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給美國捅了個大麻煩

美國反壟斷大刀,一直無往不利,只要臉皮夠厚,造成的殺傷力十足,像中興、華為、中集集團還有新能源車企,都捱過美國黑刀。
唯獨大疆,讓美國政府很是頭疼,越制裁越來勁,還不時給你來個驚喜。
為了避免無人機飛越白宮、五角大樓、機場、軍事基地等敏感區域,大疆曾設定一個“地理圍欄系統”(GEO),讓旗下無人機無法在限制區域起飛。
但1月13日,美國境內所有的“禁飛區”被它取消了
大疆無人機進入敏感區域不再禁飛,而是彈出一個“警告提示”,操控者自行決定,是否要繼續執行無人機。
先說明一點,大疆這麼做,是完全符合美國法律法規的,因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從來就沒有出臺規定,要求無人機增設禁飛功能。
一眾無人機廠商裡,只有大疆主動研製並搭載GEO系統,要是還能正常在北美經營的話,為了飛行安全,大疆本應繼續維持相關設定
誰知道白宮硬要使絆子,先對大疆開出鉅額罰單,然後又以安全之名,威脅大疆把禁飛區設定交還聯邦政府,並推動國會把大疆趕出北美市場。
話都說到這份上,大疆乾脆先撤為敬,另外既然無人機不允許在美國銷售,再啟動電子圍欄豈不是違反美國法律?
於是大疆把格局放到最大,基於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原則,把無人機控制權交還全體美國人民。
壓力瞬間來到FAA和白宮身上,設定禁飛區規則,不是一兩下功夫能搞定的,最終被解封的大疆無人機,得以在美國空域自由翱翔。
最好的結果是,神秘飛行物現象將跳出新澤西,在全美大規模發生。
而糟糕的結果,首當其衝的是美國聯邦禁毒局。
無人機以其大運載量和高靈活度,深受南美毒梟、走私犯青睞,不久後北美大區飛行運毒、走私案例預計會呈幾何倍數增長。
到時全美各地又會是一副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樣子。
這還不算最糟,要知道以美國的槍支彈藥普及度,人們甚至不用證件,就可以在超市買到子彈,一拆開就是火藥,與無人機一搭配,就是隱蔽性極強的飛行炸彈,威力可想而知。
哪怕沒有恐襲事件,白宮、五角大樓、軍事港口、洲際導彈基地等區域,也會面臨間諜無人機的密集窺探。
在懂王就任前夕來這一下,很難說不是民主黨精心挖的大坑。
如果他上任後,反對限制中國無人機,民主黨便有理由抨擊他愛國之心不夠堅定;
要是採取措施加強空域安全,所需成本又是一筆天文數字,砍削方案還未開始,先增添一拖後腿的;可什麼都不幹,驢黨更有藉口彈劾特朗普政府不作為了。
特朗普將會採取何種應對,不得而知,不過原定戶外舉行的就職典禮,默默改為國會大廈內部進行了,遊行路線也改在體育館內。
官方說因為極寒天氣原因。
以FAA為首的機構埋怨大疆不厚道,但就是故意忽略,大疆已被美國打壓了8年的事實。
2016年,一美國議員以網路資料安全為由,提議限制大疆;2017年,美國正式對大疆發起攻勢,把大疆拉入制裁名單,限制其在美國正常貿易往來。
隨後幾年,每年都有大動作,背後既有美國維護科技霸權的私心,但更多是對大疆崛起速度的恐慌。
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例子是,2018年某天,駐紮敘利亞的美軍準備用大疆無人機執行偵查任務時,發現無論怎樣操作,無人機都無法起飛。
後來一番調查,他們發現大疆把敘利亞設定成了禁飛區。
從來只有美國對別國進行技術封鎖、構築壁壘,沒想到在軍事領域,竟然被一家中國民營公司卡了脖子,於是燈塔國想方設法要制裁大疆,就算不能把它拿到手,也要擊垮它。
8年打壓下來,大疆不但沒有崩潰,反而越戰越勇。
以大疆2022年營收報告為準,與2016年相比,每年業績增長超過300%,總營收增長近2倍。
一切全仗美國方面內訌。
比如在2018年,美國國防部前腳釋出禁令,要求所有下屬部隊停止採購和使用大疆無人機產品,海軍和空軍後腳就購置了20多萬美元大疆無人機。
2020年,美國商務部把大疆列入了“實體清單”,想透過斷供和加關稅逼走它,結果大疆反手來了一波漲價,由此掀起一股搶購潮,把市佔率推到85%歷史高地。
最經典的來了,2024年7月,美國國會推動落實最新版《國防授權法案》,一旦執行到位,大疆無人機將遭受徹底封禁的待遇。
眾議院這頭剛以大票數透過,那頭參議院就駁回了,表示涉及大疆的條款需要修改,最後正式釋出的《國防授權法案》裡,壓根沒提到如何限制大疆無人機進入美國市場。
制裁大疆這件事上,為什麼美國表現得這麼猶豫。
關鍵原因在於大疆在美國影響力太大了,常年市場佔有率在70%以上就是最好證明。
除軍隊、警察、消防等等部門大批採購大疆無人機,大疆在民用市場的重要性更是無人能及,僅僅農業無人機這塊,美國農民幾乎人手一臺,美國有100多萬公頃土地都在用大疆的無人機噴灑農藥。
這普及度,不是隨便一兩個法案,就能清除的。
要去除大疆在美國的影響,首要前提條件是,得找到平替品牌,滿足市場的需求缺口。
美國官方努力了很久,甚至都扶不起一個能和大疆打擂臺的勁敵,唯一標榜美國血統的道通,也是中國企業。
美國軍工複合體連五代機、核動力航母都搞得出來,怎麼由幾個螺旋槳和一個馬達組成的小玩意,就是搞不定?
其實軍用這塊,美國進度並沒有落下太多,據外媒報道,美軍的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已進入實戰階段。
問題在於民用領域不給力。很多時候,其他無人機品牌與大疆的差距不在硬體,而在軟體上。
截至2022年底,大疆已累計申請專利20000餘件,其中 PCT 國際申請 5600多件,涵蓋飛控、影像處理以及航拍等方方面面。
同時大疆以其100%自我研發程度,對無人機行業形成高度技術壁壘。
因此美國大小無人機廠商,幾乎不可能繞過大疆的專利搞發展,唯有合作共贏,有個資料是全球無人機行業,中國技術佔比超過七成。
2023年曾有日本機構拆解分析一架大疆無人機,得出結論是,裡面有80%的晶片來自西方進口。
要是美國狠下決心,封鎖對大疆的晶片出口,是不是就能逼迫它妥協了?
已經在進行了,可實際操作沒那麼容易。
與手機晶片不同,大疆主要用的是28nm晶片,國產晶片完全能滿足需求。
之所以採用西方晶片,除了效能因素,無非是想籠絡美國上下游企業,因此才把IC晶片、處理器、感測器等交給美國企業,下游經銷商也以美國商家為主,構築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的利益同盟
以目前美國無人機市場的巨大缺口,白宮很難做到把大疆趕出美國。
事件後續,最大可能是美國官方妥協,重新讓大疆進駐美國,這樣禁飛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要是賬面上實在不好操作,無非是換個進入途徑罷了,成品發到墨西哥,貼上墨西哥商標,照樣馳騁北美,美方要面子,中方要裡子。
可這樣一來,美國無人機行業會不會被自家政府搞崩掉,就不好說了。
—— END ——
往期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