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Fall斯坦福學子5000字申請經驗分享及5條規劃建議

SAT君:在今年早申階段,作為頂級美國名校的斯坦福大學,在大陸校僅錄取12人,大部分幸運兒都來自北上廣深一線留學重鎮,國際教育資源比較豐富。二線城市鮮有頂級名校錄取,今年來自青島二中的張楚淇斬獲斯坦福大學錄取,再一次讓更多二線城市的申請者看到了進入名校的希望。這也是青島二中第二次收穫斯坦福錄取。
張楚淇,青島二中2025屆畢業生
REA錄取:斯坦福大學
大家好,我是張楚淇。在今年的2025fall的美本申請中,我很幸運的被斯坦福大學REA輪錄取。秉承青島二中學長自身受益再惠及他人的優良傳統——“我們希望後來的你們,可以一路高歌,不再重複我們走過的彎路”,受二中留學公益團隊的邀請,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留學申請路上的那些事。我的經驗主要基於我個人的體會,希望能給學弟學妹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 申請過程
  • 幾點感悟
申請過程
每一個手捧鮮花的留學生,都有一個披荊斬棘全力拼搏的申請過程,標化成績、文書撰寫、背景提升,必須環環相扣,才能方得始終。合理的安排規劃是最終敲開美國頂尖大學之門的基石。
一、決定留學
我是高一年級結束的暑假才最終決定做出要出國留學的決定的。高一年級第一學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在各種標準化考試都暫停的情況下,我曾一度想放棄出國賽道。雖然後來疫情結束,慢慢的秩序恢復,託福和SAT考試都恢復了報名,但是高一年級的一整年的時間在出國方向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有效得準備,回頭看是損失了一年的有效時間。如果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把很多事情做的更加充分和有序。所以下決心還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這是我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困難。
但是我的心裡還是非常的嚮往到國外的頂尖學府多接觸更多樣化的學習,所以一直也無法割捨這個願望。為了不讓自己留有遺憾,全家經過慎重考慮,還是決定繼續支援我申請出國留學。
二、標化準備
因為時間已經所剩無多,我需要用一年的時間做兩年的事情,所以壓力非常大。從暑假開始我就迅速進入了高強度的學習和各項標準化考試以及各類競賽活動的備考。在時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我一邊準備備考託福和sat,一邊還抽出了兩個周時間參加了一個線下的夏校。
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高一暑假結束的時候我就把託福和sat考到了相對比較理想的成績。這時候針對我的情況,我的老師建議我不要繼續刷標化,而是迅速投入到數學和物理學科的幾項競賽備考中。在此之前我幾乎完全沒有接觸這些比賽,但是我本身也參加過校內的數競培訓,基礎還不錯,而且我非常善於自學,YouTube和B站幾乎是我的課堂了。最後雖然準備時間短,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參加的幾項競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AP
高二寒假期間我在同時進行5門AP科目學習的情況下,還參與了一個美國線上的歷史寫作課程,完成了一篇一萬字左右的歷史論文的撰寫,完成度很高也拿到了不錯的評價。同時在春季AP大考中,5門考試都考了5分。
四、夏校申請
高二寒假期間是我最忙碌的時候,有經驗的同學都知道,這段時間是美國各個頂尖夏校密集開放申請的時間。我在顧問老師的建議下同時申請了幾個美國最頂尖的數學夏校。這幾個夏校的申請幾乎和最後的大學申請差不多的程式,而且每一個專案都要解一套申請題,這些題每一道都不簡單,有些思考半天都沒有思路,一道題目要寫好幾張的證明。完成這幾個申請專案,也不亞於參加了競賽,和提前演練了最後的申請。
我的夏校的申請過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以為有希望的沒錄取,沒奢望的反而來了。整個過程中我收到了好幾份拒信,心情也一度非常受挫。但是幸運女神還是垂青了我一下,我成功的申請到了斯坦福大學SUMAC數學營。這個是對我整個備賽的最高獎勵,也堅定了我選擇數學專業的信心。SUMAC數學營是美國最頂尖的數學夏校之一,每年在全世界只招收60 個線上專案的學員,申請難度非常大。而我參加的課程也是比較難的部分,是美國大學的拓撲數學課程,難度遠超高中課業水平。所以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非常努力,提前的預習,大量的作業,還有最後的答辯都很不錯。最後因為表現出色拿到了教授的強推。
因為有了SUMAC的學習基礎,我對分形這個數學分支有了很大的興趣。為了繼續深入的探索和學習,我又申請了一個1V1的數學課題專案的學習。在整個專案的完成過程中,我表現得很出色,得到了教授和助教的高度讚賞,為了能讓我把這個課題徹底學透,教授不但主動幫我加了課時,而且還評價我在這門數學課程的學習已經達到了他的研究生的水平。最後鑑於我的優異表現教授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五、文書寫作
最後講一下文書,文書是整個申請的最重要一環,文書是展示我的思考和形象的最直觀的部分,所以也是重中之重。因為我自己興趣也比較廣泛,平時也喜歡讀不同型別的書,對很多問題也有比較深刻的思考,我對自己喜歡的方向也一直非常清晰和堅持。和顧問老師經過交流,我們很早的就定下來了申請的主線,所以這一年多以來我們的每一步準備都一直在圍繞主線做深入。沒有浪費時間做很多無用的東西。老師也一直在和我頭腦風暴,提取每次溝通環節的亮點備用,最後的文書也是在推翻了很多想法以後的靈感閃現。
我的文書很完整的match了我們整個的規劃和思路,而且提升了所有的活動的意義,又表達了我最希望表達的東西。文書一直在反覆的回爐的過程中,尋找最合適的構思,一直到最後也沒有放棄尋找突破點。父母和老師們也一直在幫助我,認真的對待了我的每一步的成長,所以非常感謝我的老師和家長對我的尊重和幫助,還可以說是教導,因為準備文書的過程中,對很多問題都進行了深刻的討論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思想上也成長了很多。
申請過程回溯
以上綜合我的全部申請過程來回溯,標化,競賽,夏校,科研,以及最後的文書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我都是盡我最大的努力完成了。
總結我的申請過程的心得,我有以下五點的感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討論:
1、目標明確
選擇出國留學尤其是如果你的目標比較高的話其實是很困難的一條路。出國留學方向因為沒有大集體的團隊鞭策效應,同行者不多,所以個人的自律自覺很重要,我完全不覺得這條路更輕鬆。因為怕試錯,所以反而壓力更大。這條道路充滿了未知,容易迷茫,很多專案沒有分數可以作為參考來評估自己,也沒有比較多的事例可以參考和借鑑。所以一旦選擇了目標就要不斷的為了自己的理想的實現嚴格要求自己。自己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懈怠,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嚴格的計劃並且堅決執行。
我也曾經聽過以前的學姐介紹過經驗,早晨6點宿舍一開門就衝出去先學習一個小時的英語再去班級早自習。我在準備的這一年時間裡也基本保持這個學習節奏,我也是利用早起的時間完成一節網課或者一套真題的模擬,學習強度不比高考低。要做到每天的學習任務嚴格保質保量的打卡完成,這樣鞭策自己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推進的過程其實也非常有成就感
勤奮是每一個成功的申請案例裡面都會具備的基本要素,選擇的方向不同,但是學習的核心是沒有區別的。要想有理想的結果都需要不懈的努力
2、英語學習非常重要
很多同學11年級年級還在磕標化,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在我看來就會比較被動。標化不出分就會導致後面的每一步其他的活動準備都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因為你總是要同時兼顧著標化考試,學習效果也會打折扣。我是那種喜歡集中精力高效學習的型別。同學們要想衝刺排名比較高的學校,更要抓緊時間爭取在高二秋季之前就把自己的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準備到一個比較理想的位置。這樣你在後續才有機會騰出精力來接觸競賽和高質量的夏校科研。
有很多高水平的夏校,其實相當於替大學在預先篩選,在十年級,十一年級如果你的各項成績已經相當亮眼,用這個成績去申請夏校,自然也就相當於變相的向大學證明了你是一個在同級生中各方面領先的申請者。也能向大學表明你已經具備水平相當的學術功底,大學才會認可你有完成這些專案的能力,畢竟這些夏校專案是針對高水平的同學的。而且早點準備標化你後面的其他活動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產出的成果也就有了足夠的說服力。其實一路走過來我的體會是美國大學申請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是一個向你心儀的大學介紹你自己的過程,他們會從每個人的申請材料中感受到你的學業進步的合理邏輯。所以申請準備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意義,要認真對待。
3、要早一點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換句話說相當於早一點選定自己的申請專業方向,這樣你才可以有的放矢的準備。不會浪費精力做了很多沒用的專案。很多同學尤其十年級剛剛進入高中,還處在懵懵懂懂的初高中的角色轉化中,等到調整過來準備發力的時候,卻發現大量的時間已經浪費了,後面就會非常倉促。
要及早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選定未來的方向,然後針對自己的興趣制定符合申請的人物畫像。你後面針對大學申請所需要構建的課內外活動的開展都應該有一個主線,基本就是你的申請專業方向。經過細緻的規劃,我把我的的夏校科研分散開參加的時間點,這樣我基本上都是在日常的學習中同時搭配一個這樣的專案,所以完成的質量也比較高。早一點確定申請主線(比如歷史,比如計算機)也就有了充足的時間來思考文書的構思,時間越充足,找到靈感的空間也越大。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數學方向。數學專業申請難度比較大,但是這是我真的有興趣也相對擅長的。後面我的很多活動和專案都要圍繞這個專業主線展開,準備的過程也體現出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也比較有說服力。
4、要立足現實,腳踏實地,但是也要敢想敢衝刺
我的實際情況是開始準備的晚,時間緊張,很多考試只有一次機會,比如AMC競賽,很多同學都是高一高二兩次備考,經驗會豐富一些,也熟練一些。我因為機會少,所以也更加珍惜和重視,對每一次考試都盡了最大的努力。其實一開始我和家長對目標學校的期待也沒有定的很高,畢竟我準備的時間太晚了,這也是我們全家最糾結的點,怕申請不到理想的學校。我自己的想法是第一步先走出去,先不考慮那麼多。隨著準備的過程的推進,我的信心也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老師也一直在鼓勵我,要敢於去想去試去衝。
準備幾個夏校的過程體現了這一點。一開始我對申請這些夏校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預期。但是從結果來看有些活動要敢於去衝,錄取率低不表示沒可能,畢竟你也不知道幸運哪一天會來。但是如果不做就完全沒有機會,哪怕機會很小隻要敢於去試,也仍然有希望在。我的經歷包括最後的申請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有了第一步,做好了第二步,然後去衝刺了第三步。所以斯坦福對我來說首先是幸運,然後是獎勵。
5、要和家長老師朋友們多交流溝通
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難第一時間說出來,師哥師姐們經驗教訓對我都有參考價值。我的家長也給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援,在準備各項活動競賽的過程中,焦慮、意外,期待和失望每天都會伴隨著我,焦慮到睡不著的時刻很多很多。所以我一直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從我開始美本申請,“盡最大的努力,接受最普通的結果”一直是我給自己灌輸的信念,這也支撐我度過很多難熬的日子。但是克服困難的過程本身也很有挑戰性,我非常享受挑戰的過程。每次解決一個問題,你也會積攢一個經驗值。比如我參加的歷史寫作專案,雖然難度很大,但是完成以後我的英文寫作能力就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這些經驗慢慢的攢多了,你的升級打怪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等到最後申請季,回頭一看,已經不知不覺中積攢了很多的素材,綜合起來就能拼湊起一個性格鮮明的申請形象了。
最後,也祝福大家能得償所願,升入自己心儀的大學。
本文授權轉自留學公E行(青島二中留學公益團隊),作者今年早申斯坦福學子張楚淇,轉載請註明出處,SAT君誠意推薦。
如果您想和SAT君討論規劃
請掃碼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