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突然有了轉機,拜登和特朗普都想救,周受資還要參加特朗普就職儀式。
按照 “不賣就禁” 法案規定,TikTok 將在本週日被封禁。去年推動這份法案生效的拜登政府被報道正考慮如何讓 TikTok 在週日繼續執行。將在下週一接任拜登的特朗普也考慮在上任後釋出行政令,暫緩執行法案 60-90 天。一名知情人士稱特朗普渴望被視為能 “達成交易”。
按法案規定,只有 TikTok 出售顯出進展,美國總統才可以再將封禁期限延長 90 天。這意味著就算拜登擁有裁量權,也需要事實佐證。等特朗普上臺時,封禁期限已過,能否繼續延期則存在爭議,只靠行政令保護 TikTok 可能存在法律漏洞。2020 年時,還站在 TikTok 對立面的特朗普曾試圖用行政令封禁 TikTok,最終沒有如願。
另據報道,TikTok CEO 周受資受邀參加特朗普的就職儀式,被安排在按慣例為前總統、總統家人和其他重要嘉賓保留的區域。和周受資一起受邀的還有馬斯克、扎克伯格和貝索斯:一個是可能買下 TikTok 的潛在老闆,一個是散播 TikTok 威脅論的競爭對手,一個是也想和特朗普處好關係的同路人。
任天堂 Switch 2 來了。
終於,任天堂 Switch 2 來了。1 月 16 日,任天堂公佈了一段時長 2 分鐘左右的影片,揭開了新機器的樣子:更大的螢幕、更窄的螢幕邊框,同時 Joy-Con 的尺寸也有所增加。影片確認了 Switch 平臺會有款新的馬里奧賽車遊戲,新機發售時間也大機率是 2025 年。截至去年 9 月,任天堂在 Switch 釋出後的七年半里,累計銷售 1.46 億臺 Switch,使其成為任天堂銷量最高的家用遊戲機,也是歷史上第三暢銷的遊戲機,僅次於索尼的 PlayStation 2 和任天堂 DS。

國補帶動 1.3 萬億元消費。
昨天的國新辦釋出會上,商務部公佈了 2024 年國補統計資料:汽車以舊換新超過 680 萬輛,超 3600 萬名消費者購買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 5600 萬臺,家裝廚衛以舊換新補貼產品約 6000 萬件,電動腳踏車以舊換新超過 138 萬輛,四類補貼累計帶動 1.3 萬億元消費。今年,發改委和財政部計劃發行 810 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支援地方政府推行國補以舊換新活動。
支付寶疑似出現國補運營事故。
多位使用者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釋出訊息稱,今日午間,他們在線上電商購物、線下繳費、使用者間互相轉賬、歸還信用卡賬單等場景下,使用支付寶付款,均出現政府補貼減免 20% 的活動。另有網路論壇 V2EX 的使用者發帖稱,疑似支付寶在 14:00 – 14:45 期間測試國補時出現線上 bug ,導致所有線上支付可以直接使用國補減免。
支付寶暫未對外回應此次事故,尚不確定平臺會如何處理事故造成的損失。
在面對此類事故時,大多數公司往往自認倒黴,只有少數公司會選擇追回損失。如拼多多 2019 年曾出現技術漏洞,使用者可領取 100 元無門檻優惠券,給平臺造成近千萬損失。事後,拼多多要求涉事員工和供應商溝通,追回使用者 “薅羊毛” 造成的資產損失。
Temu 累計下載次數接近 9 億次。
據 Sensor Tower 監測,2024 年,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應用 Temu 下載量達到 5.5 億次,環比增長幅度達到 69%。全年,Temu 在全球 40 多個國家移動應用商店中奪得電商應用下載總榜與增長榜冠軍。截至 2024 年 12 月,Temu 全球累計下載量已接近 9 億次。
受經濟環境影響,全球消費者都在偏好價效比消費。阿里旗下的批發採購平臺 1688 成為去年中國 iOS 市場下載量增長最大的應用。
越南或允許中國商飛客機在該國運營。
越南政府將考慮取消監管限制,允許中國商飛生產的飛機在其境內運營。越南官員稱,初始階段,越南民營低成本航空越捷航空或研究與一家運營中國商飛客機的中國航司合作,在某些航線上進行測試。此前,中國商飛曾派出 ARJ21 和 C919 飛機前往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五國演示飛行,意圖開拓東南亞市場。
媒體:小紅書大股東籌劃以 200 億美元估值出售股份。
據報道,小紅書的主要股東 GGV Capital、GSR Ventures 和天圖資本正在討論,以至少 200 億美元的估值出售其股份,意向買家包括紅杉中國、高瓴投資。騰訊也在考慮增持小紅書股份。
近期的 “TikTok 難民” 事件讓小紅書受到廣泛關注。另據報道,小紅書在兩天內新增了 70 萬名美國使用者。隨著 TikTok 或迎來轉機,海外使用者的快速增長很可能無法持續,這對於小紅書的商業價值提升作用有限,其月活使用者已超過 3 億,日活使用者超過 1 億。
中國最大的免稅店運營商去年收入、利潤雙跌。
中國中免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跌 16.36% 至 564.92 億元,淨利潤下跌 36.5% 至 42.63 億元。公司說這是因為 “消費需求放緩及行業週期影響”。按去年半年報披露的分部收入,海南地區貢獻中免超一半收入,而海關資料顯示去年 1-11 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跌了 31.1%。但中免在其他地區經營的門店部分抵消了海南的頹勢,去年北京、上海的機場免稅門店收入分別上漲 115% 和 32%。不過由於供貨品牌方控價,貨源混雜的電商平臺又競賽式補貼,機場免稅店的低價優勢正遭受挑戰。
歷峰集團業績遠超預期,帶動 LVMH、開雲等同行股價上漲。
去年四季度,這家運營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品牌的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 10% 至 62 億歐元,大幅領先分析師 1% 的一致預期,使自身股價上漲 16%,也拉動 LVMH 和開雲股價上漲了 7%。分地區看,歷峰集團在中國銷售額同比下跌 18%,但被歐洲、北美 20% 左右的增幅彌補。中國是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其消費萎靡導致分析師對奢侈品公司前景悲觀,現在其他地區補位,推動市場情緒拐點到來。
理想 L6 累計交付突破 20 萬輛。
上市不到 9 個月,理想 L6 累計交付突破 20 萬輛。平均每 2 分鐘就有一輛理想 L6 交付到使用者手中,連續 7 個月增程車型銷量第一名。
2024 年全年理想共交付 50 萬輛新車,去年 4 月上市的 L6 在 2024 年共交付 19.2 萬輛(懂車帝資料)。L6 是理想的交付主力,憑藉 L6 理想也逐漸找回交付節奏,幫助理想在 5 月、6 月、7 月突破 3 萬、4 萬和 5 萬輛整數關口,6 月起 L6 佔理想近半月交付量。
去年 10 月,理想汽車供應鏈副總裁孟慶鵬告訴我們,2025 年理想將衝刺每月生產 3 萬輛 L6,產能邁過 3 萬輛的節點大機率在今年新的改款以後。
比亞迪智駕或將搭載中低價車型。
據《36 氪》,從 2025 年開始,比亞迪部分車型將陸續交付其自研的中高階智駕方案,包括高速領航和城區領航,目前,1300 人左右的智駕自研團隊正在衝刺最後的交付工作。
比亞迪高階智駕自研專案從去年 9 月開始啟動,而這套方案將大量搭載在中低價位車型。我們瞭解到,該方案將在今年 2 月左右開始陸續推送。
去年 8 月,比亞迪新技術院院長楊冬生說,比亞迪的策略是儘快在大眾車型上補充高階自動駕駛功能,並計劃在一兩年內讓 10 萬元以下的車型都能配備高階自動駕駛功能。
比亞迪正式進軍韓國市場:首款車型 ATTO 3,下半年推海豹與 SEALION 7。
2024 年比亞迪全年銷量為 427 萬輛,同比增長 41.1%,是去年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 。國記憶體量市場增長空間有限,比亞迪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比亞迪宣佈在韓推出純電 SUV 車型 ATTO 3,正式進軍韓國市場。比亞迪韓國公司乘用車部門代表趙仁哲介紹,該車型已開放預訂,預計將在下月中旬之後開始交付給客戶。基礎車型售價為 2.16 萬美元起。比亞迪計劃年內再於韓國市場推出緊湊型電動乘用車海豹和電動 SUV“SEALION 7”。兩款新車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亮相,具體上市時間尚未確定。
特朗普、馬斯克與微軟 CEO 會面,討論人工智慧和網路安全問題。
1 月 15 日,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馬斯克會面,討論了人工智慧和網路安全問題。微軟在宣告中表示,會談涉及一系列話題,包括微軟承諾投資 800 億美元在全球建設人工智慧資料中心,500 多億美元將用於美國,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
美國出臺新規,繼續限制先進晶片流入中國。
美國商務部昨天釋出晶片產業限制措施新規。要求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等晶片生產商加強對客戶的審查和盡職調查。這些審查會涉及此前臺積電晶片被秘密轉移到華為公司的事件。
美國還會擴大對晶片代工廠和晶片封裝公司的限制。除非晶片是為 “可信賴” 的客戶製造,且效能低於規定要求,否則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本次新規還將中國大模型初創公司智譜列入黑名單中。
美國結束針對通用汽車自動駕駛部門的調查。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週三結束針對通用汽車自動駕駛部門 Cruise 的一項調查,該調查目標是查明通用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是否採取足夠的預防措施來保護行人。
NHTSA 於 2023 年 10 月開始調查 Cruise 造成的 5 起撞人事故。NHTSA 稱,5 次事故中 Cruise 的車輛每次都試圖避免碰撞行人但都失敗了,他們對 Cruise 的安全管控能力感到擔憂。
但好在通用汽車在上個月結束了 Cruise 無人計程車業務的運營,不會再有 Cruise 的無人車出現在公開道路,NHTSA 隨即結束了這項調查。
臺積電去年四季度毛利率接近 60% ,今年還會繼續漲。
得益於 AI 領域對先進製程晶片的龐大需求,臺積電 2024 年四季度的利潤繼續超出預期,同比增長 57% 至 3746.8 億新臺幣(約合 835 億人民幣),營收同比增長 39%,毛利率上升 1.2 個百分點至 59%,只比英偉達低 15 個點。
臺積電今天表示,公司 2025 年營收會同比增長 25% ,未來 5 年內 AI 晶片的需求年複合增長率會超過 40%。一些分析機構認為,全球最大 AI 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可能會在 2025 年超越蘋果公司,成為臺積電最大客戶。
財報會後,臺積電股價在夜盤飆漲 7% ,近一年累計漲幅超過 105%。

龔方毅 @Barynx / 欄目主編
孫海寧 @_HaydenSun / 作者
沈方偉 @willshen1544 / 作者
李梓楠 @15869206116 / 作者
魏冰 @ww_echo-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