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有書惠子 · 主播 | 雲灣

俗話說: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可惜,道理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世間仍然有太多人,執著於不如意之事,勞心傷神。
說到底,是執念在作祟。
事情不如意了,第一反應就是埋怨,既消耗自己,也於事無補。
真正厲害的人,不死磕、不內耗、不較勁,而是允許一切發生。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句臺詞: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事無常,從不由人所控。
民國“白富美”郭婉瑩是上海永安百貨老闆的四女兒,被譽為“永安四公主”。
她家境富裕,從小錦衣玉食。
二姐與宋美齡是閨中好友,大學最好的朋友是康有為的外孫女。
25歲,她嫁為人婦,丈夫是林則徐家的後代。
她前半生風光無比,是眾人豔羨的貴族千金。
然而後面的故事卻急轉直下。
抗戰爆發後,郭婉瑩的丈夫失業,沉迷於賭博。
一家人坐吃山空,漸漸難以維持生計,郭婉瑩不得不帶著家人回到孃家生活。
戰後,丈夫又被抓捕入獄,家裡的東西也都被充公。
郭婉瑩只能帶著孩子住在7平米的小屋裡。
為了生活,曾經的“永安四公主”做起了各種髒活累活,餵豬、挖池塘、拌水泥……
面對如此大的反差,一般人早就崩潰了。
但郭婉瑩不僅不自怨自艾,還想方設法苦中作樂。
即便是掃廁所,她也穿著旗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幹活。
沒錢吃飯,她卻笑著說:
“這樣有利於保持身材。”
這樣的心態,讓她熬過了那些艱難的日子。
晚年的她依然保持體面和尊嚴,曾有外國記者採訪她,希望她說出曾經經歷的磨難,她卻斷然拒絕。
她不願讓別人消費自己的苦難,亦不願自己沉溺於過去。
無論命運是起是伏,她始終坦然面對,既來之,則安之。
生命中的變幻無常,逃避無用,抗拒無用,我們唯一能決定的,就是自己的心。
接納並允許所有的事與願違,從容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方能平穩駛過人生的風風雨雨。


一切發生都有意義
有句話這樣說:
“你所經歷的一切,造就了現在的你。”
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經歷得越多,成長得也就越多。
那些路上遇見的福也好,禍也好,都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年少聰慧,小小年紀便立志做聖賢。
長大後,王陽明憑藉其過人的才學考中進士,入朝為官。
可正當王陽明準備大展拳腳時,他卻因得罪宦官,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當時的龍場是真正的蠻荒之地,疫瘴遍野、蛇蟲橫行,當地的居民也多為不通漢語、文明不開化的苗裔。
據說,有一位京城來的小吏,帶著兒子和僕人路過龍場,可後來兩天,小吏一行三人便曝屍荒野。
足見當時的龍場環境有多惡劣了。
王陽明到龍場時,就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身邊的小廝也紛紛病倒。
不僅如此,他連像樣的住處都沒有,只能住在山洞裡。
但這人生的最低谷,沒有打倒王陽明,反而成了他聖賢之路的轉折點。
經歷了人生種種磨難後,在龍場的山洞裡,王陽明日夜思考,終於頓悟,明白了“心即理”的道理,自此創立了陽明心學。
生命中的所有遇見,都是禮物。
遇見挫折與打擊時,與其抱怨“為什麼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不如轉變思維,把它們當作命運給予的禮物。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為什麼不想想好的一面呢?
感情的挫折,讓我更加清楚自己適合怎樣的伴侶。
事業的受阻,讓我有了停下來反思過去的機會。
疾病的來襲,讓我意識到以往生活習慣的問題。
經歷的意義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我們自己詮釋的。
不必畏懼任何事情,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無論好的、壞的,經歷必將使我們有所收穫。


允許自己“被討厭”
允許一切發生,不僅要允許無常的事,還要能容忍無常的人。
比如:允許別人對自己有看法。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源於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明明不想替同事代班,卻害怕同事因此討厭自己而不得不答應。
跟朋友產生了分歧,卻因為擔心朋友不高興而只能委曲求全。
多少人在別人的眼光下,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一個概念——課題分離。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區分好什麼是自己的課題,什麼是別人的課題,並且把自己的課題做好,彼此不加干涉。
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別人喜不喜歡自己,是別人的課題,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干涉。
我們要做的是出於自己的想法做決定,而不是考慮別人會產生怎樣的想法。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必苛求他人的理解與認同,也不必強求他人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允許你愛的人不愛你,允許有人在背後算計你,允許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只要你自己覺得值就好。
勿在別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強求別人。


允許一切發生,擁抱一切可能
弘一法師說:
“隨境心變,允許一切發生,不是讓你躺平,而是告訴你順其自然,不必強求。”
允許一切發生不代表盲目地接受一切,而是讓你放下恐懼,放下內耗,然後大膽地去行動。
世界首富馬斯克是一個跨界怪才,他已經在火箭、電動車、人工智慧、新能源等多個領域成功創業。
他常常能做成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還曾有一個移民火星的宏偉計劃。
想要把人送上火星,當然得有火箭,為此他決定造火箭。
儘管所有人都說他瘋了,但他還是立刻就開始了行動,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短短7年後,SpaceX便成功發射火箭,還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達成合作。
在這過程中,他也曾多次失敗,但他說:
“接受失敗,但不接受放棄。”
面對失敗,他從不認輸,而是從每次的失敗中汲取經驗,不斷地試驗,直至成功。
失敗又能怎麼樣呢?
不失敗,怎麼成功?
在一次演講中,馬斯克談道:
“最有風險的事情,就是對未來不採取任何行動。”
也許不踏出房門,就不會遭遇風雨,但也失去了看見更多風景的機會。
多數人的躊躇不前,往往是輸給了自己。
害怕未知的風險,無法承受可能的失敗,因而失去了應對挑戰的勇氣。
人生路上,不妨允許一些意外光臨,允許一些錯誤發生,允許一些遺憾留存。
當你有允許一切發生的勇氣時 ,廣闊天地,任你馳騁。
▽
真正的強大不是對抗,而是允許與接受。
允許世事無常,接受遺憾與挫敗。
無法改變的,順其自然;能夠把握的,全力以赴。
就像德國心理學家海靈格的詩中所寫: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享受
讓過去過去,讓未來能來。
允許一切發生,生活無非見招拆招。


關鍵詞
郭婉瑩
課題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