穩居榜首。

圖源:NACUBO
最近,哈佛還宣佈了一項重大的經濟援助計劃,讓家庭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學生免除學費,足見其財力雄厚。
根據哈佛大學2024財年公佈的資訊,主要收入來源為:捐贈(45%)、學費(21%)、研究資助(16%)、其他(21%)。
捐贈基金是哈佛大學的財務支柱,支援大學工作的幾乎每個方面。即便學費翻倍,也無法與捐贈收入相比。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Boston.com的一位讀者認為,哈佛的捐贈基金就像一個小國家的資金儲備。如果有哪所大學能承受預算削減,那一定是哈佛。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因為這筆資金並不能隨意使用。
據哈佛大學官網介紹,約80%的捐贈資金受到捐贈者的使用限制,必須用於特定學院(哈佛大學共有13個學院)或特定用途,如獎學金、教授職位和特定研究領域的學術支援。
換句話說,哈佛雖富,但資金使用並不自由。
2. 投資回報率不如預期,財務壓力漸顯
一直以來哈佛大學的投資團隊以高水平的資產管理著稱,捐贈基金每年的投資回報往往超過學校的年度支出。2024財年結束時,哈佛大學總營業收入比上一年增長了6%,達到了65億美元。
這不是個小數目。但是,過去20年,哈佛大學資金管理方面也並非外界想象那麼好,捐贈基金年化回報率為8.8%,在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排名第七。

圖源:bloomberg.com
根據NACUBO的資料,哈佛捐贈基金的年化回報率甚至落後於管理著50多億美元資金的60%的大學基金,10年的回報率則落後80%。
也就是說,2024財年結束時,哈佛大學營業一年的盈餘僅4500萬美元,而2023財年這個數字則為1.86億美元。
3. 可支配收入有限,但花錢更多了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2024財年支出總額達到64億美元,比上一年年增加了5.15億美元。
這一增長主要源於薪酬成本的提高、資訊科技服務支出的增加,以及校園的持續維護。
其中,薪酬及人員費用(包括工資、薪金和福利)佔總運營成本的一半以上。

圖源:The Harvard Crimson
此外,哈佛大學2024財年助學金總額達到5.57億美元,同比增長5%。
哈佛學院約55%的學生獲得基於需求的獎學金,平均支付15,700美元的學費、學雜費、住宿費和伙食費。
2024財年,哈佛大學的研究經費總額達到10億美元,此外,大學還直接投入了4.89億美元用於研究。
在這些資金中,聯邦資金佔據了重要地位。2024財年,哈佛大學獲得了6.86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佔總贊助收入的68%,同比增長1%。
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學三分之二的研究資金(接近7億美元,超過該校無限制捐贈資產的增長)來自聯邦政府,資助的領域從醫學(如癌症研究)到博物館、藝術、教育等各個領域。
因此,哈佛大學的運營支出仍然高度依賴外部資金,特別是聯邦資金。
芝加哥大學法學與哲學教授Brian Leiter曾指出:全國沒有一所大學能夠在失去聯邦資金的情況下生存下來。
可以說,一旦90億資金被撤回,哈佛大學無疑將面臨嚴重的財務衝擊。即便是全球最富有的大學,也不得不精打細算,未雨綢繆。
接下來的學生,或許真的要面對一個現實:儘管學費在不斷上漲,但學校的環境、資源和就讀體驗卻可能在逐步下降。
這意味著,在追求頂尖教育的同時,留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所支付的費用與所得到的回報之間,正逐漸拉開差距。

聊完了錢,接下來該談談留學家庭最關心的師資問題了。尤其是對於哈佛這樣頂級學府,師資是其引以為傲的優勢之一。
但現在,這一優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動盪。
與此同時,美國學術界的動盪不斷升級,學者們的去留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英國《金融時報》在3月31日的報道中指出,因為特朗普,美國學者正在流亡。

圖源:Financial Times
前段時間,耶魯大學哲學教授Jason Stanley表示,在哥倫比亞大學屈從於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要求之後,他決定前往加拿大尋求新的學術機會。
另兩位歷史學家Timothy Snyder與妻子Marci Shore也在今年初離開耶魯,加入多倫多大學。

圖源:Yale Department of History
《金融時報》指出,隨著形勢的不斷惡化,學術流亡現象將愈加普遍。
目前尚未受到特朗普影響的佐治亞大學,其管理學教授Tim Quigley在特朗普上任不久後,也接受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工作邀請。
3月初,《Nature》雜誌向全球學者發起調查。1650 名受訪者中,超75%認為特朗普政府正促使他們考慮離開美國,希望搬到歐洲、加拿大、原籍國或其他支援科學的地區。

圖源:Nature
隨著研究經費削減、學術界的動盪,很多學者教授離開美國,科研專案面臨停滯,學術環境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未來。
★ 留學擇校,得多看看“賬單”
對於留學生來說,在這種財政危機和學術危機的雙重威脅下,選擇一所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學尤為關鍵。
畢竟,只有那些財力雄厚、運營穩健的大學才能夠應對外部變化,保障學術質量和學生的學術權益。
《福布斯》近期釋出的2025年美國大學財務狀況評級報告,為大家留學擇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
該報告結合了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的財務資料,對868所私立非營利大學的資產負債健康狀況和運營穩健性進行了綜合評分。
根據這一評級結果,2025年共有94所大學獲得了A級及以上評分。

圖源:Forbes
在這些學校中,不僅包括了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頂尖私立大學,還有卡爾頓學院、希爾斯戴爾學院、阿默斯特學院和波莫納學院等私立文理學院。
這些大學不僅能夠提供高水平的教學和研究資源,還能夠在面對經濟動盪、政策變化或其他突發事件時,為學生提供更穩定的學術支援和生活保障。
可以說,越是頂尖的大學,財力越是雄厚,抗風險能力也越強。
比如剛剛經歷被砍掉8億聯邦撥款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依然可以抗住財務衝擊,位列榜單第二名。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早在2022年就成為世界上第一臺永動機“印鈔機”的普林斯頓大學,在幾年卻因為捐贈波動、簽證政策收緊、投資損失和運營成本失控等,導致財務評級降為B+。

圖源:Princeton Alumni weekly
因此,準留學生在做出留學或擇校決定時,除了關注學術排名和專業設定,還應將學校的財務健康狀況納入考慮,確保自己的教育投資能夠在未來得到最大的保障和回報。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選擇一家能夠為自己提供強大支援的學校,將是通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參考文獻:
1.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 2024
2.Federal agencies reviewing nearly $9 billion in contracts, grants with Harvard over antisemitism concerns
3.Garber Promises To ‘Engage’ With Federal Antisemitism Task Force After Funding Threats
4.Garber Must Change Course — Or Resign
5.Trump admin reviewing billions in government contracts, grants for Harvard amid antisemitism allegations
6.Harvard’s hiring freeze: ‘They’re behaving like a corporation focused on maximizing returns’
本文系授權釋出,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國K12國際化教育。我們致力於專業、前沿、有高度、有溫度的內容。幫助學校和家長實現融合、創新、有效、以人為本的教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