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億融資砸向杭州具身智慧公司,清華叉院機器人天才坐鎮,被稱為“中國版Figure”

衡宇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好好好,具身智慧領域又有公司宣佈融資新動態了!
就在今天上午,具身智慧創業公司千尋智慧(Spirit AI)官宣完成5.28億元人Pre-A輪融資
這是該公司對外披露的第四輪融資。
該公司創辦於去年2月,截至去年12月中旬,已快速完成三輪融資,其中種子輪+天使輪2億。
據官方公開的資料來看,這一輪Pre-A的資方屬性很廣——由阿美風險投資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領投,招商局創投、廣發信德、靖亞資本、東方富海、華控基金等多家資本深度參與,華髮集團、浙江省科創母基金與上市公司浙江東方在杭州共同發起設立的善富科創子基金戰略加持。
此外,老股東達晨財智、柏睿資本、弘暉基金以及千乘資本在本輪持續加碼。
因技術路徑與矽谷明星企業Figure高度相似(如通用人形機器人+具身大模型),在業界,千尋智慧一度被稱為“中國版Figure”。
如今,Pre-A融資到手,千尋智慧的打算是:
持續加速具身大模型的迭代、機器人本體的進化以及人才團隊的構建。

最新技術進展:AI、機器人本體都不落下

讓我們來看一看,致力於助力每一個夢想的VC們,為什麼要蜂擁押注這一家公司。
先從技術側來看,主要分為AI和機器人兩個方面。
AI方面,千尋智慧近期披露了自研VLA Spirit v1搶先版
官方展示影片中,一鏡到底,記錄了兩隻機械臂流暢疊了N件衣服的全過程。
當然了,這次連續長程複雜任務powered by Spirit v1搶先版。
“複雜”之處,在於衣服的褶皺、質地和擺放形態都具有極高的隨機性,因此每一步操作都面臨不同的挑戰。
千尋智慧方面介紹,這是國內首次攻克柔性物體長程操作難題
而Spirit v1 VLA正式版將於近期公開發布。
機器人方面,千尋智慧則預告了自家首款商用級人形機器人,它也在即將正式釋出的路上了。
他的名字叫Moz1:
官方對其的介紹如下:
Moz1是國內首個高精度全身力控的具身智慧機器人,擁有26個自由度(不含靈巧手),基於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體化力控關節打造。
與此同時,Moz1一體化關節的功率密度相比馬斯克旗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提高了15%。

千尋智慧是誰?

技術進展不慢,關鍵是這家公司就算在具身智慧賽道,也算得上是年輕選手。
成立於2024年2月,總部位於杭州,致力於研發通用人形機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
目前,千尋智慧主要聚焦智慧製造、物流、康養等高附加值領域,已完成80+場景調研,計劃2025年交付數百臺產品。
此外,該公司還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共建實驗室,定向培養博士人才。
據公開資料,千尋智慧團隊成員來自UC伯克利、CMU、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以及位元組、小米、騰訊等知名企業。
創始人兼CEO韓峰濤,機器人行業連續創業者,擅長技術工程化與商業化落地。
他曾任珞石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TO,主導交付超2萬臺工業機器人,覆蓋20+行業場景。
聯合創始人高陽,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助理教授,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後於加州伯克利大學與 Pieter Abbeel 等人合作完成了博士後研究。
目前,高陽主持具身視覺與機器人實驗室 (Embodied Vision and Robotics,簡稱EVAR Lab),專注於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機器人,致力於打造通用的具身智慧框架,由他提出的ViLa演算法被Figure採用。
去年12月,量子位舉辦的MEET 2025智慧未來大會上,高陽也來到現場分享了他的所思所想。
具身智慧趨勢大熱,敢於給斷言的人不多,高陽是一個。
有實體機器人可以幫我們做各種各樣我們自己不想做或者懶得做的一些事情,這是我認知裡的具身智慧。”他說。
自己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經比較晚了,可能想吃點夜宵,吃完之後不想收拾盤子;週末家裡很多東西沒有歸位,想讓一個機器人幫我把這些東西歸位;實現一位七旬老太太的機器人養老夢……
這也是高陽他們聯手創辦千尋智慧的原因。
我最大的一個理想和願望就是在十年之後,希望這個世界上10%的人可以擁有自己的機器人。

即將過去的3月,具身智慧真的好熱鬧

熱鬧,十分熱鬧。
單單這個3月,具身智慧領域就頻頻傳出動態和融資進展。都不說遠了,就說最近一個星期時間吧——
3月24日,稚暉君創業、華為前副總裁加盟擔任CEO的智元機器人宣佈已完成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
這是騰訊投資在這一輪具身智慧熱潮中,首次出手。
據悉,智元機器人將以150億元的估值接洽新一輪融資。
3月25日,一個具身智慧領域新玩家的動態被廣泛關注。
原力靈機,姚班天才範浩強及其在AI四小龍之一曠視的兩位前同事共同創辦。
公司去年12月17日成立,3個月時間拿下2億元天使輪融資。
3月26日,今年2月才低調出發的具身智慧創業公司它石智慧,官宣了1.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創造了中國具身智慧行業最大天使輪新紀錄,震動江湖。
這家公司背後的核心人物是兩位自動駕駛領域的第一人:一位叫陳亦倫,來自L2,代表智慧駕駛;一位叫李震宇,來自L4,代表Robotaxi。
此外,還有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首批入選者丁文超坐鎮,擔任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同在3月26日,追覓科技孵化的獨立機器人公司魔法原子舉辦線上釋出會。
釋出會上分享了其在工業和商業兩大應用場景中的表現,公開了首個具身智慧大模型「原子永珍」,還透露出後續種種計劃。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國具身智慧大會(CEAI 2025)在北京舉行。
會上釋出了“具身智慧十五大重點方向”和《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具身智慧白皮書》。
這“十五大重點方向”分別為:
多模態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學習、具身大模型、具身世界模型構建、具身操作、具身導航與路徑規劃、具身人機協同、群體具身智慧、具身知識推理、具身智慧模擬平臺、具身智慧模擬到真實環境的遷移與泛化、具身智慧安全、具身對話與互動、具身強化學習與自適應控制以及具身意識與情感。
……
這還只是幾個流傳度最廣的。
要真是事無鉅細一一羅列?列不完,真的列不完。
如此火爆,怪不得高盛預測,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
但還是有個問題盤旋在這個領域上空。
就像上週末中關村論壇期間,銀河通用、星動紀元、穹徹智慧、樂聚機器人等具身智慧創始人探討的那樣——
具身智慧的ChatGPT時刻,到底何時到來?
綜合各位大咖的言論,我們整理出這樣一個答案:
具身智慧的ChatGPT時刻必定會到來,但不會是大語言模型孕育出ChatGPT那樣讓人眼前一亮的瞬間,而是長期的累積、推進。
這個週期或許較長,但並不妨礙人形機器人的持續應用。
— 聯絡作者 —

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  —
速搶席位!中國AIGC產業峰會觀眾報名通道已開啟 🙋‍♀️
首批嘉賓曝光啦 🔥 百度、無問芯穹、數勢科技、生數科技、畫素綻放等十數位AI領域創變者將齊聚峰會,讓更多人用上AI、用好AI,與AI一同加速成長~
4月16日,就在北京一起來深度求索AI怎麼用 🙌 點選報名參會

🌟 一鍵星標 🌟
科技前沿進展每日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