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之下,沒有輸家。


文|李東陽
來源|李東陽朋友圈(ID:LDYMarketing)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這是一個擅長造神更擅長毀神的時代,以至於有人感慨,造神千萬別選活人,因為一定會翻車。
黃子韜正“以身試險”向網友們展示流量時代最荒誕的一面。
起因是最近黃子韜的送車“羅生門”終於揭秘,一共送30臺車,將10臺捐給婦女兒童基金會,向粉絲們回饋20臺車,看似營造了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
可事實上,黃子韜贈送的只是車輛五年使用權,而且還不是網友們心心念唸的小米SU7,是在車圈有些小透明的寶駿雲海。
疊加當天直播流程卡頓以及不規範問題,煩怒的網友們大呼上當受騙,要將其送上“斷頭臺”。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賽博懲戒就此展開,送車結束至今黃子韜掉粉近400萬,還有媒體報道有中獎網友將車掛在二手平臺轉售,至此品牌方寶駿也跟著“社會性死亡”了。
今天凌晨,黃子韜再次髮長文做出回應,意圖和網友嘮點交心嗑,挽回口碑及損失。

圖源:微博@九派新聞
要我說,雖善始不善終,但這場營銷活動已經做到了多方共贏。

從寵粉福利到掉粉利器
天下沒有免費的汽車,更沒有免費的流量。
自從在直播中立下送車Flag後,黃子韜一直沐浴在全網的聚光燈下,到正式送車那晚漲粉超3000萬。
不過這般潑天流量早已在暗中標註好了代價。
粉絲們是有話說的,點贊關注加分享是我為這臺車支付的入場券,所以某種程度上咱們是平等的關係,不需要揹負太多的“佔便宜”譴責。
這也是本次事件滑向異端的第一個原因:以利益為導向的味道四處瀰漫著,參與者覺得你為流量我為福利,咱們誰也別笑話誰。
於是那些抱著薅羊毛心態的網友們,在湊完熱鬧後盡數散場,用取關給黃子韜狠狠上了一課。
最要命的是粉絲們,本以為第二天就能開著小米SU7逛大街,沒想到來了個名叫寶駿雲海的“攪局者”,而且給予的僅僅是汽車使用權。

圖源:小紅書@寶駿汽車南京東華
因此這場不對等的關係自然不會長久,這是短期營銷應當有所預料的後果,黃子韜解釋稱,自己從來沒有說過要送什麼車,沒提過任何品牌。
但輿論的洪流向來是橫衝直撞,習慣性的脫離主體而存在。
其次,信任危機一直伴隨著事件始末,並最終迎來爆發。
從一開始得到送車承諾,網友們就齊聚黃子韜評論區許願祈禱,硬生生將小範圍抽獎演變成了一場跨平臺的社會化大事件。
眾所周知,黃子韜在明星藝人的身份之外,也是一位帶貨主播,以美妝品類為主,所以網路充斥著對其抱有炒作帶貨的懷疑色彩。
最終,當其實現漲粉目的後,一眾網友們凌亂在風中,預期的落空使得這種不信任情緒達到頂點。
理性來看,黃子韜從中收穫不小的熱度與流量,但的確沒有做一些出格的不對等行為,只是在流量的激盪下,這起抽獎事件早已變得面目全非。
除了車,黃子韜在該場直播中還送出了羽絨服、大米等物品,其稱:“不管是車,還是大米或者羽絨服,我都是希望能夠站在大家生活需要的角度來選的。”

圖源:微博@九派新聞
很難講這起事件是否為黃子韜背後的MCN機構策劃的營銷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為止主播和參與者其中都沒有什麼損失,無非是一些情感上的糾葛,哄一鬨大家還是好朋友。
如果硬要說誰受傷最深,我想莫過於事件的第二主角:提供車的寶駿。

寶駿雲海遭遇“社會性死亡”
有機會聯動頂流idol,在這個視流量如蜜糖的車圈,沒有品牌會甘願錯過。
所以網友理所應當的暢想起了聯動雷軍,渴望二者聯手將這場流量盛宴無限放大,滿足看客們的吃瓜心理和用車需求。
可期望有多大,落差就有多大!
當直播間裡宣佈贈送車輛為寶駿雲海時,滿屏彈幕飄滿吐槽和謾罵,質疑他在搞“陰謀”,更多的人則是一頭霧水,發出靈魂拷問:
Who is 寶駿雲海?

圖源:小紅書@寶駿雲海
這真不是個無厘頭的問題,在這個車圈流量被蔚小理、小米以及華為等新勢力切走的當下,其他品牌的確很難在全網層面被大家熟知。
但有一點很快達成共識:這是一輛欠缺知名度的國產車,12.38萬元的售價完全未達預期。
黃子韜在文中回應稱:“要考慮的地方和細節非常多,尤其法律要求和平臺規則都不允許(贈送)五萬以上,對於送車就要特別謹慎了。”
其實很多挑刺為什麼不是小米SU7的網友,更多的是對送寶駿雲海的恨鐵不成鋼……
如果是一輛BBA,我想黃子韜還能猛漲1000萬粉絲。
不過寶駿雲海這款車算得上可圈可點,去年9月份才上市,外觀設計靈感源自中華駿馬文化,提供插電混動和純電兩種版本,甚至還全系標配靈眸智駕 2.0 Max 系統,作為一款家用車綽綽有餘。
只可惜在這場以流量為主基調的盛宴,寶駿雲海成了最不匹配的那一個。
就連中獎的人也將其視為“燙手山芋”,有媒體報道已有“黃子韜直播間抽中寶駿雲海,有意私聊”的帖子出現,標出3-5萬不等的價格。

圖源:閒魚截圖
作為背後被潑天流量選中的車企,“金主”寶駿反而成了受傷最嚴重的那一個,遭遇了“社會性死亡”。
但往好的一面想,這算是一次難得的全網層面的宣傳機會,有機會被廣大年輕消費者所熟知,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換來知名度和關注度未嘗不是好事。
畢竟流量時代,沒有聲量就意味著遺忘,意味著“品牌死亡”。
而且勢必會挖掘出一些潛在消費者的目光,能夠將這部分人群轉化為銷量,寶駿所付出的努力就不會白費。
需要注意的是,明星和網紅的流量營銷為車企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如何在熱度與有效轉化之間找到平衡點,仍需要深入探索。

網際網路無“人設”時代來臨?
如果單從玩轉流量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一次沒有輸家的營銷活動。
甚至還開始產生病毒式傳播效應,被後來者所模仿,周鴻禕就是其中之一,幾天前其聲稱將給粉絲送車作為粉絲數達到1000萬的福利。
有了黃子韜的前車之鑑,周鴻禕還故作姿態說本來要送貴點的百萬豪車,希望大家幫忙出出主意究竟送什麼怎麼送。
不出意外,這條影片帶來的潑天流量使其一天漲粉超100萬。
送車儼然成了新一代網際網路漲粉利器,不少主播已經在盤算著要跟這波大流。
網友們也是頗感無奈,吐槽網際網路套路深,這個賽道很快就又要捲成麻花。
在我看來,這是網際網路無“人設”經濟學有一次彰顯魅力的時刻,而且將會越來越成為主流。
這話怎麼理解?
其實黃子韜的一路走紅就是吃到了網際網路人設經濟學的紅利,從最開始的流量明星,到表情包製造者,再到抽象人格出圈,被網友們奉為新一代網際網路樂子人。

這個過程中,黃子韜都是在不斷打破自我設定,持續給粉絲們帶來顛覆預期式的表演,一度變成了沒有人設。
然而,沒有人設就是最好的人設。
因為在娛樂產業中,人設是粉絲經濟的核心,粉絲經濟是人設的基礎,而連續不斷地人設崩塌事件又訴說著人設驟然崩塌帶來的破壞力,代言人塌房品牌遭到反噬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隨著短影片直播時代的來臨,長期暴露在前臺,一個再完美的人設,也難躲過“溼鞋”的風險。
而且受眾口味正在發生著變化,人設反倒有可能成為約束和枷鎖。
正因如此,這次輿論的洪流並沒有對黃子韜帶來多少反噬,掉粉實屬正常。
現在越來越多明星開始在直播以及短影片中,突破自己的人設侷限,逐漸化解第一重風險,甚至有機會收穫發展新機。
向佐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自從被全網玩梗後,就在抽象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之後更是放飛自我,當起了“女裝大佬”。
但這背後,是赤裸裸的利益收穫,熱度頂峰時期向佐直播帶貨銷售量僅次於與輝同行,場均銷售額在2500萬至5000萬。
還有如今的“帶貨一哥”賈乃亮,同樣在另一個賽道以嶄新的面貌混得風生水起。
俗話說,有利潤的地方就有人鋌而走險,這是商業社會的鐵律。
還有一條,或許之前可能為了利益對風險不屑一顧,但現在同樣可以為了利益而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