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02天
截至目前,約2萬名聯邦僱員接受特朗普政府的“買斷”方案,選擇離職並領取薪資至9月,訊息人士稱這一數字仍在快速增長,已接近2.4萬。距申請截止還有兩天,但目前接受買斷的員工僅佔聯邦公務員總數的1%,遠低於特朗普和馬斯克預期的5%至10%。政府官員表示,如果自願離職人數不足,裁員“可能”不可避免。與此同時,儘管法院已下令解除凍結,環保署及其他機構的許多氣候和基礎設施撥款仍處於停滯狀態,引發外界質疑行政部門是否在無視司法裁決。

圖片來源於網路

聯邦法官週二阻止特朗普行政令,暫停將跨性別女性囚犯轉入男性監獄,裁定該政策可能違反憲法第八修正案。法院命令聯邦監獄管理局按性別認同安置囚犯,並繼續提供必要醫療護理,包括荷爾蒙療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高階貿易與製造業顧問彼得·納瓦羅近日接受POLITICO採訪時暗示,政府仍有可能暫停對華實施10%關稅,並表示新任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Lee Greer)將在未來幾個月“重新評估”301關稅政策。納瓦羅稱,儘管特朗普曾威脅對華商品加徵60%關稅,但第二任期整體貿易政策將採取“審慎”方式。

圖片來源於X
美國郵政局今天突然暫停了從中國大陸和香港寄送入境的包裹,因為特朗普昨天加關稅的命令裡明確取消了對少量物品和低價值物品(包括透過郵政服務運送的物品)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該豁免涵蓋價值低於 800 美元的物品。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光是Temu 和 Shein兩家公司每天運送到美國的包裹就佔所有進入美國包裹量的約 30%。而根據眾議院共和黨國會的另一份報告,近一半的享受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的貨物都來自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昨天我也簡單聊了聊”美墨加貿易戰是否停戰了“這個話題:

特朗普表示,美國希望以烏克蘭的稀土礦產換取對其軍事支援,這一提議得到了基輔方面的積極回應。特朗普週一在白宮對記者表示,美國正尋求從烏克蘭獲得鋰、鈾和鈦等關鍵礦產,以作為對烏安全援助的“擔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方願意與盟友合作開發這些資源,並強調這對烏克蘭的安全至關重要。特朗普的提議引發歐洲盟友的不同反應。德國總理朔爾茨批評該計劃“極度自私”,強調烏克蘭需要這些礦產用於戰後重建。而歐洲外交官表示,仍在評估特朗普的意圖,考慮是否以更具交易性的方式應對華盛頓的新政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週二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表示,美國將“接管”加沙地帶,並負責拆除該地區的未爆炸彈藥和其他武器,同時提出應讓所有加沙巴勒斯坦人永久“重新安置”(resettle)到其他國家。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稱,美國將對加沙進行開發,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使其成為“整個中東都會引以為傲的地方”。他還暗示,埃及和約旦等地區國家應接納被遷移的巴勒斯坦人。特朗普的表態標誌著美國政策的重大轉變,引發阿拉伯國家強烈反對,並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埃及和約旦此前已明確拒絕美方推動的巴勒斯坦人大規模遷移計劃,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預計下週訪美,表達對該提議的反對立場。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去年在哈佛大學的一次採訪中則將加沙稱為“極具價值的濱水地產(waterfront property)”,並表示如果人們專注於建設生計,該地區將有巨大潛力。他的言論在特朗普提出美國“接管”加沙並重建該地後也再次引發關注。

因內塔尼亞胡到訪,特朗普今天重新啟動了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旨在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以阻止德黑蘭獲得核武器。這一舉措標誌著特朗普政府迴歸其第一任期的強硬對伊政策,並在其與內塔尼亞胡會晤前夕簽署總統備忘錄。特朗普表示,他對這一決定有所猶豫,但堅稱伊朗“絕不能擁有核武器”。他還指責前總統拜登未能嚴格執行對伊制裁,助長伊朗透過石油銷售資助核計劃和中東武裝組織。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該備忘錄命令美國財政部加大制裁力度,並要求財政部和國務院推動“將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的戰略。儘管伊朗否認尋求核武器,但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去年12月稱,伊朗已將鈾濃縮至接近武器級的60%純度。此外,特朗普指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與盟國合作,推動恢復2015年伊朗核協議下被解除的國際制裁。英國、法國和德國此前曾警告,如果伊朗繼續核活動,他們將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全面制裁,而特朗普政府的最新舉措可能加劇這一外交緊張局勢。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2024年的一篇分析文章探討了特朗普提出的以關稅替代所得稅的可行性。分析表明,特朗普提出的10%至60%關稅政策預計每年可帶來約2250億美元收入,若將關稅提高至50%,收入可能達到7800億美元。然而,即便在此最高收入情境下,關稅收入仍不足所得稅收入的40%。此外,這一計算未考慮因經濟增長放緩導致的稅收損失。50%關稅將嚴重扭曲美國經濟,削弱出口競爭力,並促使企業和個人規避稅收,如海外購物、走私或遊說政府尋求豁免。

圖片來源於網路
若關稅政策被推至極限,經濟和社會影響將極為嚴重。研究顯示,儘管此舉在理論上可用以削減等額所得稅,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將遭受巨大損失,而富人則從所得稅削減中獲益。底層20%家庭的稅後收入減少8.5%,中等收入群體損失5%,而最富有的1%則淨收益11.6%。此外,高關稅未必能帶來所謂的“工業復興”,因經濟已處於充分就業狀態,資源只能從其他部門轉移,反而降低生產效率。伴隨而來的貿易伙伴報復和供應鏈衝擊,將進一步損害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