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拿大家園
微訊號:iAsk-ca
可能對於絕大多數加拿大人來說,他們都沒真正思考過,如果加拿大真的成為美國第51個州呢?
但是阿省男子Jordan Kosikowie最近一直在思考,如果阿爾伯塔省加入美國,那將會發生什麼?
據悉35歲的Jordan在埃德蒙頓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工作,近年來生活得一直很艱難。

所以Jordan便萌生了這個想法,如果這能帶來更多的繁榮,那又有何不可為呢?
Jordan說,他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
“如果有機會讓我賺更多的錢,為什麼不談談呢?”
Jordan說,他還在Facebook上為那些希望阿省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阿爾伯塔人經營了一個小組。

自幾個月前成立以來,該組織已經發展到1,000名成員。
“加拿大夢已經蕩然無存,我始終覺得我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
Angus Reid研究所所長Shachi Kurl說,其實Jordan代表了一小部分將在公投中投票加入美國的加拿大人。
今年1月,一項針對1,653名加拿大成年人的線上調查顯示,90%的人不會投票支援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

Shachi說:“這90%意義重大。
這確實表明了跨越政治界線、人口界線、地區界線、年齡和性別人口統計學的共識,這基本上是加拿大人目前唯一達成一致的事情。”
但調查也表明,10%的加拿大人希望加入美國。
3月份公佈的一項線上民意調查顯示,9%的加拿大人希望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阿爾伯塔省的支援率最高,為15%。

不過線上調查不能確定誤差範圍,因為它們不是隨機抽樣的。
Shachi說,她的調查顯示,支援加入美國的人主要是居住在阿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的保守派男性,以及那些可能投票給邊緣政黨的人,他們帶有一定的“輕度 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傾向。
“我們談論的是邊緣人群。”
就比如說Jordan,他希望阿爾伯塔省加入美國,因為阿爾伯塔省有更多的保守派,阿爾伯塔人是機會主義者,而且該省的許多人也感到被加拿大其他地區冷落了。

“阿爾伯塔省省長Danielle Smith經常與聯邦政府發生衝突,渥太華除了損害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之外什麼也沒做。
我支援加入美國,也支援更深的對話。”
而這位47歲的埃德蒙頓居民Dave Bjorkman,他的想法更多,他認為整個加拿大都應該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Dave創立了加拿大憲政黨,還建立了一個名為“加拿大第51個州”的Facebook小組,就在特朗普今年早些時候首次發出吞併威脅後。
現在,這個小組已經發展到有6,000名成員。
Dave說,他相信如果兩國聯合起來,將會走向共同繁榮,可是加拿大人不願意相互合作來增加國家的財富。
“就加拿大各省而言,我覺得每個省份都是孤立的。

我去過加拿大各地,聽到的都是,‘我出生在阿爾伯塔省,我討厭魁北克,我討厭安大略省’,或者,你知道,‘我來自BC省,我討厭阿爾伯塔省。’”
Dave說,加拿大可以從美國的貿易關係中受益,而美國可以從加拿大的全民醫保中學到很多東西。
對於這些人的想法,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政治學教授Nelson Wiseman說,吸引一些加拿大人加入第51個州運動的,是人們認為的經濟利益。

“很多人對目前的情況不滿意,他們覺得與政府脫節了,他們認為政府只服務於大城市,但這是一個瘋狂的想法。”
Nelson說,加拿大人可能認為美國更繁榮,但合併將帶來重大的經濟挑戰。
“從後勤、操作和務實的角度來看,兩國合併可能需要10年時間。
你不可能只是揮一揮魔杖,合併就會發生,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需要解決。”

就合併問題來說,本週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表示,在兩國就貿易和安全問題進行全面的雙邊對話之前,特朗普吞併加拿大的威脅需要停止。
然而,Jordan表示,特朗普的言論確實引發了一些加拿大人的想法。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都可以學習和提問,也許這就是加拿大之美。”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93694/canadians-supporting-51st-state/
https://www.cbc.ca/news/canada/edmonton/canada-u-s-51st-state-annexation-1.7490806
往期 · 推薦
有錢人的世界?加拿大亞裔女孩受邀去逛珠寶店,富人姐妹:“鑽石真的太便宜了!”
痛心!27歲中國女碩士移居海外後自殺!省吃儉用卻難維持生計,日記本記錄下辛酸生活…
“就你這身材?”!加拿大妹子在Aritzia遭遇歧視,直接被氣哭!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我們刪除。
– end –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螞蟻君每天分享各類資訊
打造北美最大、最貼心、最專業的
微端資訊平臺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
螞蟻君以幫助每一位華人為己任
給予在異鄉的您家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