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財經
百度又熱搜了!
廣告在現代社會雖已司空見慣,但此次百度地圖在導航路面上直接投放廣告的行為,卻引發了強烈爭議。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使用百度地圖檢視路線時,螢幕上竟出現了“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廣告語,甚至還有虛擬廣告牌的影像。這種做法迅速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

許多網友驚呼“《黑鏡》成真”,認為這與科幻劇《黑鏡》中描繪的、因廣告過度侵入而引發悲劇的情節不謀而合,形成了一種荒誕的現實對映。也有部分人認為“百度太會賺錢了”,竟能想到在導航路面上打廣告的點子。然而,更多人的擔憂集中在駕駛安全上:“這都影響駕駛了!”
01
“廣告焊死在路面上,關都關不掉”
近日,一位山東網友講述了使用百度地圖的遭遇:駕車前往客戶公司途中檢視剩餘里程時,螢幕驟然彈出“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的動態廣告,橙色包裝特寫幾乎佔滿介面。視線被吸引的瞬間,導航語音提示右轉的時機已迫在眉睫,方向盤險些錯過最佳轉向角度。該司機坦言,此後每次確認導航資訊時,類似廣告總會強勢佔據螢幕中央,嚴重干擾駕駛者對關鍵路況的捕捉。

另據多名使用者反饋,百度地圖的廣告以“文字+圖片”形式直接嵌入導航路面,且無法手動關閉。使用者爭議呈現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位置合理則干擾有限”,反對者則強調“安全無小事”——短暫分心在多變路況中足以釀成事故。
也有人吐槽廣告影響地面標線識別,稱語音廣告已是底線;有人直接喊話“換軟體”;也有少數人表示理解,類比高速公路常見廣告牌。但多數觀點認為,此類廣告若與導航資訊重疊,尤其在複雜路況下,可能引發危險。

爭議背後是技術與人性化設計的邊界問題。有車主質疑:“高速行駛中突然被廣告吸引視線,若錯過路口或緊急路況怎麼辦?”更有人指出,若廣告出現在拐彎、限速等關鍵位置,可能直接誤導駕駛判斷。儘管部分網友認為“免費軟體需要廣告維持運營”,但爭議焦點集中在廣告的侵入性與潛在安全風險。
導航介面作為駕駛員獲取路況的核心渠道,需優先保證資訊簡潔準確。百度地圖的廣告雖未完全覆蓋路線,但與導航畫面深度繫結,存在分散注意力的隱患。
公眾的質疑直指本質:導航工具應以使用者安全為基石,還是可淪為商業廣告的載體?當技術不再純粹服務於人,而是將使用者視為流量變現的“資料肉身”,其向善的邊界究竟何在?正如網友呼籲:“盼開發者最佳化介面,減少干擾,畢竟安全駕駛大於一切。”
02
在導航路面上打廣告,駕駛能安全嗎?
百度在導航路面上投放廣告的行為,被廣泛批評為“將使用者安全置於商業利益之後”。這更折射出網際網路平臺在流量變現與社會責任之間普遍存在的失衡。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地圖導航市場競爭激烈。早在2013年的“高百大戰”中,百度就曾因高德批評其“賣假藥”、“把使用者匯入溝裡”服務質量而將其告上法庭。
十餘年過去,市場競爭的焦點雖變,但“籠絡使用者”的核心目標未變。財報顯示,百度2024年總營收達1331億元,同比微降1%。儘管百度地圖的業績已融入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核心業務線不再單獨披露,但從行業趨勢看,其盈利同樣面臨廣告增速放緩等行業共性問題。
QuestMobile的一項資料指出,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圖以8.73億月活使用者領跑出行服務APP,而百度地圖月活使用者為5.73億,差距顯著。自2014年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後,高德地圖雖持續投入研發,但直至2025年才首次實現盈利,可見整個行業盈利壓力巨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幾起新能源車交通事故,使得智慧駕駛安全性爭議再起。當智慧駕駛進入使用者理性迴歸的下半場,作為汽車智慧駕駛鏈條的關鍵一環,高德和百度地圖正面臨新一輪關於駕駛安全體驗的競逐。
在這個關鍵節點上,百度在導航路面上打廣告,真的有利於駕駛安全及樹立其口碑嗎?
03
為了賺錢底線在哪裡?律師: 涉嫌違反廣告法
百度地圖此次推出的“車道級廣告”,被視作場景化營銷的激進嘗試——透過駕駛場景與提神飲料需求的關聯,強化品牌曝光。然而,這種“無孔不入”的廣告形式被廣泛認為突破了工具類產品的底線,面臨法律與倫理的雙重拷問,其合規性存疑,社會責任也備受質疑。
針對百度地圖事件,北京也迪律師事務所吳振華律師對鳳凰網財經指出,這不僅僅涉嫌違反網際網路廣告管理辦法,也涉嫌對使用者權利的侵權,以前曾經有人吐槽導航錯誤的廣告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以至於越來越肆無忌憚的對使用者自由使用手機網際網路功能的侵害。

業內分析認為,導航軟體尋求流量變現雖在情理之中,反映了網際網路平臺對變現的迫切需求,但在執行上顯得操之過急。更溫和的商業化路徑,如語音包定製、第三方服務導流等本應被優先考慮。百度此次顯然未能平衡好廣告投放與使用者權益,選擇了一條高風險道路,或許與其市場主導地位帶來的“試錯底氣”有關。
對比谷歌地圖僅在搜尋結果頁嵌入廣告,百度將廣告直接植入導航核心介面,被批評為“將公共服務工具異化為廣告展板”。網友的質問直指人心:“我們究竟是使用者,還是被收割的‘數字資產’?”
百度此舉是否會引發行業連鎖反應,也引發使用者關注。騰訊地圖、搜狗地圖等是否也會跟進類似形式尚不可知。然而,這種“創新”的代價很可能是使用者信任的流失。此前,百度地圖曾因導航誤導至莆田系醫院而遭輿論聲討,此次爭議再次將其推向風口浪尖。
04
百度“翻車史”再添一筆
百度近年來在“翻車史”上可謂跌宕起伏,其風波之頻密,甚至讓人感覺比AI大模型的進化速度還要刺激。
今年3月,“月入22萬”的百度副總裁謝廣軍因女兒“開盒”孕婦事件致歉,一度登上熱搜榜首。其女兒涉嫌曝光他人隱私資訊,引發軒然大波。


更早前,2024年5月,時任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的抖音言論更是掀起驚濤駭浪。“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的言論,瞬間刺痛了無數打工人的心。在她看來,員工離職竟如此輕描淡寫、缺乏人情味,令人難以接受。
那句“我為什麼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則赤裸裸地展現了其極度功利和冷漠的職場觀。而面對下屬家屬舉報時,她“讓誹謗者在行業裡找不到工作”的霸氣宣言,更是將職場權力不對等的殘酷現實撕開一道血淋淋的口子。這些言論一經曝光,便如野火燎原,迅速在網路上發酵,相關話題被網友“罵上熱搜”。
此次百度地圖在導航路面上投放廣告的事件,再次將百度推至洶湧的輿論中心。截至發稿,鳳凰網財經就此事聯絡百度方面,對方尚未作出回應。但這起爭議暴露的,遠不止廣告形式的失控,更深層次地反映了網際網路平臺在商業化與社會責任擔當之間的失衡。
當技術不再服務於人,而是將人視為流量變現的載體,或許真如網友所言:“《黑鏡》從來不是預言,只是一面鏡子。”未來,監管的介入與使用者的“用腳投票”,或將決定導航軟體究竟走向“智慧出行夥伴”,還是“數字時代的廣告牌”。而百度是否在此次事件中真正反思呢?

往期推薦

昨夜,特朗普極度亢奮,華爾街卻逐漸清醒
貪吃又想減肥的打工人,一口一口吃出700%的暴漲神話
由鳳凰網主辦的“2025中國企業出海高峰論壇”將於6月28-29日在深圳舉行。論壇以“更開放的世界 更共贏的機遇”為主題,探討新興市場出海攻略,匯聚30餘國經貿代表、超50家行業領軍企業及百餘位政策制定者,聚焦政策研判、產業實戰與區域合作,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與資源對接平臺。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會議詳情及合作與參會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