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在省錢路上
有多顛?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懂得省錢之道了。
網友@七,興奮地在社交平臺上講述了她的省錢哲學:“摳門既然摳了就要做到極致!先關注美團外賣各種公眾號,有活動就點開領券,然後加個美團外賣領券群,有活動群裡也都會發,有連結就點開領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則帖子炸出來許多喜歡囤券的同道中人,其中一個名為@提前退休的網友,甚至反向操作,把團券當成自己的存錢方式,半夜想吃海鮮自助的時候,就買幾張套餐券安撫一下自己,到第二天醒來這股衝動就沒了,“如此週而復始,到月底沒錢的時候券就過期全退回來了,突然變富有哈哈哈哈哈哈哈!”

年輕人在省錢路上有多顛,你想象不到。有人住酒店必薅羊毛,住了3晚的雙人床標間,一次性拖鞋用一雙,帶走兩雙;一次性牙刷、梳子、火柴更不用說,不要白不要,理由倒也充分,“家裡偶爾來客人一次用用也很好呀。”
而熱愛旅遊的窮遊黨,則迷上198元機票盲盒,運氣好的話,不僅198元就可以來一場最遠去拉薩的機票,還能開出商務艙。
省錢甚至成了一個賺錢賽道。比如某二手平臺就興起了民宿代訂,亞朵、全季五折就能入住,花連鎖的錢吃五星級的早餐。
在社交媒體上,“省錢”更是妥妥的流量密碼。在某社交平臺#一天吃什麼#的話題下,最火的影片是名為“10塊錢吃一天”的挑戰;而在另一個“薅羊毛”話題下,各種《省錢大法》《五年不上班,薅羊毛攻略》《外賣之霸王餐教程》帖子點贊輕鬆上萬,只要你會省,不怕沒人看。


美團會員
又把你我寵上天
真不怪年輕人會省錢,而是因為真有人會寵。今年開年的國補把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納入補貼範圍,買手機最高補貼500元。
緊接著全國各地又發起了消費券,比如近日北京朝陽區的“食在朝陽”滿減餐飲消費券,從3月28日-5月1日,分5輪發放。
企業也按捺不住,力度最大的當屬3月31日上線的美團會員,這一下又把使用者寵上了天。
先來解釋一下新會員體系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這一次上線的會員體系,是以神券作為通用權益,整合酒店、機票、充電寶等業務權益,覆蓋吃、住、行、遊、娛、購、醫等全生活場景的會員權益體系。並且幾乎沒有門檻,只要你在2024年1月1日後在美團上產生過訂單,哪怕花一分錢也行。
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美團會員=外賣會員+出行會員+影片會員+酒店會員+充電寶會員……
新的會員等級分為六大級別:普通、白銀、黃金、鉑金、黑金和黑鑽。每消費一筆,就可以累積成長值提升會員等級,級別越高權益越多。

以級別最高的黑鑽會員為例,單是作為會員基本權益的美團神券,每月就有99張可使用,每張面值5元,還可以膨脹,吃喝玩樂都能用,粗略計算:99×12×5=5940元。一年省下將近6000塊錢,不香嗎?
此外,黑鑽會員還有各種酒店、機票等優惠,包括酒店升房和早餐不限次,一年2次機票貴賓廳,免費退改機票4次,火車搶票卡8次,以及每月4次的充電寶免費使用機會,等等。
我看了看自己的等級,是鉑金,算是個夾在中間的級別。除了基礎的神券權益外,我能夠享受到的權益還有:
酒店預訂8.5折起、一年享受4次酒店免費升房、一年8次酒店免費早餐、一年8次提前入住、不限次數延遲退房……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愛旅遊住店的人,那簡直不要太爽。

當然,在機票和車票權益上,鉑金這個級別有點兒尷尬,目前只有一年兩次的火車搶票卡。至於機場貴賓廳、機票免費改簽這些,只能多用美團趕快升級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美團會員不僅僅是會員,更是一個人的電子身份憑證。
就像在黑鑽會員面前,恐怕各類信用卡金卡銀卡、芝麻信用分得往後靠,畢竟黑鑽會員那是妥妥的消費能力證明。強烈建議美團黑鑽會員可以辦簽證,代替以往的信用卡、存款、流水等證明。
有人調侃,黑鑽會員甚至在相親市場上都更有面子,以前見到喜歡的人都不敢對視,如今可以自信地說:“我是美團黑鑽會員,想和你交個朋友。”

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美團會員無形中做了一件事,就是重新定義了——“省錢”。
以前買東西時,總是來回找各種省錢攻略,可能就為了省幾塊錢,多少有點兒苦澀。
但現在,美團會員就像是把你未來的衣食住行,拆解成了一個個等待解鎖的禮物。省錢不再是一種被動的妥協,而是主動打怪升級的法寶,每一次支付都是通往更好體驗的鑰匙,一句話“用得越多,省得越多”。
更厲害的是,這次的會員權益,直接把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打通了。以前點外賣用神會員,訂酒店要開鉑金卡,打車還得攢積分,現在呢?你訂外賣花了錢,最後能讓你在訂酒店上更便宜,每一分錢是都不白花。
據說後期美團會員權益會持續更新,比如會接入霸王餐、免費小吃、免費按摩等權益,可以說就是一張吃喝玩樂萬能省錢卡。
微信@網友legend甚至給美團會員想好了使用場景宣傳文案:
“白銀玩家掙扎在5元膨脹券,黑鑽大佬沉迷免費改簽……再甚者,每月可把消費記錄一鍵生成《人類高質量男性》簡歷,重點標註‘年點700單外賣證明情緒穩定,延遲退房特權暗示財力雄厚’。再附贈‘虛擬戀人優先匹配權’,畢竟現實世界裡,小龍蝦滿減券比玫瑰花更生動。”


“覺得省了”
不如“感覺賺了”
近15年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一直在發生變化。
2010年代初期,由於網際網路普及和房地產崛起,消費升級浪潮席來,不管是剛邁出社會的年輕人,還是新誕生的中產人群,都希望透過高品質的消費來追求自己的身份認同。
但很快經濟波動和疫情的衝擊,讓很多人收入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年輕人對品牌溢價的祛魅、平替主義興起。年輕人一邊在奧萊寒風中排隊搶購3折Gucci手袋,一邊用外賣券省下的2000元支付房貸。並且,這場理性消費的潮流,逐漸從房、車、旅遊,最終到了最為剛需的飲食。
“窮鬼套餐”的流行,大概是近兩年消費趨勢最典型的縮影。從麥當勞“1+1隨心配”,到南城香3元早餐自助,再到一杯咖啡從9.9元降到6.6元。某社交平臺上“窮鬼套餐”相關筆記日均獲贊數一年內增長了4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人將“薅羊毛”視為生活技能。而在商家端,低價套餐也成為引流利器。必勝客透過限時自助餐啟用閒置時段客流,瑞幸咖啡的9.9元券帶動門店出杯量翻倍,逼著星巴克都開始降價。

但事實上,年輕人又並非一味地追求低價。《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有超過60%受訪年輕人在購物時,會透過各種渠道頻繁比價,最終挑選價效比最高的商品,這樣的人被稱為“智性消費者”,是當下最普遍的群體。
由此看來,年輕人的省錢,並非想辦法不消費,而是花最少的錢,買最高的品質。
而在年輕人消費訴求的變化中,美團始終站在年輕人的一邊,關注著他們真實的需求。
早在最初消費升級時,2010年美團就憑藉“低價團購”,讓錢包緊張的年輕人也有機會體驗那些高階餐廳和娛樂專案。而當大家消費觀念轉變時,美團又用神券、拼好飯、會員體系等花樣,最大限度地讓使用者用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體驗。
會員體系剛上線不久,就有一名網友表示感受到了方便,她說自己前兩年點外賣都是先從公眾號等渠道領取當天的外賣券,然後再去美團點餐。而如今有了美團會員的神券,再也不用去這些渠道挨個薅了。同樣的外賣,優惠力度更大了,“有時候加上額外的紅包優惠,和線下同樣的一份套餐,點外賣價格要便宜將近10塊錢”。
這似乎印證了當下年輕人普遍的消費心理:不是覺得省了,而是感覺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