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來自韓國的年輕女孩,7歲時便與家人獲得綠卡移民美國,現為美國合法永久居民。

雖然她並非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親巴勒斯坦活動的主力軍,但她在本月與其他學生一起參與了位於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的示威,並因此被逮捕。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已多次努力尋找她,鄭允書至今並未被拘留。
法院聽證會上,法官娜奧米·布赫瓦爾德(Naomi Buchwald)明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鄭允書危害社群安全、威脅美國外交政策或與恐怖組織有任何聯絡。
她強調,政府必須提供足夠的提前通知,若要依據其他法律條款再度拘捕鄭允書。

面對如此“陰影”的生活,鄭允書在法官判決後表達了她的輕鬆與感激:“在這幾周不斷的恐懼中,今天的裁定讓我如釋重負,感覺就像一百萬斤的重擔從我肩上卸下了。”
她特別感謝她的律師團隊、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們、同學們和工作人員的支援。
政府方面則表示,鄭允書參與示威活動的行為令人“擔憂”,並指控她支援哈馬斯——一個被美國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的組織。
儘管如此,ICE並未提供任何直接證據證明鄭允書與哈馬斯有任何關聯。
鄭允書的律師團隊表示,政府的做法是試圖壓制親巴勒斯坦的言論自由,並將此案視為壓迫學生抗議的一個典型案例。
“她只是一個大學生,像歷代大學生一樣,行使言論自由,表達自己的立場。”鄭允書的律師拉姆齊·卡塞姆(Ramzi Kassem)在新聞釋出會上如此說道。

Yunseo Chung 的律師 Ramzi Kassem 表示,即使 ICE 尋求逮捕她,她仍在繼續學習。圖源:紐約時報
此案引發的廣泛討論不僅關乎移民政策,還涉及言論自由和抗議的合法性。法官明確表態拒絕將鄭允書轉移至路易斯安那州,這無疑是對政府濫用權力的有力回應。

此案還涉及對“哈馬斯支持者”的調查,雖然ICE稱鄭允書的行為存在“關注”之處,但至今未能提供有力證據,證明她與哈馬斯有任何直接聯絡。
不論最後的結局如何,鄭允書的命運已成為美國社會對自由表達和政府權力之間界限討論的焦點之一。
此外,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要求哥倫比亞大學明確表態,重申其對與政府達成協議的承諾。
協議要求學校在處理關於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的政府擔憂時,採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儘管這份協議並沒有保證退還特朗普政府本月取消的4億美元聯邦資助,但哥倫比亞大學表示,它會繼續為恢復資助而努力。

圖片為哥倫比亞大學臨時校長阿姆斯特朗
在談到這筆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時,阿姆斯特朗在宣告中表示:“我們必須繼續努力恢復公眾對高等教育基本價值的信任,特別是像哥倫比亞大學這樣開創性的大學與聯邦政府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
儘管哥倫比亞大學的資產約為150億美元,但其中許多資金是由捐贈者指定用於特定專案。因此,學校目前正考慮,如果所有聯邦資金被切斷,應該優先考慮哪些專案。

哥倫比亞大學所面臨的困境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更是整個高等教育體系在面對外部壓力時如何保障學術自由與資金流動平衡的難題。
隨著政府對反猶太主義的關注升級,哥倫比亞大學的回應將對其他高校產生深遠影響,也為未來的校園管理和政府幹預設定了新的討論框架。
這場政府與大學之間的博弈,遠遠沒有結束,而哥倫比亞大學如何在維護學術獨立性和獲得必要資金之間找到平衡,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參考資料:
法官命令美國停止驅逐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生的企圖 – The New York Times
哥倫比亞大學在特朗普團隊的推動下重申對協議的承諾 – WSJ
法官命令 ICE 停止試圖逮捕 21 歲的哥倫比亞學生 – WSJ
國際環境是否會影響留學
未來國際化教育將如何發展👇2025國際教育年度盛會
火熱搶票中🔥
300+國際教育領軍者及實踐者
深入探討未來教育的發展
大會開放少量參會及晚宴名額
名額達上限即截止報名
↑↑↑點選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