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真的是精彩紛呈。特朗普上臺後,把西方世界折騰得雞飛狗跳,把美國的軟實力摔了個稀碎,尤其是在俄烏衝突問題上,讓人感覺吃相太難看了。
兩個月前還在高喊“不惜一切代價,誓死保衛烏克蘭”,現在又強行逼烏克蘭停戰,還給澤連斯基扣上了“戰爭販子、好戰分子、無能獨裁者”的大帽子。
兩個月前烏克蘭還是美國的座上賓,現在烏克蘭成了盤中餐。援助烏克蘭的一千億美元,現在要立刻索回,連本帶息五千億美元。
為什麼是五千億呢?這不是數學算出來的,而是烏克蘭的礦產價值剛好就這麼多。如果礦產價值是6000億,那按照特朗普的賬頭,烏克蘭一定欠美國6000億。
烏克蘭有啥礦產呢?有鎵,有鋰,有稀土,有石墨。特朗普多次表達了對烏克蘭礦產的興趣。特朗普為什麼突然對烏克蘭的礦產感興趣了呢?因為之前的渠道沒有了。
特朗普的表現,讓我想起了之前養過的一隻金毛。雖然說狗改不了吃屎,但這句話不準確。我測試過,有肉吃它絕對不吃屎。如果吃屎了,那一定是餓極了。
特朗普這麼著急,顯然是餓極了,美國現在極度缺鎵缺稀土缺石墨。為什麼缺呢?由於美國的貿易霸凌和科技霸凌,中國進行了反擊。
2023年中國鎵產量佔了全球的96%,中國的稀土產量佔了全球的70%以上,中國的石墨產量佔了全球的77%,中國鋰電池產量,佔了全球的75%。
2023年7月,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釋出公告,對鎵和鍺進行出口管制,打響了對美反制第一槍。2023年10月,中國對某些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2023年12月,中國加強了對稀土及相關技術的管制。

效果如何呢?我認為是立竿見影的。我們這邊一宣佈管制,洛馬立馬調低了F35的產量預期。從2023年7月,洛馬已經無法正常交付F35。

而在此後的一年時間內,F35看似生產出來了,但一直無法交付,因為軍方不肯接收(沒達到交付標準),只能放在停車場任由風吹日曬。

2024年7月,在史密斯專員的協調下,軍方接收了一部分,但同時又釋出通知,說這批F35只能用於訓練,而不能用於作戰,因為這是精簡版。
當然對外的口徑肯定不能說是因為東大的鎵鍺管制,只能說是軟體缺陷。這就更欲蓋彌彰了,因為軟體應該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
從飛機只能用於訓練而不能用於作戰來看,肯定不是飛行系統的問題,而是敵我感知或隱身能力,這兩方面,最有可能是雷達或隱身材料的問題,也就是鎵鍺材料或者稀土。
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鎵廣泛應用於有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可以對目標進行即時高效地跟蹤,提升戰鬥系統的反應速度和作戰精度。
而鍺這種材料,在紅外光學裝置中有著廣泛應用,包括夜視儀、紅外熱像儀、紅外製導導彈的導引頭等,提高戰機在夜間或惡劣環境下探測和識別目標的能力。
稀土材料,是隱身塗層、火控晶片、永磁電機的關鍵材料。生產一架F-35戰機,需要用到417公斤左右的稀土材料。一枚愛國者導彈則需要20公斤稀土。
這就對上了,沒有鎵鍺和稀土,F35可以起飛,但不能打仗。這樣的飛機看上去一切正常,但其實是個瞎子,只能當二代機、教練機或者低檔靶機使用。
正是因為鎵鍺牌和稀土牌效果出奇地好,我們在2024年11月加大了計量,加大了對鎵鍺、稀土、石墨等兩用物項出口的管制力度。
這個時機拿捏非常到位,當時美國大選初定,拜登尚未卸任,特朗普尚未履新,表面上針對的是拜登,實際上在敲打特朗普。
對於美國來說,比較尷尬的是,疼也不能表現出來,神怎麼能流血,神怎麼能怕疼?說一千道一萬卡得無論有多難受,美國都得忍著。
但忍也不是辦法,得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開始滿世界找鎵鍺,找石墨,找稀土。這一年多時間,美國找了澳大利亞,找了加拿大,找了蒙古,但都失望而歸。
而特朗普則把目標瞄向了烏克蘭。烏克蘭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第五大產鎵國,稀土儲量非常豐富,鋰和石墨的儲量也很客觀。
現在這個邏輯鏈終於理清了,中國對美貿易反擊,斷供了美國的鎵鍺稀土,情急之下,特朗普把目光瞄向了烏克蘭,為此不惜得罪歐盟。
因此可以說,中國的對美貿易反擊,不僅讓美國十分難受,甚至還間接逼停了俄烏衝突,離間了歐美同盟,撬動了國際關係劇變,這可以說是曠世奇功。

為祖國立下首功的,我認為是山東。因為山東是我國鎵產業的搖籃,也是我國最大的鎵產業基地,同時山東還是我國重要的稀土產業基地。
我國的金屬鎵生產,是從山東開始的。1955年底,冶金工業部向位於淄博的五〇一廠下達了金屬鎵生產的試驗任務,而五〇一廠後更名為山東鋁廠,也是中鋁山東的前身。

1956年底,五〇一廠確定了金屬鎵的生產工藝,從氧化鋁生產分解母液中提取金屬鎵,該工藝流程短、建設快、投資小、無汙染,且產品質量高。
透過該工藝,我國第一批金屬鎵在山東試製成功,產量20公斤。該專案在1956底獲得了冶金工業部科技成果獎,1957年7月1日,金屬鎵產線正式投產,填補了國內空白。
當年,五〇一廠共生產金屬鎵1853公斤。這個數字看似不多,但要注意,這已經是此前世界鎵產量的好幾倍,此前全世界一年的鎵產量也才幾百公斤。
這些鎵,為我國的兩彈一星立下了汗馬功勞。鎵有很強的輻射遮蔽能力,也因此鎵既是核武器加工、反應堆建設的得力助手,還能用於衛星、空間站、飛船的宇宙射線防護。
鎵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鈽(bù)核心。純鈽是非常不穩定的,但加入1.8%~3%的金屬鎵鎵後形成合金,鈽核心就會保持穩定,能夠像鋁一樣切削和加工。
五〇一廠生產鎵的工藝世界上是獨樹一幟,產量長期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唯一),且遙遙領先。五〇一廠畢竟是國企(後來併入中鋁集團),把這項技術陸續無償轉讓給了兄弟單位。

山東鋁廠鎵的產量大、品質好,深受國內外使用者的喜愛。1989年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了金牌,並獲得了國際專利。
2008年,中鋁山東繼續改進工藝,發明了一項簡單易行的脫釩方法,提高了金屬鎵的生產效率和產能,提升了產品純度,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時至今日,中鋁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鎵生產商。而中鋁提煉鎵的技術,源頭就是五〇一廠(山東鋁廠)。山東,也依然是第一產鋁和產鎵大省。
需要注意,山東的制鋁行業目前可以說是枝繁葉茂,不僅有央企中鋁山東,還有民營企業魏橋集團和信發集團,而有鋁就必然就有鎵,因為鎵就是從電解鋁的廢液中提取的。

中國日報曾報道過,山東濱州的霑化鎵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專門從氧化鋁母液提取金屬鎵的,每年為國家提供120噸金屬鎵(全球每年才700多噸)。
總之,山東六七十年一門心思的發展工業、為國鍊鋁,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用鎵卡美帝的脖子。山東不僅是鋁鎵大省,還是石墨大省和稀土大省。
中國的石墨之鄉就在山東。關於石墨,業界有這樣一句話:世界石墨看中國,中國石墨看山東,山東石墨看青島,青島石墨看萊西,萊西石墨看南墅。
青島石墨,那是高品質的代名詞。青島是全國天然石墨三大主產地之一,且以出產工業價值最大的鱗片石墨為主,年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在天然資源稟賦助力下,青島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石墨深加工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石墨產品集散區,是我國石墨工業發源地和技術輸出地。
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展開,石墨的價值越來越大。首先它是鋰電池負極的主要材料,也是光伏和半導體制造的關鍵材料。這一卡不要緊,美帝是相當難受。
山東還是稀土大省。山東微山湖畔的郗山二村,為全國第二大稀土礦,也是全國三大輕稀土產地之一。這裡的稀土不僅儲量可觀,而且品質上乘。

山東畢竟是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稀土產業也早有佈局。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工業城市淄博就佈局稀土產業,21世紀初淄博又開始打造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
所以大家來淄博別光知道吃燒烤,還可以嚐嚐淄博的稀土。淄博千畝稀土產業園的稀土分離總量,佔了全國的16%,稀土汽車尾氣催化材料,佔了全國的45%;稀土拋光材料,佔了全國的45%,位居世界第一。
山東煙臺的稀土產業也很厲害,正海磁材已成為全球高效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材料支援,也給商務部提供貿易反擊的彈藥。
總之,在貿易反擊戰中,山東應該記下首功,無論是鎵鍺還是稀土。不過山東也面臨著挑戰,一是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二是面臨著碳排放指標的束縛。
經常當鋁廠廠長的朋友都知道,鋁廠都是用電大戶。一噸鋁賣21500元,卻要消耗13000到15000度電。即便按工業用電1元一度來算,電費就要佔到售價的60%到70%。
世界鋁都濱州,2021年的用電比北京還多,位居全國第三,直追上海和蘇州。其中工業用電,佔了全社會用電量的93%,單位GDP耗電量,是青島的近10倍。


為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也為了3060減碳目標,山東再次迎難而上。一方面,山東省積極更換新動能,積極發展新產業;另一方面,山東大力發展綠電。
2024年11月,山東省能源局傳來訊息,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煤電,成為山東的第一大電源。
十四五的前三年,山東萬元GDP能耗下降了15.8%,經濟年均增長6%,以更少的能耗支撐了經濟中高速增長。山東濱州的用電量,也下降到了全國第五。
成績的背後是付出,轉型的背後是陣痛。很多高耗能的企業,一部分被關停,一部分向外轉移了。山東省的制鋁企業,開始向外轉移產能。
咋說呢?這就是山東擔當吧。清末山東向東北轉移了千萬人口,保住了東三省;革命時期山東向全國輸出了百萬兵源和十萬幹部,確保了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穩定。
建設時期,山東向全國輸出技術和產品;而現在山東不僅向全國輸出蔬菜水果,還向國家輸出人才,輸出公務員,以及制鋁等優勢產業。
山東是製造業大省,山東省經濟特點,跟全中國簡直是一模一樣。山東省的轉型和探索,對全國都有示範意義,我們期待著山東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