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到來,對話段永平讓你如何不虧錢

我從 2007 年初入市,經歷了瘋狂的上漲行情,也經歷了 2008 年從 6000 點開始的暴跌,這個過程,幾乎都是滿倉位,因為投入的錢不多,虧就虧吧,其實這是很多小散戶的普遍心態,跌到 30%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割肉的想法,就這樣吧。
而後,我居然還遇到了股票跌沒的,跌到 ST,再到退市……
 2015 年牛市,又趕上了,還是滿倉,後面的漫漫熊市,也是幾乎全倉……
還好的是,我後面嘗試所謂價值投資,投資方式就是找到優質公司,買基金定投一樣持續買入,重倉的股票是一直是騰訊和美團。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好公司,不會一直虧的,只要這家公司盈利狀態優質,總會有漲幅,A 股除外。
到2024 年6 月,我開始買入萬科,因為看到一則訊息,如下:
只要經營管理層自己原因持有自己的股票,願意回購自己的股票,公司通常是有希望的,於是,我開始持續買入。
後面的行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萬科骨幹管理層買入自家股票後,股票從7 月的 7 元左右上漲到國慶節前的 9.72 元。

說這一段經歷,沒有什麼結論,因為股市真的太複雜,這一次買萬科,或許是運氣好, 或許真的有一部分原因是,企業經營者自己敢於買入自己的股票,是一個重要的決策因素。

持續的持有騰訊,也是因為看到訊息,騰訊公司一直在回購自己的股票,見下圖,美團也在回購股票,所以,這兩家公司,也是我看好的。

下面的內容,來自我看段永平投資訪談後的一些感悟,供大家參考,因為 2024 年 9 月底,多數股民已經感受了中國股市

的奇蹟,10 月,註定是不平凡的,很多人在牛市賺錢,但是,更多的人在牛市虧錢。所以,大家冷靜一點,小心一點。

段永平:其實價值投資是所謂投資的唯一一條路,不存在什麼捷徑,不存在什麼竅門。
如果你想走輕鬆的路,我保證,它比艱難的路更長更痛苦。
很多人是可以不管熊市還是牛市都讓自己難受的。
Blues感悟:價值投資,我最早是在股神巴菲特的觀點裡面看到,通俗說,買股票,就是投資一家公司。設想你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是否認可公司的團隊,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相信公司能夠持續創造價值,持續盈利,從而帶來股票的增值。
價值投資,需要像投資人一樣做調研分析,例如分析這家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團隊、行業趨勢、財報、產業鏈等,理性的分析後,選擇你看好的那家公司,買入股票,長期持有。
我個人的投資經驗,主要是股票和基金。我從2007年開始進行股票投資,那個時候,購買的第一支股票,是萬科。
我對股票典型的是兩種操作,一種是價值投資,另外一種就是朋友推薦股票。
價值投資,我給朋友推薦過的股票有三支,2007年買萬科,2009年買騰訊,2012年買YY語音,基於我對這三家公司的分析。
價值投資,我自己的投資經驗就是進入自己熟悉的領域,例如自己當前從事的職業是網際網路行業,就關注網際網路行業股票,2012年,移動網際網路興起,我購買的是小米和蘋果相關供應鏈股票,例如藍思科技、歐菲光、深天馬、京東方A、立訊精密、長盈精密……找到符合大趨勢發展的行業公司,買入,長期持有。幾年之後,因為蘋果供應鏈變動問題,這些股票也陸續獲利清倉。
這些股票,雖然是獲利的,但沒有一支是買在所謂的最低點,也沒有一支是在最高點賣出,只是賣出的價錢高於買入的價錢。
目前賬戶裡面還是有處於虧損的股票,看好這個行業和公司,我就放著了……
未來,我依然看好經營狀況優質的公司,例如騰訊、美團。
段永平:投資的信仰指的是:相信長期而言股市是稱重機,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股市永遠是投票器。
Blues感悟:投票器的意思就是股民投票決定的,稱重機的意思就是隻由公司本身的重量決定的。
股票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這家公司的價值,公司能否長期健康發展,持續盈利,是投資判斷的重要標準。
沒有買過股票的朋友問我是否需要進行一些股票投資,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股票不要炒,基金定投可以找個相對優質的長期定投。
A股,就別進入了,A股給我的感受就是典型的投票器,變數太多了,太考驗人性。年輕的時候,本金本來就少,就更加不用考慮股市投資了,有精力看股票,不如踏踏實實幹好工作,遠比股票投資收益好得多。
段永平:“最糟糕的投資方式”就是嘴上講的是價值投資,乾的卻是投機的事。
Blues感悟:我認可價值投資,也做價值投資,但是依然沒法避免幹投機的事情,聽朋友的分析推薦,購買一些股票,確實也賺錢了,但並沒有見好就收,貪慾趨勢不斷追高……下跌趨勢中,也心存僥倖……結果,可想而知,後面深套其中,尤其是有一隻拿了10多年的股票,歷經股價20元到40元,40元跌到不1元……目前是*ST狀態,這就是一個深刻的投機教訓。
下圖,是這支股票的季K圖,從1999年到現在的走勢,20年時間,現在是歷史低谷階段。
這是近期的日K線圖,從不足1元,一路上漲到2.58元,目前還是*ST狀態(退市預警)。
後來,這隻股票退市,我在這隻股票虧損 10 萬+元。
段永平:投機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爾去下賭場一樣,如果你做好了輸錢準備的話。
Blues感悟:股市投機給人的經歷真的是比賭場還要殘酷,賭場是瞬間驚心動魄,股票投機,很多時候,溫水煮青蛙,可以讓人跌到習得無助反應,心如死水,因為很多人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腰斬後面還有腰斬,還有1元以下ST後,還有*ST,直到退市。
所以,你真的打算嘗試投機,就做好輸錢的準備。就像我以前去澳門體驗賭場,隨身只帶2000元,最多就是輸光……實際情況,幾乎沒有贏過,但也不會輸光光,好歹有一點剋制吧。
段永平:我經常看到有人跑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外去做事情,回頭安慰自己的話就是“擴大能力圈”是要付學費的。股市上那些長期虧錢的大多屬於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的人。
Blues感悟:人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刻在2600年前建立的希臘古城阿波羅神廟上。
股市上長期虧錢的大多屬於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在學習與職場發展上,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好高騖遠,也會長期處於無法達成目標而失落的狀態。我們需要不斷認知自己當前的能力邊界,制跳一跳能夠到的目標,實現一個又一個里程碑,進而不斷前行。
段永平: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顆投機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對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或者說知道是“不對的事情”就別做了。
難道還有人明知是錯的事情還會做的嗎?看看周圍有多少人抽菸你就明白了。人們熱愛做“不對的事情”,是因為這類事情往往有短期誘惑。
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麼”。
Blues感悟:投機,是人性,建立信仰,則需要有一個過程的,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建立信仰。知道“什麼是對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個挺難的事情,但知道不對的事情,則相對容易一些。
知道不對,到不去做,知易行難,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例如吸菸,很多人戒菸,是因為健康出了問題,才覺悟到必須改變,如果沒有一段痛苦經歷,很多人不會嘗試去改變。
 段永平:我問過巴菲特在投資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他告訴我說:不做空,不借錢,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東西。投資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懂不投!
Blues感悟:不借錢,就是不做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如果房貸算借錢,那麼,我還是有借錢這個行為的。除了房貸,其他方面,就不去找朋友、找機構借錢了,有多少用多少吧。
不懂不投,同樣有個認知過程,看看自己以往的投資,確實是在自己熟悉的行業,是獲利的,不瞭解的股票,多數虧錢;目前也是陸續把投資股票、基金的錢集中在自己瞭解的行業和公司。
段永平:我發現“做錯的事情”的人和公司,往往在僥倖活過來後還會繼續“做錯的事情”,就有點像騙子被抓以後往往會認為是騙術還不夠好,而去總結如何提高騙術一樣。
Blues感悟:一錯再錯,有時候會成為慣性,就是在出錯之後,沒有停下來思考,倉促想糾錯,但不經思考的忙亂,通常就會繼續出錯。所以,停下來,理性分析思考,慢一點,想清楚,看清楚,做計劃,再前行。
估計不少散戶在投資股票過程中,有過這樣的經歷,賣出一支股票,這支股票就漲起來,於是,看著它漲了幾天,忍不住,又把它買回來,結果,剛剛買一兩天,這股票就跌下來。彷彿就是被莊家算準了一樣,賣什麼,什麼漲,買什麼,什麼跌,可以稱為散戶定律吧。
A股是一個大多數人虧錢的遊戲。當你覺得賣什麼,什麼漲,其實背後也有很多類似的散戶,都落入了一個大資金莊家洗籌碼的陷阱,不是針對你一個人的,佔比多數的散戶們很多是被割了韭菜。
段永平:做對的事情就是——當發現錯了就儘快改,不管多大的代價都是最小的代價。
Blues感悟:及時止損。
很多人被套,就是寄希望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漲起來,而不斷落入下降通道的股票,跌到自己都沒有了希望,死馬當活馬醫了,就放著吧,一放就深套了。
段永平:在做對的事情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要和因為做錯的事情而帶來的結果嚴格區分開來。
如果還不明白的話,就請看看那些一直很聰明但老是不如意的人這些年都在忙啥就明白了。
Blues感悟:做事情,先搞清楚方向,分清楚對的事情和錯的事情,多年一直不如意,通常都是一直在做錯的事情,雖然看起來聰明,但大方向錯了,不管怎樣聰明和努力,多數是不如意的。
 段永平: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什麼?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商業模式,對的企業文化,合理價錢)。這是老巴說的。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
Blues感悟:投資就是投公司,好的公司就是好的商業模式+好的企業文化+合理價錢。企業文化,不是虛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人,人是公司的基礎構成,有了對的商業模式,加上有誠信的勤奮的人,多數可以進行公司好壞的判定,好的價格,長遠來看,在當前就不是那麼重要。
例如蘋果、騰訊這類公司,就是典型的值得投資的好公司。巴菲特看好的比亞迪,目前股價處於一個高位,是否值得投資,可以持續關注。
段永平:我理解的投資歸納起來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句號!
未來現金流折現不是一個計算公式,只是一種思維方式。芒格說他從來沒見巴菲特算過,我其實也沒認真算過,都是“毛估估”。就像姚明往那兒一站,誰都能看出來他比我重,難道還要用磅秤後才知道?
Blues解讀:是不是賺錢,一般很容易看出來。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需要各種精密計算才能說清楚的商業模式,多少有點問題。
段永平: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和上不上市無關。你們只要把這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沒有股價的變化就明白了。
不過,絕大多數人大概做不到這點。客觀講,沒辦法將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來投資的話,最後多數是會虧錢的。
我買股票時總是假設,如果我有足夠多的錢的話,我是否會把整個公司買下來。
Blues解讀:好公司一般是不缺錢的。
段永平:有一種說法是“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你為什麼要拿10天呢”,這句話不是說自己買的股票一定要拿10年,而是說如果自己覺得,10年以後自己認為肯定不好的公司,就不應該現在去買。
Blues解讀:需要對自己投資的公司股票有極大的信心,如果未來幾年,都說不好這家公司可以持續健康的活著,現在就不要去買他的股票。
段永平:所謂的安全邊際指的應該是自己對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價錢。
股票是由每個買家自己“定價”的,到你自己覺得便宜的時候才可以買,實際上和市場、別人無關。啥時候你能看懂這句話,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很有機會持續賺錢了。
買股票和這隻股票過去是多少錢沒關係,就像賣股票和買入成本無關一樣。
Blues感悟:投資是投未來增長,至於別人買了多少,別人多少錢買的,現在漲了多少,不要太在意,務必在意是否會持續增長。
做到這點,真的太需要自己的判斷力,好難。
投資股票時的內在理解和主觀判斷,而不是簡單地依賴市場價格或他人的看法。
安全邊際與理解度:傳統上,"安全邊際"通常指的是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股票,從而降低風險。而段永平強調,真正的安全邊際在於投資者對公司的深刻理解。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深入研究公司業務、財務狀況、行業前景等,以形成自己的判斷,而不僅僅是關注當前的市場價格。
自主定價:段永平指出,股票的價值是由每個投資者自己“定價”的。也就是說,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來判斷某隻股票是否便宜,而不是盲目跟隨市場趨勢或他人意見。這種自主定價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歷史價格無關:購買一隻股票時,不應過分關注其過去的價格表現。相似地,在賣出股票時,也不該被最初的買入成本所左右。關鍵在於評估目前和未來的價值,而不是依賴歷史資料。這樣的思維方式幫助投資者更客觀地做出買賣決策。
段永平:看懂了一家公司最簡單的標準就是,你不會想去問別人“我是不是看懂了這家公司”。
真正的投資者絕對是“目中無人”的,腦子裡盯的就是這個企業,他不看周圍有沒有人買,最好希望別人都不買。
Blues解讀:看懂一家公司,是很難的事情,所以我儘量去看自己呆過的企業,從內部視角看,相對更真實,一家好的公司,從內部看,外部看,多數是言行一致的,內外一致的。譬如我以前在騰訊做資料運營,內部統計資料和財報公佈的資料,基本一致,沒有做太多的粉飾。
段永平:關注生意而不是股價。
Blues感悟:這裡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YY語音2012年上市,股價10美元,當時是流血上市,股價並不好,記得公司當時邀請了YY語音的投資方晨興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劉芹過來給大家做分享,讓大家忘記股價,聚焦業務提升,後來,YY股票一路飆升到2018年的137美元,股價背後則是一路增長的營收業績。

段永平:記得以前有記者問我,為什麼當年那麼有勇氣買網易?我說10塊錢的東西有人1塊錢哭著喊著要賣給你,你要勇氣幹什麼?

這句話放在這裡也適用:當有人非要把金子按銅的價錢賣給你時,你是不需要勇氣的,你只要確認那真的是金子就行了。
不過,當你也不知道你要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的時候,那可確實有點難了,那種時候就會東張西望地看別人的反應。
所以,需要膽量的是投機,投資是不需要勇氣的,也就是說當你需要勇氣時你就危險了。
Blues解讀:這裡體現了段永平做投資多年以來的自信,有了自己獨到的眼光,才能識別什麼是金子,舉重若輕。當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面對的是金子還是銅,確實看不準,確實需要勇氣,這就是高手和新手的差距吧。
段永平:其實任何股票都只有一個真正的買家,那就是公司自己。
Blues感悟:公司就是股票,股票就是公司,所以,那些願意花錢回購自己股票的公司,如果經營狀態還不錯,可以考慮買入。
段永平:沒人可以改變股市上85%以上的人會虧錢的現象。如果非要我指點一下的話,那就是最好遠離股市,至少不虧錢,這句話可以幫到股市上85%-90%的人。
不過,我知道其實不會有人聽這句話的。因為問題是沒人知道誰是那85%。
Blues感悟:每個人都想做不虧錢的15%,很多人買股票,就像買彩票……
股市投資中普遍存在的是大多數人虧損,股市中85%以上的人會虧錢,這反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大部分投資者缺乏足夠知識或策略的問題。股市具有波動性,很多人可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沒有時間和資源去進行深入研究。
建議遠離股市:段永平建議大多數人最好遠離股市,以避免成為那85%-90%虧損的人之一。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觀點,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提倡對於不熟悉或沒有能力深入分析股市的人來說,遠離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
不會被採納的忠告:大多數人不會聽從這個建議,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屬於那85%。每個人都傾向於認為自己可能是特例,或者能夠打敗市場,因此很少有人會主動放棄嘗試。
認知偏差與過度自信:這裡也隱含著對人類認知偏差的觀察,特別是過度自信。很多投資者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市場風險,從而在缺乏明確策略和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參與投資。
還是需要囉嗦一下,真的不要去炒股,如果還年輕,沒有精力去分析,沒有足夠的本金,炒股不是一個好的投資行為。
段永平:看起來免費的東西往往最貴,看起來便宜的東西往往不便宜。買東西如此,投資也常常如此。
Blues感悟:免費的東西最貴,所以不要有天上掉餡餅的想法,本分一點好,不要去碰免費的東西,不要企圖用過多低於市場價格去購買想要的東西,看起來的便宜,背後往往隱藏了陷阱。
段永平:投資心態和大小不應該有關係。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小投資者,那你很可能一直是小投資者。
Blues感悟:你看自己是什麼,未來很大機率會成為什麼,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看長遠一些,對自己要求高一些,腳踏實地的去實現就好了。或許是一個小投資者,但不能因為資金少,就隨性,這就真的是在投機,往往就變成了韭菜。
投資心態的重要性:無論資金規模大小,關鍵在於投資者的心態。具備正確的投資心態,包括理性的分析、長期的眼光和堅定的信念,比單純的資金量更為重要。
自我設限的風險:如果一個人始終認為自己是“小投資者”,這種自我定位可能限制其成長和發展。持有這樣的心態可能導致不敢追求大機會或者過於保守,從而影響投資決策和潛在收益。
對待投資的視野:成功的投資往往需要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待市場機會,而不是被當前的資金規模所限制。具備“大投資者”心態的人可能更願意學習、冒險,並尋找能夠帶來長期回報的機會。
心理影響實際結果:心態上的限制可能會影響實際投資表現。認為自己只能做小投資的人可能在行動上也會趨向於小打小鬧,從而錯失更大的機會。
段永平:高爾夫有很多地方特別像投資。比如,揮杆原則非常簡單:1.就是學不會,但自己不知道;2.打球時老是會忘掉原則;3.很難保持平常心去堅持原則。
Blues感悟:原則往往是看起來淺顯易懂,但又難以堅定的堅持的東西。投資和高爾夫,我都不擅長,目前正在體會一些投資原則,拿出可以輸掉的錢,定出一個輸得起的底線,開始實踐。這個過程,看起來挺容易的,但總有一些難以堅持的時候,所以,投資這個事情,當時間精力本金都不足夠的時候,還是選擇大機率可以獲利的方式吧,例如尋找一支相對穩健的基金進行定投。
段永平:希望你什麼時候能明白把雞蛋多放幾個籃子,其實是有效提高風險的最好辦法,雖然能明白這個東東非常不容易。
Blues解讀:巴菲特也一直奉行少而精的投資原則,投資是個專業的事情,把一家公司研究足夠透徹,才會投資這家公司。對於普通投資者,想要對公司進行足夠透徹的研究,太難了……所以,股票投資是專業機構乾的事情,散戶儘量不要瞎買股票吧,你看,這裡又是讓你不要買股票。一支股票,你都選不好,再多買幾支,同樣選不好。
段永平對常見投資建議“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反思和挑戰。傳統的智慧認為,透過分散投資,投資者可以降低整體風險。然而,段永平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過度分散的風險:他指出,將雞蛋放在太多籃子裡可能事實上增加風險。這是因為,過度分散可能導致投資者無法深入瞭解每個投資物件,從而可能失去對關鍵細節的掌控。
管理複雜性:擁有多個投資可能增加管理的複雜性和難度。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監控和分析多個資產,這可能削弱對每個投資的關注和把握。
潛在收益的稀釋:將資金過度分散可能限制單一高質量投資的收益潛力。即使其中某些投資成功,其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可能被其他表現不佳的投資所抵消。
深度理解的重要性:段永平可能在強調,集中投資於自己真正理解並有信心的少數幾個領域,可以帶來更好的風險控制和收益機會。這樣,投資者能更深入地研究和跟蹤這些領域,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考驗投資者能力:要真正理解如何有效地“不分散”投資,需要投資者具備相當的分析能力、市場洞察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因此,“明白這個東東非常不容易”指的是,要領會這種方法的精髓,需要很高的投資素養和經驗。
段永平:很久以前,有人對我說,股市就是個賭場,我說不是,他堅持說是。我突然悟到:對那些說股市是賭場的人來說,那就是賭場。
Blues解讀:相由心生,你看到的,就是你心裡想到的,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主觀體驗:段永平指出,股市是否被視為賭場,取決於投資者自身的態度和行為。如果一個人把股市當作賭博的場所,以投機、短期獲利為主要目標,而非基於分析和長期投資策略,那麼對於這個人來說,股市確實就像一個賭場。
投資心態:投資者對股市的看法往往反映了他們的投資心態。如果一個投資者認為股市是賭場,這可能暗示著他們缺乏系統的方法和深入的分析,僅僅依賴運氣或市場波動來獲得收益。
方法論差異:那些把股市視為賭場的人通常缺乏對企業基本面的研究和對市場趨勢的理解。相反,對於嚴謹的投資者來說,股市是一個透過理性分析和長期規劃獲取合理回報的平臺。
風險管理與控制:將股市視作賭場可能導致忽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這種觀點可能會讓人們在進行投資時更加冒險,而不是採取謹慎和理性的態度。
自我實現預言:如果一個人相信股市是賭場,他們的行為和決策可能會無意中促成這種結果,比如採用高風險策略,頻繁交易等,最終驗證了他們的初始信念。
投資者的態度和行為直接影響他們在股市中的表現和體驗。透過正確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可以將股市從一個“賭場”變成一個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平臺。
段永平:其實老巴並沒有教會我們什麼。我們如果本來不懂的話,是沒有人可以教會的。 
Blues感悟: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不斷迴圈提升,只有自己實踐,才能學會一些東西。
主動學習的重要性:段永平強調,真正的理解和學習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即使有經驗豐富的人分享知識,如果沒有自己的思考和領悟,很難真正掌握這些知識。換句話說,學習不是單向的資訊傳遞,而是需要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和內化。
基礎知識與自我領悟:如果一個人缺乏基礎知識或對某一領域的基本理解,那麼即使有再多的外在指導,也很難產生實質性的效果。學習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和對這個領域的興趣,以便能夠從別人的經驗中汲取有效的知識。
沃倫·巴菲特的啟示:雖然巴菲特被廣泛視為成功投資者的典範,但段永平指出,僅僅模仿巴菲特或聽他說什麼,並不足以讓人取得同樣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透過他的案例和理念,自主地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投資哲學和方法。
內在領悟的價值:段永平可能在強調,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內在的領悟和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運用。即使有人指引方向,最終的理解和應用仍然需要依賴個人的努力和智慧。
=======================
公眾號:BLUES,已經持續更新了11年的原創公眾號。Blues有20多年豐富的職場經歷,歷經連續創業、歷任騰訊高階產品經理、YY語音高階經理、迅雷產品總監等職位,2016年創辦深圳梅沙科技。公眾號800多篇文章寫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職業發展,企業管理,我們一起洞察職場與人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