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反轉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國無憂
微訊號:www51ca
最近,加拿大社交平臺TikTok被一系列“白人小哥找不到工作”的短影片刷屏。影片主角“Josh”看起來像是個剛畢業的白人青年,衝著鏡頭大吐苦水,甚至指責印度移民“搶了工作機會”。
這番言論迅速引發大量圍觀和討論,甚至不少人信以為真——但真相讓人震驚:這個“Josh”,根本不是人,而是AI造出來的!
AI捏造“白人青年”,吐槽移民“搶工作”
這組影片由AI生成,畫面中的“Josh”——一名20多歲的白人男子,是完全虛構的虛擬角色。
在其中一段影片中,他出鏡抱怨:“我找不到工作,都是因為印度人把工作都搶光了,我申請了Tim Hortons的工作,結果對方問我會不會講旁遮普語!”
這番言論極具煽動性,不少網友信以為真,引發熱議。

圖源:Unemployedflex/TikTok
TikTok緊急下架,Tim Hortons回應
目前TikTok已將相關影片下架,原因是這些影片違反了其社群準則,未清晰標註為AI生成內容,可能誤導觀眾。
而影片中“被點名”的Tim Hortons也發表宣告,稱這些虛假影片“極度令人沮喪和擔憂”,並透露公司嘗試多次向平臺投訴卻“困難重重”。
幕後黑手曝光:AI營銷公司“玩梗”玩脫了
影片背後是一家AI內容營銷公司,其負責人Nayyar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只是想就一些人持有的“印度人正在佔領就業市場”的觀點“玩個梗”。他表示,創造“Josh”這個角色是為了吸引那些剛畢業、找不到工作、有類似情緒的年輕人群體。
然而,這番“輕描淡寫”的說法,立刻遭到營銷專家強烈批評。
約克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Markus Giesler表示:“為了吸引那些剛畢業、找不到工作、有類似情緒的年輕人群體。如果企業開始用這種方式博流量,是極其不道德、極其危險的。”


圖源:Unemployedflex/TikTok
AI越來越逼真,網友真假難辨
據介紹,該系列影片由Google的Veo3 AI軟體製作,能從文字生成超逼真短片。相較老版本,Veo3畫面更真實,音訊幾乎與真人無異,並且與場景中人物的口型完美匹配,幾乎看不到AI常見的“手指多一根”“動作僵硬”等漏洞。
儘管有部分網友識破了“Josh”的身份,但大量評論依然表現出“完全相信”——甚至有人和“Josh”辯論,而Josh還會在評論區“親自”回覆,進一步營造“我是活人”的假象。

圖源:Unemployedflex/TikTok
麥克馬斯特大學市場學教授Marvin Ryder坦言:“我一開始也被騙了。我真的以為這是一位有故事要講的年輕人。”
他警告說,未來AI偽造的內容可能越來越逼真,普通使用者根本難以辨別真偽:“哪怕只是娛樂內容,我們作為社交媒體的使用者,該怎麼辨別現實和虛構?”
儘管TikTok聲稱平臺對AI生成內容有明確標識要求,但許多類似內容依然漏網。有的僅打上#ai標籤,有的根本沒有任何說明。
Giesler表示,這個問題將會變得更糟,因為AI使得製作影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這些影片偽造成真人,帶有仇恨資訊,並在社交媒體上找到了受眾。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情緒操控營銷,我們不應該容忍它。”
你刷到過類似的AI造假影片嗎?你信了嗎?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加國無憂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