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9分,我追了14年,這部國產神作實在棄不了!

點選下方👇“阿貓讀書”關注公眾號
回覆【不上班】送你一份《不上班實操教程》
我空閒時喜歡刷劇,之前追過一部非常特別的國產劇。
每集才5分鐘,10年才出28集,真的有生之年系列本人了。
偏偏就是這麼一部畫風簡單、出品龜速的作品,在豆瓣上以9.5分成為一股清流。
沒錯,就是《羅小黑戰記》!
直到後來出了電影版,我一度有種“老闆清倉大甩賣”的暢快感。
拋開當年的票房不說,B站上9.9分、6.8億的播放量足以證明,它是許多人心中的國漫白月光。
動畫片劇情不算複雜,製作也談不上精美,卻讓我在N刷之後發現了它背後3個成人世界裡的潛規則。
1/ 每個人都有優勢項
羅小黑片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領域”,每個角色都有一個領域能力設定。
比如金屬系可控制金屬的物理性質,空間系能對其附近的物體進行形狀為圓形的空間吞噬,沒事來個瞬移啥的。
羅小黑擁有金屬系+空間系這兩個能力領域,他師傅也是
聽起來有些玄乎,其實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項
對我們人類來說,也是同一個道理,你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長板,並以此作為職業突破口。
我以前有個同事,網際網路從業經驗挺豐富,寫過程式碼、做過運維、寫過資料庫、搞過架構、負責過產品和運營.
他早期在一家只有不到10個人小私企做技術負責人,隨著公司發展,人數增加到60多人,技術部門也有20多人。
他的定位開始有些尷尬了。
看起來他什麼都會點兒,但什麼都不精通,而後招進來的員工分工都很明確,各有所長。
原本考慮轉型,沒想到這位小哥,來了個托馬斯迴旋似的轉型——跑去和朋友賣茶葉。
沒有獨立的茶葉貨源,也沒有獨立渠道,加上朋友也是搭著自己親戚做茶葉生意,沒幾年就虧了幾十萬。
兜兜轉轉,最後又回到老本行,老老實實去學技術學專案管理,負責小團隊積攢經驗,再到做技術管理崗。
《窮爸爸富爸爸》有一段描述:
如果你有致富的願望,你就必須集中精力。追求平衡的人只會在原地踏步而不會前進。
要取得進步,你就必須先做到“不平衡”,並注意你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展。
愛迪生不追求平衡,他集中精力於某樣東西;
比爾蓋茨也不追求平衡;
索羅斯把注意力緊緊盯在一點上;
喬治巴頓從不會把他的坦克佈署在很長的戰線上,而是把坦克集中起來攻擊德國防線上最薄弱的地方。
與此相反,法國人佈置了漫長的馬奇諾防線,其結局眾所周知。
我特別認同。
每個人都要奔著打磨自己的“領域”去努力的,而不是今天看到A不錯就學A,看到B不錯就學B,啥都想學,結果啥也沒成。
有些人對資料很敏銳,有些人的時間管理能力強,有些人善於表達,有些人邏輯清晰……
工作和生活中,若你能覺察出自己的優勢項,並有意識地去訓練和放大,會讓時間精力的價效比更高。
別和人家拼天賦。
就像羅小黑劇裡,如果你是金屬系,就要用好這個特性去壓制對手;如果你是空間系,就要把對方拖到自己的空間裡來。
聰明的人懂得,最划算的做法就是用好自己的長處
2/ 共存的關係法則
羅小黑所在的環境,是一個人類與妖精共存的世界,大家按照規則和平生活著。
他遇到了一個叫“風息”的同類,想奪取羅小黑的領域空間。
風息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給妖精們創造一片生存的空間,想把人類從妖精生存的地盤趕走。
企圖打破了原本不同族群的平衡。
一上來就把對方當成敵人,註定了未來彼此敵對的局面
這現象在現實中很常見。
就像任正非說的:不要做“我假設你是敵人”、“你假設我是敵人”這樣的事情,假設來假設去,就會變成真敵人。
人際關係中有一個常見的黃金法則,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你想讓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但現實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些人將你的好意棄如敝履,這時就遵循“黃銅法則”:
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他
先黃金法則+再黃銅法則=互惠法則。
一方面保證了有最多人和自己合作,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底線,不容易吃虧。
有人評價風息這個角色,說他是由於自己妖精的身份,而自動站在了人類的對立面。
可立場這個東西,從來不是靠血統或角色定義的,而是後天的價值觀
同樣是妖精,風息認為融入人類的妖精都是投降派,生存空間被人類瓜分,卻沒有反抗的勇氣。
但在其他妖精看來,人類很有趣啊,發明的東西也很好玩,為何非得成為敵人呢?
再舉個現實中常見的例子。
員工VS老闆。
不少人眼中,老闆和員工關係是天然對立的,老闆就是資本家、就愛指手畫腳、就喜歡壓榨員工。
說句大實話吧,從接觸的真實情況看,抱著這類想法的人,幾乎沒有混得好的。
我們常說,老闆如果想做得好,就別把員工當成僱傭者,而是合作人。
員工同樣如此呀。
要想更多發展空間,首先要把老闆當成共同利益人,才能勁往一處使。
所以說,立場並不是由角色決定的,而是你的價值觀決定的
別輕易把人放在敵對位置
3/ 自我保護比正義與否更重要
羅小黑有兩種形態,日常是軟萌小貓咪,遇到危險時則變成猛獸形態來保護自己,外加法力護體。
我很喜歡這個設定。
這才合理啊。
強大自己才是最佳保護模式。
僅憑小黑貓的形態,賣賣萌差不多了,遇到壞人時想要脫困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要不就是靠強行主角光環,每次遇險都有貴人相助,要不就強行逆襲,一夜之間法力無邊,最後丟擲粗淺的觀點:正義會站在善良的人這邊。
實際上,善良如果沒有長出牙齒,則無甚意義,哪怕正義正在你這邊。
這幾年我的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是,以前遇到不公的事情,第一念頭是:他怎麼能這樣啊?他憑什麼坑我?
現在想的是:他憑什麼不能坑我?
早幾年實習,有個同事把我寫了一週多的報告稍微改了幾個字,然後名字替換成自己交上去。
我氣炸了好麼,腦子一熱,險些去找部門經理說明。
上司得知後告訴我,那同事搶功不是一次兩次了,其他幾位經理對她已經很有意見了,你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以後多留個心眼。
“更何況,”上司頓了頓說,“她為什麼敢改了你的報告交上去啊?為什麼不敢改別人的報告啊?不就看你弱唄哈哈哈。”
我一下子無語了。
回頭想想確實如此。
職場上,想方設法證明都是別人的問題,多數都是不痛不癢,老闆並不太關心這類事情,最關心的是誰能幫他解決更多問題。
投資上,虧錢時聊誰對誰錯根本沒有意義,壞人坑你錢當然錯了,可就算他受到法律制裁,你的錢也打了水漂,不如多想想如何不踩坑。
生活上,看到凸顯不公的社會新聞別一味指責痛罵,誰都知道那樣做不對。
但更重要的,是多考慮自己要如何避免這類事件,或是有沒有自保的方法。
自己擁有足夠的保護能力和反擊能力,比起什麼道德壓制要有效1萬倍。壞人不會和你說道德,不然他就不是壞人了
這是一種更加理性的思考方式。
4/ 為什麼羅小黑這部看著簡單的2D動漫作品,那麼戳中人們的內心?
或許是這隻小貓妖的奇遇,或多或少有著自己的影子。
它沒有用力過猛或是刻意昇華的臺詞,雖然是在一個人與妖共存的世界,但那份溫馨的熟悉感卻沒有違和的感覺。
本質上,那個新世界映射出形形色色的價值觀。
有矛盾,有衝突,有不知所措,有豁然開朗,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中戰鬥下去,去守護與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最後,也歡迎加入我的讀書群,週一到週五,每天推薦一本好書:

推薦閱讀

作者:臨公子,本職500強企業的產品經理,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招商銀行、螞蟻財富等知名平臺的簽約作者,以及暢銷書籍作者。來源公眾號:臨公子的後花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