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來上海,想吃正宗本幫菜?這家老牌酒樓絕對不能錯過!

如果你是外地遊客,想在上海體驗地道的本幫菜,我想肯定繞不開這家老牌的三瑪璐酒樓
三瑪璐酒樓(漢口路店)
📍Shanghai, China
這家店據說創立於1996年,至今已經快30年曆史,是不少老上海人口中“從小吃到大”本幫菜代表。相比起那些靠營銷一夜爆紅的網紅餐廳,三瑪璐酒樓顯得更加低調實在,靠的是紮實口味和多年來的口碑。
1/5
🌸 桂花糖藕:甜得我措手不及
坦白說,如果不是朋友強烈推薦,我自己是絕不會點這道桂花糖藕的——一看到那滿滿的白糖我就自動退避三舍。但沒辦法,耐不住朋友的軟磨硬泡,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試一口。
擺盤整齊的糖藕看上去就像一位溫婉的小家碧玉,藕孔裡塞滿了糯米,壓得緊實,外面再淋上一層糖桂花,香氣撲鼻。口感綿糯、香甜,一口下去,頓覺回味悠長。明明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多吃,卻還是情不自禁多吃了幾口。
2/5
🦀 熟醉蟹:食肉動物的“心頭恨”
在上海,不吃蟹,就算是白來了。這次我們點了三瑪璐的招牌——特色熟醉蟹
這道菜按“只數”計價(最少要點兩個),每隻螃蟹體積不大。上桌時酒香四溢,猜測應該是花雕酒的功勞。吃起來確實“酒氣迷人”,但操作略顯麻煩:蟹殼難剝,蟹腿又太細,索性只能細泯一下,吃到最後總覺得意猶未盡。作為一個堅定的肉食動物,我只想說:好吃是好吃,就是吃不爽!
3/5
🍖 糖醋小排:酸甜有餘,分量不足
糖醋小排是我本次最期待的菜之一,選單上寫著,“2018年9月被評選為上海十大經典名菜”。色澤金紅,酸甜開胃,看起來讓人垂涎欲滴。味道方面確實符合預期,酸甜適口、肉質酥嫩,只是……分量太少!吃著吃著就空盤了。加上酸甜口容易膩,建議搭配一些清淡菜品來中和口感。
4/5
🥬 酒香草頭:最驚豔的一道菜!
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這道酒香草頭。草頭,也就是豆瓣菜,在外面不常見,平時在家是不會做來吃的。春天正是草頭應季的時節,嫩滑微甜,炒菜時用的黃酒(我猜的)香氣十足但不嗆鼻,恰到好處地提升了整道菜的鮮度。在一眾偏甜的本幫菜中,它簡直是“解膩神器”。
5/5
🍲 醃篤鮮:一碗湯,一鍋“江南春”
別看它是湯,可醃篤鮮並不“輕盈”。這道經典本幫湯品,用醃肉(五花肉)、百葉結等材料小火慢燉,鹹香濃郁。三瑪璐的醃篤鮮不是按人頭分裝的,而是一大碗端上桌,分量非常實在。五花肉肥瘦相間,可能是熬煮得夠久的緣故,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肉結實有嚼勁;配上百葉結,每一口都很有滿足感。雖然整體偏鹹,但鮮味十足。
總的來說,三瑪璐並不是新鮮潮流的地方,很多客人都是拖家帶口來吃的,放佛這裡就是樸素的、上海本來的味道。三瑪璐酒樓人均消費大約在 ¥80~100元,每道菜價格都不算高,但分量偏小,想吃飽就得多點幾道菜。
另外,我對“三瑪璐”這個名字充滿好奇。它聽起來既洋氣又復古,彷彿是老上海外灘社交圈裡的名媛芳名,也像是一家西洋小館的舊招牌。而“瑪”與“璐”都是玉的意思,寓意高貴典雅;“三”則有吉祥之意,整個名字帶點文藝、帶點市井,剛好與老派本幫菜的氣質相得益彰。有沒有知道詳情的朋友,來幫我答疑解惑一下?
這次上海之行吃的本幫菜已經吃了好幾家,相當的過癮。下次吃點不一樣的,看一下在魔都,還能吃到什麼不一樣的味道?

三瑪璐酒樓(漢口路店)

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413號(南京東路商圈)(近山西南路)
如果你還想找到其他的美味,去應用商店下載GourmetCarte的App吧!這裡有美食家精心為大家推薦的各路美食,讓我們為您帶來個性化的美食推薦,探索無盡的美食世界吧!(點選文末“閱讀原文”下載)
推薦閱讀

排隊一小時,只為這碗人和館的“米其林推薦”蟹粉撈飯!

萊萊小籠,求你不要再用你美味蟹粉鮮肉小籠折磨“孤獨的I人”了!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GourmetCart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