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該獎勵自己一場音樂會

《四重奏》
可能還有些朋友不知道,看理想兩位非常受歡迎的主講人,國際著名管風琴演奏家沈媛與歷史學家段志強,在聯手搞事情!
音樂是偏主觀的,歷史是偏客觀的,但在音樂與歷史的交匯處,是對於故事的精彩呈現。巴赫的賦格曲中藏著絲綢之路上的文明活動,而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中,更有著歐洲人的東方想象。
如果把音樂與其背後的故事一同呈現,會是什麼模樣?
從幾年前開始,沈媛創辦的“知識音樂會”,將音樂與跨學科知識相結合,以“講+演”為形式的全國巡演系列音樂會。
系列音樂會在管風琴音樂演奏的基礎上,結合音樂史、作曲法、音樂美學知識,展開中國音樂、西方音樂、世界民族音樂的綺麗偉大的篇章,闡述社會、經濟、哲學等方面因素對音樂的影響,從“人”和音樂的角度切入,帶領大家思考活在今天社會中的我們,做音樂中的“世界公民”。
2024年12月13日,最新一場知識音樂會《音樂&全球史》將在杭州大劇院舉辦,沈媛與段志強用音樂與全球史,讓歷史活起來,讓它真正成為“全球的”與“人類的”、“物質”與“觀念”的,“傳統”與“再造”的故事。
購票資訊請戳👇
杭州大劇院管風琴系列VOL.54
知識音樂會《音樂&全球史》——文明的旅行
⏰時間 | Time:2024年12月13日 週五 19:30
🌍地點 | Location:杭州大劇院·音樂廳
🎫票價 | Price:100、150、200元
⌚️演出時長 | Duration:約90分鐘
💡講解說明及演出曲目
上篇:文明的路線
1、舊世界:亞歐大陸上的文明互動
段志強:絲綢之路上流傳的文化、物種、商品、文化。
沈媛:世界樂器的傳播&興隆笙(管風琴)進入中國。
沈媛演奏:《羅伯茨布萊茨古抄本》
巴赫《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BWV565
2、全球化之前的全球化:絲綢之路
段志強:絲綢之路的多條路線;搖籃曲傳播的可能路線;絲綢之路是一張路網。
沈媛:絲綢之路會路過哪些國家,聽到怎樣的歌?
沈媛演奏:絲綢之路上的八首歌(沈媛作曲)
3、旅行者之歌:穿行於彼此之間
段志強:從印度洋到大西洋再到太平洋,大航海時代改變世界;文學藝術中的船與人:《紅樓夢》中的西洋貨。
沈媛:音樂中大航海的記憶;音符中的冒險幻想——旅行版圖的拓展激發出音樂家的冒險精神。
沈媛演奏:格里格《培爾·金特組曲》選段《晨景》。(沈媛管風琴編曲)
沈媛演奏:李斯特《傳奇》之二《聖弗朗索瓦行走在水面之上》
下篇:歷史中的人與生活
4、全球聯絡中的個人生活
段志強:巧克力、咖啡與茶的全球史。
沈媛:歐洲人眼中的東方夢——中國風格Chinoiserie,日本風格Japonisme,阿拉伯風格Arabesque。
沈媛演奏:《胡桃夾子》選段:西班牙舞曲—巧克力、阿拉伯舞曲—咖啡、中國舞曲—茶。
5、自新大陸:雜糅文化崛起
段志強:新大陸對舊世界各種文化的吸收與改造。
沈媛:北美音樂開始獨立——劇院管風琴。
沈媛演奏:Porter Heaps《Swinging Bach – Toccata & Fugue (?)》。
6、激情年代:全球時代的進與退
段志強:技術進步、社會變遷帶來的革命與戰爭,人的新生與陰影。
沈媛:災難中藝術家的使命。
沈媛演奏:梅西安《聖體的降臨》之九。
嘉賓介紹
沈媛: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管風琴雙博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客座教授,國際著名管風琴演奏家,教育部霍英東基金全國青年教師二等獎。看理想《認識音樂》節目主講人
《認識音樂:32次音樂解碼之旅》
由沈媛老師主講,透過生動的演奏示範、樂曲賞析,重新認識世界音樂璀璨的多樣性。讓我們嘗試用音樂的方式,打破型別與民族的藩籬,做一位音樂中的“世界公民”。歡迎購買收聽。
段志強:歷史學家,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明清文化史、中國文化地理等領域。於復旦大學開設《中國古代史》《中國古代文明》《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等課程。看理想主講人,開設《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白銀時代旅行史》《水生萬物:水與中華文明的歷史細節》節目。主創節目《博物館裡的中國通史》,央視《中國國寶大會》第一季點評嘉賓
《白銀時代旅行史》
段志強老師主講《白銀時代旅行史》,用別開生面的敘述視角,講述時代劇變裡的鮮活人生。不只是講王朝更迭、文明興衰的大歷史,不只是講柴米油鹽、吃喝玩樂的微觀生活。而是關注社會結構劇烈轉型下的個體生命,以及瑣碎日常之下,錯綜複雜的社會結構。歡迎購買收聽。
📖 🎵
加入理想家或暢聽卡會員,即可免費收聽沈媛老師主講《認識音樂:32次音樂解碼之旅》,段志強老師主講《白銀時代旅行史》《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等290+檔節目。
6週年續費季活動正在進行中,點選“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