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普通人是改變命運的策略

點選下方👇“阿貓讀書”關注公眾號
和30萬讀者一起讀書、寫作、思考、覺醒…
讓成長不再孤獨!
今天分享一個星友的提問:
提問:阿貓,我關注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羨慕你的生活。自由,清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停學習,影響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更好成長。
我關注並對你很認可,還在於你提出的理財觀念,為早日退休而省錢存錢,這個觀點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其實之前也在別處瞭解過這個概念,但是好像你執行的很好。
在此之前,我是被消費主義洗腦太深,總膚淺覺得省錢的人對自己不好,過得寒酸。
現在覺得,這種為退休而存錢的理念是非常了不起的。如今對於花錢我已經有相對節制的意識,也堅持極簡生活,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
但因為有超前消費的習慣,加上喜歡高質的東西,無論是生活日用品還是護膚產品,服裝數碼等等,因此經常花很多錢,入不敷出。
我想請問你最初儲蓄的時候,是如何克服以上問題的?
如何抵禦物慾心和與身邊人的攀比心理?如何養成儲蓄習慣並長期堅持下來?
謝謝你的認可!
我沒有經歷過你這樣的階段,所以不好說。
我個人猜測前期是我媽從小對我的教育,例如
1)小學就幫我弄了銀行附屬卡,會往裡面存壓歲錢、零花錢,親戚朋友給的錢。
2)從小給我洗腦,要省錢理財之類的,她買過好幾份強制性的基金和保險,名義還說幫我也買了,她自己堅持了十幾年定投,這幾年一下子拿出來幾十萬非常香。
我大概10歲左右的時候,她在玩股票,然後經常和我說,我幫你買了xx股票(雖然當時我啥也不懂)
3)我媽曾因為沒有經濟獨立,而受過一些傷害,所以知道有錢非常重要,特別是女生,男士大都知道要養家餬口,所以本身就會重視。
後期我看了很多啟蒙書籍,例如最經典的《富爸爸窮爸爸》和《小狗錢錢》,算是一下子把我曾經腦海中模糊的理念給理清楚了。
另外,驅使我存錢、理財、投資的動力還有下面這些:
1/ 自由
自由不是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而是我不想要什麼就可以不要什麼,例如,你有足夠的存款,你有一份不太喜歡但高薪的工作,你會更有勇氣拒絕。
我最愛的一句話就是查理芒格說的:
走到人生的某個階段時,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
這並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之所以存錢能帶來自由,是因為金錢是可以購買時間的,我以前腦海中經常有這樣的概念,我算自己一個月需要花多少,以至於每小時需要花多少。
假設是50元,那我如果多賺了50元,我想的不是錢多了,而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又多了一小時,或者說是需要少打工一小時。
2/ 勞動收入和資本收入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觀念我也是在反覆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後才開始有體會。
勞動收入長期肯定不靠譜,人只能靠資本收入才能獲得自由。
因為勞動收入是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依靠勞動收入很快就會達到上限。
再想提高就要把自己搞的累死,到頭來有錢沒閒也沒啥意義。
再加上人的體力會下降,技能也有可能被淘汰,所以長遠肯定行不通的。
那就一定要靠資本收入,但資本收入最大的問題就是前期的積累,普通人只能靠死存錢。
但起碼也能夠提高自己的下限,得到一定的資本回報,人人都可以,這就是所謂的被動收入。
如果你有機會賺得多,存得多那是非常好,但如果賺的不多,那也儘可能存多點,想想有什麼地方可以省的,也算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了。
學會合理的省錢也很重要,我之前也寫過,可以看看這篇:你可能會被這些建議嚇到”。
3/ 被動支出要用被動收入來抵擋
有一件事很多人也沒有意識到,那就是理論上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被動支出會越來越多,例如孩子、家庭、自己的興趣等等。
但可怕的是,我們卻只有一份主動收入,沒有被動收入,對於這些被動支出,一定要用被動收入來抵消,否則會活的非常累。
總之,存錢理財投資長期來看很重要,是你能不能獲得長期自由的關鍵,正如巴菲特說的,你不會投資理財,你就一輩子工作到死。
4/ 只知道存錢一定是窮人,但存錢+理財投資就牛逼了
後期不能僅僅存錢和理財,還要慢慢開始學會投資,現金永遠都在貶值,不斷地把你的財富稀釋了,會點投資必不可少。
例如,最基本的定投指數基金,這對普通人來說就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
這會讓你的存款比一般人更大幅度地增加,時間越長就越明顯。
有一點一定要重視,我個人認為,在錢還沒有存到100萬的時候,我是不建議去買個股的,因為投入的精力要比基金多出幾百倍。
在你錢不多的時候,就算提升投資回報率提高3%,也多賺不了多少錢,非常不划算,這份精力你去提升你的專業能力,我相信能讓你賺更多的錢。
有人可能會說那我多買一點優質龍頭股分散風險不就好了,但其實我也是同樣不建議。
因為龍頭股不出事的時候無所謂,但真的要出事了,你根本沒有能力判斷到底是繼續持有還是加倉或減倉。
但買指數,例如滬深300,你只需要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強大,你就可以逢低,趁著熊市便宜瘋狂加倉,睡得也安心。
5/ 財富上限不可測,但財富下限是很穩的,多少付出多少回報
沒人能夠保證我們將來能賺更多錢,也就是財富的上限不確定太大了。
你想依靠升職加薪賺大錢本身就是機率很小的事情,我當時並不覺得自己可以成為倖存者。
但是存錢理財投資這種事是可以學習的,如果你在能力範圍內理財投資,基本上100%確定的事情,所以努力提升財富的下限,起碼不會人生過的太糟糕。
後期我也發現,財富的下限反而在影響著你財富的上限,因為下限越高,你越敢去做一些有風險但能賺更多錢的事情。
6/ 給自己洗腦理財觀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存下錢,方法論其實很多,但更重要的我覺得是理財觀。
這個只能透過大量的閱讀相關的書籍,重新給自己洗腦,把過去消費主義給你灌輸的觀念洗掉。
7/ 道理都懂,但做不到怎麼辦?
有人可能會好奇了,上面的道理我都知道,但我現在的問題就是賺不了太多錢,所以也存不了太多錢,更別談投資了。
的確如此。
我剛開始學理財投資的時候其實也沒什麼錢,但正是因為我很早學了,我才知道,得有錢才能投資理財。
所以我特別重視賺錢,也同樣去研究了怎麼樣更好地賺錢,例如最基本的3個方法。
1)提升專業能力,想辦法把你的技能變得更牛逼,更稀缺,老闆給你的開價就會越高。
2)把一份時間出售多次,例如寫作、拍影片、出書,100個人和一萬個人看你的作品,你付出的時間成本是一樣的,但回報卻可以高出100倍。
3)錢生錢,例如進行一些投資,提高投資收益率。
當說出“道理都懂,但我做不到啊”,我覺得這個人就已經沒什麼希望了,因為他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去做而已,能做起來的小事情可太多了。
最後,想了解更多存錢、賺錢的邏輯非常推薦訂閱【阿貓的百萬財富指南】小報童。
原價199元,早鳥價99元,一次訂閱,永久有效,限時送「阿貓精選50本理財書籍」+理財能力專題PPT」
專欄一共更新88篇,分享阿貓在上海有車有房,25歲賺到100萬,28歲賺到500萬的財富方法。
目前已有2100+訂閱,越早上車越划算價格會隨訂閱增加而上漲,直到恢復199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