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音樂劇,一場義大利紀錄片影展,看過的觀眾怎麼說?

《丁託列託:威尼斯的反叛者》

咚***:威尼斯國家檔案館有70多公里長的檔案櫃,承載起威尼斯的千年歷史,而丁託列託的歷史都在他的作品裡,高效高產高質,反叛狂放自由,從“小染匠”到“於黑暗中雕琢光明的人”到“搖滾明星”“即興爵士樂手”到“史上第一位電影導演”——他畫“眼前事”而非“畫中景”,讓觀者穿越時空身臨其境。跟著他如風的雕塑般的筆觸,穿行於形態誇張能量充沛的人群中,畫家的個性躍然而出。在電影中看電影,這一晚如此美好。
E***:Furist狂放,離經叛道,不遵守規則的丁託列託,畫的背景色彩偏暗,有縱深透視和影視的空間感佈局,畫面呈現張力和生命力。與提香和Veronese也做了對比,這部紀錄片讓人很清晰地認識了丁託列託。
雜***:丁託列託在我看來不算知名(和提香比),威尼斯人,父親開染坊,被發現繪畫天賦後送去學徒,師從提香但提香發現他天賦出眾後不願培養競爭者(無法確定真偽)。於是他幾乎可以算是邊做邊學,委託人都是小商販,自己也就無法接到可以出大名的委託作品,於是為了揚名無所不用其極(壓價,免費),終於爭得聖洛克大會堂,聖馬可大會堂,聖母堂這些讓他出名的委託(在威尼斯的其它教堂也有他的很多作品)。與前輩提香,後輩委羅內塞在當時的威尼斯齊名,但與其它兩位的作品相比整體色調偏暗(可能與他經歷了幾次威尼斯的大瘟疫有關)。沒想到當時威尼斯就有隔離措施應對傳染病。又知道了委羅內塞,真好。#cgv 藝術博物館主題義大利影展#
西***:奧哲維這次放映於2025年初的“2024藝術博物館主題義大利電影展”中,我看的5部中最好的一部——既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又不是過於浮誇徒有其表,講述了畫家的一生,介紹了他作品的風格,細敘了他和同時代畫家提香、委羅內塞和恩恩怨怨,也對那個時代和威尼斯做了一點解讀和點評。說他是藝術史上最“狂放”的畫家,那至卡拉瓦喬於何處啊哈哈!這次在NG好像才看到丁託一兩幅畫!片中竟有科陶德藏品素描的。旁白居然是我愛海倫娜·博納姆·卡特!片尾出字幕才發現!內嵌中字。作品有中英文字幕。遲到10分鐘。片尾也出了片名。可以二刷!CGV頤堤港1廳。
《提香:色彩帝國》

七***言:達到影像版wiki標準,一定要和丁託列託那部一起看!相比之下立足威尼斯走向歐洲的提香顯然更具有代表性,女性肖像畫中那種蓬勃的生命力、神性與世俗(甚至是慾望)的高度統一,反映出令歐洲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威尼斯風貌;至於工作室作畫、批次產出、“版稅”等,更是比丁託列託具有經營頭腦。不過若問弄潮兒和怪胎哪個更令人難忘,對我來說可能還是後者。

《莫奈的睡蓮:水波與光影的魅力》

咚***:溯塞納河而上,講述莫奈在水上作畫的漂泊生涯。講述者側頭垂目,走走停停,像是身邊的一個老朋友和你聊聊莫奈的故事。變幻莫測的水波與光與空氣,以及顏料盒一樣繽紛潔淨的大花園,被莫奈捕捉到畫布上,再由現代人從畫布移植到土地上,形色光影靈魂與形狀交相輝映。當年看莫奈真跡的感覺倏然回來,內心的感動無以言說。從追隨大自然到將自然引進家門口,被自然摧毀也被自然成全,莫奈描繪的不僅是個人的心靈史,也是無數人的心靈史,在他筆觸的翻飛中,靜謐的睡蓮不再寧靜。
R***:2025.1.14於清河CGV影城。一個出生於巴黎,但在大海邊出生的男孩,他的一生都與水、空氣和光線相關聯。早期描繪大海的平靜或激盪;而後盪漾在塞納河的遊船上,創作了多姿多樣的塞納河畔景象;搬到吉維尼之後,他的乾草堆、他的花園、他的睡蓮池那樣多彩迷人,宛如堅韌的種子尋找土地四處漂流。在人生的最後將近十年中,視力減退、戰爭、親人離世都沒有將他擊敗,他依舊在作畫,用畫框裝裱了時空…偉大。
《埃吉齊奧博物館:不朽奇蹟》

雜***:開始挺奇怪在義大利的都靈竟然會有一個埃及博物館,後來再想,大英博物館裡也有很多埃及文物也就不覺得奇怪了。義大利人在埃及考古發現了建築師卡和妻子的墓,於是進行考古發掘,一邊就把發掘的埃及文物運回了義大利,而且在此之前這個博物館就有陸續從埃及帶回的文物了。博物館展品豐富。紀錄片還記錄了埃及的文物發掘現場,有一個聚居區的發掘有意思,都是老百姓的生活。解說是傑瑞米 艾恩斯,喜歡他的嗓音,解說。#cgv 藝術博物館義大利電影展#
m***:看之前並不知道主題是什麼。。開始之後一度以為副標題是“我在都靈脩木乃伊”。。隨著故事線的進展,敘事愈加豐滿,內容也逐漸豐富,埃及、都靈、柏林博物館、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線條都串起來,王公貴族或者普通埃及人的一生。最後的結束語也很美,且感人。對於之前略有耳聞的亡靈書、埃及神話、博物館的藏品,更加了解而不再陌生
D***:視角很新穎,把每一件文物都融入到了神話中。
《42街》
k***:25/1/14新現場 劇情基本沒有,劇中劇更是扔掉腦子,歌舞的編排倒確實是娛樂性點滿。喜歡Anything Gose的朋友有福了,是兩小時純享踢踏舞;當然這部的翻譯比AG的好很多,全程尊重年代背景。30年代的背景有“50和80年代的妞”的歌詞還挺撓頭,回看介紹只能理解為毫無意義的版本致敬或者未來想象;同時這個時代背景自然也有“很多現代改編刪不完的時代侷限性”,不過此版本更多強調的是“保住工作”和“成就夢想”,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權力剝削的噁心程度。Bonnie Langford真的是好能唱,坐著還擱著一條腿的姿勢也能收放自如,追逐愛情的勢利過氣名伶演繹得大方利落。不愧是臺柱啊!
《吻我,凱特》
星***:太1945年了,大愛~凱特和凱瑟琳的兩個故事融合的真好,喜歡戲中的路易斯,這個角色在那個年代的作品裡真是頗有先鋒氣息,戲中戲的結構已經是the show must go on 的雛形了吧~
德***:馴悍記怎麼改編都不會難看,更何況還有這麼有年代感的舞蹈和歌曲。so darn hot那裡彷彿跳到西區故事,踢踏舞彷彿回到40年代弗雷德阿斯泰爾或吉恩凱利的老電影。很喜歡Louis的always true to you in my fashion,毫不掩飾自身虛榮的女孩很可愛。演員業務能力很強的樣子,尤其女主,典型的百老匯音樂劇演員,太能唱了。戲中戲銜接很自然,旋轉式的舞臺轉換幕後幕前很有創意。有些臺詞拿演藝圈的不同職業開涮。總之,很開心下班後能看到這麼一齣歡快純粹的爵士歌舞,很有幸福感,感謝我請假的學生。多掉掉莎翁的書袋子吧。
《泰坦尼克號》
髒***:偉大的群像偉大的編曲……史上第一部把我在劇院看哭了的劇😭😭😭barrett‘s song一出來還以為要唱look down了沒想到這麼個心中充滿了憤怒的人結局會是這樣的😢😭💔;三等艙人們的american dream就這樣撞在了冰山上;最後以設計師之口說出的無法逃生的被剩下的人們的死前狀況實在是太生動太震撼了……in every age作為開場和epilogue的對照也是宿命性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竟然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竟然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上帝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會眾聚集的山上,在極北的地方。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高者同等。’ 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地府極深之處。”
《萬尼亞》
周***:看來之前《樂在當下》時我說“安煮演一場下來真是辛苦了”這話真是說早了,昨晚補原話劇的時候完全無法想象這麼多角色要怎麼由同一個人精分完成,安煮演技是真的牛我說累了!這年頭激情戲都可以一個人完成了,以前我以為他的性張力要藉助搭檔、人設、妝造加成,現在才明白他只需要一個人杵在那就是性張力🆘最驚喜的是獨角戲的形式讓原劇本里上層與底層人民的衝突融為一體從而產生了微妙的主體間性,同時藉助舞臺上有限的道具空間、在個體精神世界自我矛盾的呈現上完成了創新。但不得不說這一版本只適合看過原故事的觀眾,路人非常容易get lost
尹:一個人,在舞臺上同時演八個角色,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和自己偷情,自己和自己爭鬥,角色和角色之間的轉換僅僅只靠聲音和眼神,而到最後,我竟覺得每一個角色都那麼特色分別,生動形象,我整個目瞪口呆,不得不感慨我沒有粉錯人,且我從來沒見過比安煮更優秀的演員了,沒有了
醉***:你的信仰崩塌了,你的財產皆失了,她與他再不相見……但是等等!再等等!再堅持一會兒!總有一天我們終會理解這一切!結束你的舊人生,用你剩下的生命……好好地活著。Andrew Scott的表演歎為觀止。掌聲雷鳴時我遲遲不能自拔。
橘***:Andrew Scott+萬尼亞舅舅,這個世界怎麼會有這麼美好的事!再一次感嘆契訶夫實在太美了
病***:被他驚呆了,在我所有的視野裡再無法想到比他更厲害更有魅力的演員了,這種折服很難用………最好之一去形容,也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客觀標準,就只剩下驚歎,甚至因為看過而感到幸運。可能在我老死之前,如果還有人問那種蠢問題「你覺得誰是最好的演員?」,我的腦海裡大概只有Andrew Scott 了。
*以上短評摘自公開網站,版權歸屬署名個人,如有疑義請告知。
大部分場館可在大麥app或小程式購票(搜尋劇目或場館名稱),其他場館可在場館公眾號或小程式購買
“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透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透過與包括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特拉法加發行公司、環球映畫、影院現場、松竹株式會社、百老匯高畫質、法國百代現場、西班牙數字影像在內的多個品牌合作,“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目前發行推廣來自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家歌劇院、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法蘭西喜劇院等多個機構的世界頂級戲劇、歌劇、舞蹈、展覽影像。截至2024年8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達300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過11400場,觀影人次超過85萬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