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有一處避難所

轉自|詩意恩典1
文|劉樹鵬

今天凌晨從睡夢中醒來,覺得有些涼,找了床薄被蓋在身上。
窗外傳來一兩隻蟋蟀的啼鳴,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日曆,發現已經立秋了。
又一年秋天到來了,天空變得高遠起來,是出門旅行的好季節。然而,最近疫情反彈,一些通往鄉村的路口再一次被封鎖起來。
一個朋友給發信息說,沒事還是少出門吧。
這兩天,我一直翻看英國作家史蒂文生的《趕驢旅行記》。這本書已經買了好幾年了,但放在書櫃裡,一直沒有來得及看。
史蒂文生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他是愛爾蘭新教徒,28歲的時候突發奇想,要趕一頭驢子要到法國的塞爾文山區去看看。
他為什麼對塞爾文山區產生好奇呢?我想,史蒂文生那時正讀一本《荒漠裡新教諸牧師史》,這本書記述了法國十七–十八世紀對新教徒的迫害,而迫害的中心就在塞爾文山區。
為了這次旅行,史蒂文生買了一頭廉價的驢子,用以馱運旅途上的用品。
史蒂文生準備的東西真不少,盥洗用具、酒精燈、平底鍋、提燈、蠟燭、摺疊刀、皮水桶、換洗衣服、巧克力、香腸、黑麵包、白麵包、凍羊腿、打蛋器、白蘭地……
這些東西本來是為旅途服務的,然而一踏上旅途,史蒂文生便大為懊惱,因為這些東西成了他旅途最大的重擔。他感慨地說:“就像《天路歷程》中的主人公那樣,一路上使我吃夠苦頭的就是這些行李。”
不得已,他在半路上丟掉了許多東西,只留下一些必須品,輕裝上路。
在我們的天路歷程中,不也是這樣嗎?如果像經上說的那個財主一樣,攜帶著大量財物,怎能進入天*國之門?
在這些行李當中,史蒂文生最看重的是一個睡袋,當然不能扔掉。這個睡袋用防水油布作外罩,用羊皮作裡子,躺在裡面又幹燥又溫暖。有了這個睡袋,不論山區還是平原,隨時隨地都可以露營。
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之夜,史蒂文生在山區迷了路。宗教迫害過後,當地新教徒或者逃往國外,或者退避深山,當地民風敗壞,沒有人願意留宿,史蒂文生趕著驢子誤打誤撞闖進一片茂密的森林。
史蒂文生把驢子拴在一棵樹上,找了一個略微平整的地方,鋪下自己的睡袋。隨後,他讓自己的身體慢慢鑽進睡袋,把自己扣在裡面。
茂密的枝椏擋住了細密的雨點,當狂風吹來,枝椏上存積的雨水又潑在睡袋上。但史蒂文生卻安然無恙,他甚至有些得意,像是在自己的內室裡,聆聽風聲、雨聲、樹聲組成的交響樂,漸漸地進入夢鄉。
當史蒂文生一覺醒來,風雨已經過去。睜開眼睛,透過枝椏的空隙,他看到頭上幾顆星星。
好羨慕史蒂文生有這樣一隻睡袋呀。我也喜歡野外旅行,但願哪一天踏上行程,我也能又有這樣一個避難所。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已經擁有一個避難所。

祂不離不棄,給了我最貼心的保護。當風雨來臨時,我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不會遭到任何傷害。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
若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謝謝賞用!

敬  請  關  注
晨  修  晚  禱
歡迎弟兄姐妹們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禱告!
🙏🙏🙏
感謝您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群!
願上帝賜福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