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田靜。
情人節當天,在美國。
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殺人案。
一名男性身中兩槍,倒在血泊中,飛濺的血跡染紅了牆壁。
開槍的不是仇人或強盜,而是他渾身肌肉的強壯妻子。
比起妻子的身材,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殺夫的原因。


“強壯新娘,肌肉公主”
薩利,一個不同尋常的女人。
人們對於她各種事跡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她熱愛健身,是媒體眼中的“強壯新娘”,是男粉絲心裡的“肌肉公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還透過參演“肌肉色情片”,來賺取一家四口的生活費。
薩利擁有著出色的運動天賦,曾是校園裡的明星人物。
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轉折,是在大學畢業臨近之時。
父母不願再提供學費,薩利只能肄業入伍,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
在服役期間,一項特別的運動,吸引了薩利的注意。

△強壯的薩利 | 圖源:紀錄片截圖
健美,在當時是小眾運動,屬於亞文化,絕大部分參與者都是男性。
而薩利,就是極少數對它著迷的女性之一。
健碩的身材,膨出的肌肉線條,讓同戰隊的男性們自愧不如。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薩利過目難忘的外形,比起視覺的震撼。
帶來的更多感受,是恐懼:
似乎只要這個女人願意,就能分分鐘置人於死地。

△薩利的身材讓無數男性自愧不如 | 圖源:紀錄片截圖
實際上,大家的擔憂也是道理的。
頻繁的情緒和暴力問題,讓薩利在軍隊留下了負面的行為記錄,這也導致她最終被退伍。
在軍隊環境以外,薩利也會用暴力解決麻煩。
得知自己的兒子和臨街小孩發生矛盾,被對方父親扇了一耳光。
她直接衝到對方家門口,狠狠揍了他一拳。
和丈夫雷吵架,她砸了家裡的東西,又把重物從二樓視窗丟到雷的車頂。
“有攻擊性”、“脾氣暴躁”,是許多人對薩利的第一印象。

△薩利受到的評價 | 圖源:紀錄片截圖
肌肉,是薩利的驕傲,也為她帶來了阻礙。
薩利的夢想,是透過健美比賽出人頭地,再用比賽的獎金,為家庭帶來像樣的生活。
但實際上,女性健美比賽本就罕見,即使拿到名次,獎金也只有男性同等級比賽的零頭。
這種對女性的歧視,從賽場一直延續到社會上:薩利的身材不符合大眾審美,日常生活也舉步維艱。
正當薩利走投無路之時,有人向她投來了賺錢的橄欖枝:參演摔跤影片。
雖然打著“摔跤”的名號,但影片的本質,是“肌肉色情片”。

△薩利拍攝的影片 | 圖源:紀錄片截圖
面向的觀眾群體,是對肌肉有“性”趣,喜歡看衣著暴露的肌肉女性和男性摔跤的人。
沒有實際性行為,屬於帶有色情意味的擦邊表演。
每小時50美元的薪資,在當時極具誘惑力。
只要客戶有需求,再離譜的個人定製,都會盡力去滿足。
因為常在影片中扮演拿槍的悍婦,薩利有了“殺手”的外號。
但誰也沒有想到,影片中的“殺手”,有一天變成了真的殺手。

“甜蜜”的暴力
被薩利殺死的男人,名叫雷。
雷過去也在軍隊服役,是一名健美選手,在不少比賽中獲得過好名次。
他和薩利,曾在健美競標賽中分別奪冠,是圈內備受矚目的完美情侶。
兩人有不少共同之處,相識兩個月後,他們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健美界的冠軍夫妻 | 圖源:紀錄片截圖
但有時,伴侶太過相似,並不是一件好事。
雷擁有比薩利更強壯的外形,在性格上也不遑多讓。
面對外界,他是“暴力”的代名詞:
在夜總會兼職保鏢時,他和一位客人起了衝突,用手指戳瞎了對方的眼睛。
回到家中,面對兩個未成年的孩子,他也毫不手軟:
對其中一個孩子拳打腳踢的時候,還逼著另一個孩子在旁邊看,讓孩子充分感受暴力的恐懼。
一點小事,就足以點燃他。

△兒子成年後,仍然忘不了小時候對父親的恐懼 | 圖源:紀錄片截圖
雷實施暴力的時候,從來不用藉助外力。
114公斤的龐大身軀,就是他最趁手的武器。
強壯如薩利,也沒有讓雷產生絲毫忌憚。
發生爭吵時,雷會像獵豹一樣狠狠撲向薩利,雙手緊緊箍住薩利的脖子。
薩利每次都徘徊在窒息的邊緣,幾近暈厥。
除此之外,雷還會把薩利舉起,然後丟出去,用力砸向牆壁、地面。
如果薩利不願意原諒丈夫的行為,就會被他強姦,直到事態平復。
然而,對於來自伴侶的頻繁暴力,薩利卻有著與常人不同的“奇怪”認知。

△薩利認為被打是自己的錯 | 圖源:紀錄片截圖
暴力,幾乎伴隨了薩利的整個成長過程。
母親改嫁後,酒鬼繼父視薩利為累贅,一言不合就對她實施暴力。
薩利的前夫,也時常把她當成出氣的沙包。
不間斷的暴力,給薩利帶來了一種錯覺:被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個人都會經歷。
而雷會在每次打了薩利之後,送來手寫的道歉信和鮮花。
雷的示好,更讓薩利相信,自己仍然是被愛的。

△雷為自己的暴力向薩利道歉 | 圖源:紀錄片截圖
“甜蜜”的暴力,錯位的認知,矇蔽了薩利的雙眼。
她忽略了這段婚姻中一個個危險的訊號,擔起賺錢的責任,專心輔助丈夫的健美之路。
拍肌肉色情片得到的報酬,除去生活費,薩利都用來給丈夫買類固醇,幫他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甚至冒著走私被抓的風險,開車去鄰國,只為買到更多的增肌藥品。

△薩利用自己賺來的錢給雷買類固醇 | 圖源:紀錄片截圖

不存在的模板
直到1995年情人節前夕,薩利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健美界的另一對情侶,女方死於男方的暴力行為。
她的悲慘遭遇,彷彿預示著薩利命運的結局。
薩利改變了過往的想法,悄悄開始計劃,準備帶著孩子離開。
然而,她還沒有來得及逃跑,就被逼上了絕路。
情人節那天,雷和薩利又起了爭執。
雷赤紅的雙眼,揮舞的拳頭,讓薩利恐懼萬分,一心只想活下去。
為了自保,她衝進臥室,掏出家中的短獵槍,連開兩槍,打死了這個自己曾經深愛的男人。

△薩利接受警方調查 | 圖源:紀錄片截圖
薩利的反擊,被認定為二級謀殺,判處19年至終身坐牢。
她沒有敗給雷,卻敗給了刻板印象。
和往常那些乖巧安靜的家庭主婦截然不同,薩利看起來不像是被逼無奈。
地方檢察官認為,家暴的受害女性,都有著統一的外形和性格特點。
儘管有證人提供了詳細的證詞,證明薩利持續在被雷虐待。
卻極少有人相信,如此強壯的女性,竟然也會是暴力的受害者。
就連薩利拍摔跤影片時的外號“殺手”,也被拿來佐證她是謀殺,而非自保的可能性。

△薩利不符合社會對家暴受害者的期待 | 圖源:紀錄片截圖
薩利的律師,為了給她減刑,不讓她去健身,也不允許她穿有墊肩的衣服。
只為讓薩利看起來柔弱一點,再柔弱一點,更能貼合大眾的“期待”。
諷刺的是,薩利健身的初心,是為了保護自己。
為了獲得家人的認可,為了得到更多的愛。
如今眾人的偏見,與薩利的期待背道而馳。
法庭的判決,也像是命運開的巨大玩笑。

△薩利健身是為了保護自己 | 圖源:紀錄片截圖
薩利的悲劇,在當下仍在延續。
據估計,在2010年,每4名美國女性中,就有1名在其一生中,會受到親密人士的身體或性虐待。
而維拉司法研究所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監獄中的女性,有77%是親密伴侶暴力的倖存者。
有證據表明,家庭暴力以直接和間接的方式,促成了這些女性的監禁。
她們是人,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自然也不可能有統一的受害者模板。

△受害者不存在統一模板 | 圖源:紀錄片截圖
家暴不止是暴力本身,也會夾帶精神攻擊、心理層面等恐懼影響。
長期生活在暴力環境下的女性,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的行為,還有極高的可能性患上“受虐婦女綜合症”。
她們會變得自卑、焦慮、抑鬱,甚至對施虐者形成一種不自然的依戀。
輿論的偏見,無疑會將她們拉入更絕望的深淵。
弱勢,從不是傷害女性的理由。
而強勢,也不該是忽視困境的藉口。

參考資料:
1.紀錄片《致命薩利:健美選手弒夫案》
2.Sally_McNeil – wikipedia
3.Adrian Horton – ‘This is still happening today’: the story of an abused wife accused of mur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