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樁在加拿大高等法院重審的舊案再度引發關注——一名華人男子吳嘉鵬(音譯 Jimmy Jiapeng Wu)因涉嫌謀殺同胞被判二級謀殺罪成立,結果是終身監禁。
這起看似“換換外匯,換出人命”的悲劇,終於在四年後畫上了句號。
回顧這宗曾在華人圈子裡掀起軒然大波的案件,故事的起點頗具戲劇性:一筆金額不小的外匯交易,在我們最熟悉的群裡接單完成的。
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背後行兇者竟是一名“換匯慣犯”留學生,喬裝身份,行動謹慎,屢屢得手。
如今,隨著判決落槌,人們也開始重新思考:在這些“熟人交易”、“信任轉賬”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危險訊號?
1
小學停車場裡的槍聲
在海外留學的朋友們,大概都熟悉那種“群裡喊一嗓子就有人接單”的換匯操作。雖然大多數人心裡都清楚,私下換匯其實風險不小,還可能踩到法律紅線,但一想到省點手續費、匯率還能划算些,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點了頭,伸出了手。
2021年4月,安大略省聖凱瑟琳市的華人景嚴(音譯 Yan Jing)也正好遇上了換匯的煩惱。他急需兌換一筆高達七萬加幣的大額資金,過去這類事他都是老老實實走銀行,或者透過熟人解決。
但那天,他在一個留學生群裡看到頻繁的“誰要換加幣”訊息後,便心生一計:學生之間搞點匯差,也算雙贏,於是他也在群裡發了自己的需求。

訊息沒多久就被另一位留學生吳嘉鵬(Jimmy Wu)盯上。兩人火速加了微信聊了幾句,交易地點敲定在聖凱瑟琳市某小學的停車場。
為了顯得更“專業”一點,吳嘉鵬還特地約了另一位留學生王芳(音譯 Fiona Wang)開車一同前往當司機。你看,表面挺靠譜,車都備上了,誰能想到這竟是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當天交易如約進行,兩人在車裡碰頭,景嚴等待轉賬時,場面突然失控——兩名持槍黑人男子冒了出來,三句話沒說完,一陣槍響就打破了夜的寧靜。
子彈擊中了毫無防備的景嚴,他當場倒地,掙扎中被拖出車外,最終命喪現場。等警察趕到時,一切都太遲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場“換匯血案”並非吳嘉鵬的首次作案。他早就因以換匯為幌子實施搶劫而聲名狼藉,甚至還有開槍記錄。而那兩名持槍的同夥,就是他招來的“專業搶劫搭子”。

至於當天的女司機王芳,原本並不是常規成員。她是“友情支援”,因為吳嘉鵬原本的老搭檔杜衡(音譯 Allen Du)突然在行動前一天臨陣脫逃。理由?他戴了多年的“幸運戒指”不見了,自認為這是凶兆,不吉利。
而且7萬加幣的搶劫“專案”,給他分的才1000加元,他一權衡:又晦氣又不划算,不幹了。不過出於“講義氣”,他臨時推薦了自己的朋友王芳加入,成了替補車手。
2
黑吃黑,誰也沒跑掉
王芳對這份“臨時工”的真正任務心裡是門兒清的。畢竟她和吳嘉鵬之間早就有筆賬沒算清楚,這次也是在吳的主動承諾下才答應來的——說白了,只要她這次“幫個小忙”,那筆拖了老久的一萬加幣就能結清,外加還能拿1000加幣的“跑腿費”。
早在這之前,王芳就已經聽說吳嘉鵬那點“副業”——打著換匯的幌子,乾的其實是搶劫那一套。不過看他之前幾次都全身而退、風平浪靜,她覺得這回也八成是走個過場,自己不過是開個車,踩不了多深的水。於是她也就沒多問,算盤打得挺明白:幹完這一票,錢一到手,大家互不相欠。
所以兩人一見面,合作就很順利地展開了,誰負責什麼事,安排得清清楚楚,彼此都心知肚明。

其實這場“行動”裡,王芳可不是唯一的“臨時工”。吳嘉鵬還額外“招募”了兩位臨時打手——黑人壯漢,任務分配得也挺直接粗暴:等換匯的人一齣現,他們就衝上去“收包”,要是對方不配合,那就靠手裡那把真傢伙嚇一嚇,讓人知趣點。
相比之下,王芳的任務就算是清閒許多。她負責租輛賓士S63,然後開著豪車當司機,按計劃把人送到指定地點就可以拍拍屁股回多倫多,搶劫這事兒她壓根不用參與,只等著事後拿酬勞:1000加幣加上那筆老賴賬的一萬加元——聽起來還挺划算的。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吳嘉鵬千算萬算,沒算到打手也可能“臨陣反水”。原本只是讓他們動動手腳嚇嚇人,結果那倆貨壓根沒打算只當工具人——這波他們打算“黑吃黑”。當時衝到景嚴面前三次吼“把包給我”,結果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打手二話不說直接拔槍開火,連個眼色都沒給吳嘉鵬。
這下徹底砸鍋了。
一槍響起,警察不可能不來。現場氣氛急轉直下,吳嘉鵬一看情況不妙,趕緊跟打手把景嚴拖下車,幾個字都沒多說,落荒而逃。路上,他和那兩個“僱傭兵”當場就吵起來了,互相甩鍋互相罵。
眼看局面一發不可收拾,為了不讓麻煩升級,他讓王芳趕緊停車,把他和兩個打手放下,說要“溝通一下”,王芳則可以直接驅車離開,免得再攪進更大的漩渦。

那時候,搶來的髒款還在兩位黑人打手手裡,但經過一番交涉,吳嘉鵬發現自己勢單力薄,根本沒辦法拿回那些錢,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好在王芳並沒開得太遠,剛好在途中遇到吳嘉鵬和另一名同夥。車上血跡斑斑,氣氛也頗為沉重。
吳嘉鵬一邊把王芳接上車,一邊在駕駛座上放下了300美元,叫了一輛拖車準備處理殘局。然後他就直接離開了。
幾天後,王芳如約收到了那3000美元的酬勞,也把那筆欠她的一萬加元清償了。雖然這筆生意最終搞得不那麼順利,但總算是“圓滿”落幕。
不過,吳嘉鵬雖然反覆叮囑王芳保持沉默,但這事兒哪能瞞得住。警方經過現場勘查和各種證據鏈的串聯,迅速鎖定了這個犯罪團伙,並將所有人一網打盡。
這場所謂的換匯交易背後隱藏的黑暗面,最終讓每個人都付出了代價。吳嘉鵬也因為二級謀殺罪被判刑,雖然王芳沒直接參與開槍,但作為同夥,她也沒能逃脫罪責,被認定為共同犯罪。
3
想佔便宜?小心更大的危險
當你滿腦子想著“賺個換匯的小便宜”,說不定你已經悄悄踩進了某些不法分子的圈套。換匯看起來是件簡單事,但背後可能隱藏的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甚至是搶劫。
而這樣的案件,其實並不罕見,尤其是在很多國家,常常發生在華人社群,大家“老鄉坑老鄉”。結果,輕則財產損失,重則命都沒了。
比如說,2024年11月,在日本大阪生活了多年的小李,偶然在一個SNS群裡看到一個求助資訊。一個女性在群裡發帖求幫忙換匯,說家裡最近急需用一大筆錢,具體是要換價值50萬人民幣的日元。
因為數額大,事情緊急,這位女性在群裡不斷髮帖,希望能找到同胞幫忙,顯得特別迫切。

恰巧被小李看到了資訊,本著幫助同胞的心態,加上他手裡也正好也差不多多錢,於是就打算接受這種私下換匯的方式,於是他們聯絡溝通後,選定在晚上下班後相約在新大阪公園裡碰頭完成交易。
之後小李攜帶裝滿900萬日元鉅款的大包如約而至,在等待該女性到來後,兩人簡單的互相交換了資訊,互相核對打款資訊時,意外卻發生了。
只見兩個黑影突然出現在小李面前,還沒有等小李反應過來,兩個黑影后的男子就用類似電擊器的物品襲擊了他的頸部,一陣疼痛之後小李倒下。

看到小李倒地後,那兩個男子迅速搶走了他的包,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幸好小李頸部只是受了輕傷,很快就恢復了意識。當他掙扎著想站起來追上去時,忽然發現那個約他換匯的女性竟也在準備逃跑。那一瞬間,他的腦海閃過一個念頭:這根本不是換匯,而是一場預謀已久的搶劫。
意識到這一點後,小李立刻停下腳步,轉身衝向那位女性,一把將她制服。接著,在路人的幫助下,他報了警。雖然最後那些錢沒能追回,但至少他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寫在最後:
私下換匯的騙局其實由來已久,雖然這些騙局的手法屢見不鮮,但每年依舊有不少人中招。許多人圖一時方便或貪圖小利,一旦起了這樣的念頭,往往就會對潛在的風險視而不見,彷彿給自己戴上了一層“美化濾鏡”。人們常說“被豬油蒙了心”,這不僅適用於那些真心想換匯卻被坑的人,也適用於那些藉著換匯的名義行騙、詐騙甚至搶劫的不法分子——他們都在貪慾的邊緣不斷試探底線。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透過正規、安全的渠道進行換匯。
END

the Standard、thorold today、
大阪新聞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