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600億元!華為董事長披露2024年營收,逼近歷史最高

2025年2月5日,乙巳蛇年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
在企業經營者代表發言環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華率先上臺發言。

(深視新聞記者郭瑞 攝)
梁華透露,2024年華為整體經營達到預期,ICT基礎設施保持穩健,消費者業務重回增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快速發展,全年銷售收入超過8600億元人民幣。相比於2023年的7042億元,超出1500餘億元。
直新聞梳理發現,華為歷年最高的銷售收入出現在2020年,達到8913.68億元人民幣。也是在那一年,美國加碼制裁華為,隨後兩年華為銷售收入有一定程度下滑,2023年回升至7042億元。2024年則進一步回升,並已接近歷史最高值。

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
華為將持續加大戰略縱深投入
廣東連續三年將大會主題聚焦謀劃高質量發展,在梁華看來,華為亦把高質量作為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石,戰略聚焦,以質取勝。
梁華表示,華為持續打造堅實的數智基礎設施底座,紮實推進人工智慧發展戰略,透過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面向未來,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很大,但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是確定的。華為將持續加大戰略縱深投入,把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帶給全球客戶。”梁華說。
“科技創新
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在發言中,梁華主要圍繞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創新,分享了四個觀點。
一是發揮通訊網路基礎設施的領先優勢,加速能力變現形成生產力。
廣東省5G基站超過40萬,光網基礎設施具備為上億使用者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加速產業融合創新,釋放網路潛力。
他提出,面向個人與家庭,要完善偏遠區域及交通要道沿線等區域覆蓋,跨界合作引入高質量內容,激發使用者潛在需求;面向行業,要加速5G、光網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電網、智慧製造等領域的應用,從生產輔助進入生產核心環節;面向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產業需求,則要推進5G-A在價值城市、重點場景下連續覆蓋,提供泛在的通感融合能力,探索低空經濟、海事管理等場景創新。
二是夯實智算基礎設施,加速人工智慧創新實踐和規模化應用。
“當前,人工智慧技術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在千行百業的應用也迎來關鍵時期,抓住新機遇的關鍵是創新,要透過技術創新築牢根基,透過場景創新創造價值,透過生態創新形成發展合力。”梁華說。
譬如,針對中小企業,可以透過雲服務等多種模式獲取算力,高效、低成本實現數智化轉型。
他介紹,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與華為合作,聯合釋出眼科大模型,讓優質醫療資源可以更好地惠及大眾,眼科大模型釋出後,為新疆喀什超3000名患者完成眼病篩查,使村醫具備了標準眼科診療能力。
三是構築自主可控的軟體生態,構建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
梁華認為,AI在各行各業要能充分發揮價值,資料是基礎,數字化深度決定智慧化高度。傳統產業的智慧化升級,需要面向智慧終端、物聯網終端和數字基礎設施,建立統一的作業系統、資料庫、工具鏈等軟體生態。
此外,軟體生態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廣大開發者、各個行業以及全社會通力合作,需要秉持開源開放的理念來廣泛匯聚全產業的智慧與力量。
譬如,華為堅持根技術創新,聯合產業界夥伴共建鴻蒙、尤拉、高斯等開放生態,支援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智慧化創新與應用。
四是把握電動化、智慧化發展趨勢,引領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智慧化轉型趨勢已經成為共識。
在梁華看來,未來一輛好的智慧電動汽車,不僅需要在研發端透過數字平臺使能,實現快速開發、降本增效,在使用者側也需要面對軟體快速迭代,讓消費者感受到智慧駕駛帶來的安全與體驗提升。
ICT與汽車產業加速融合、合作共贏成為主要趨勢,目前華為與廣汽集團在產品開發及生態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受歡迎的智慧駕駛體驗。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高質量發展是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重要源泉。”梁華在發言的最後如是說。
來源丨深視新聞
排版丨賴信宏
編輯丨郭永佶
審校丨劉立平
監製丨楊勇剛
更多網際網路行業爆料,以及職場資訊,職業技能經驗分享
關注我,給你好看
部分內容引用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回覆“健康指南”,Get《程式設計師健康指南》電子書】
回覆“1024”,Get程式猿求職面試葵花寶典電子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