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奪命只需6秒鐘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原來電學這麼有趣
文字:緋紅之豬
 製圖:板栗 / 校稿:朝乾 / 編輯:板栗
你有多久沒有從頭到尾看完一本大部頭的書了?
你有多久沒有不倍速播放、不看解說地看完一部長片電影了?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似乎沒有那麼多耐心去做這些事情了,這就是所謂的“認知急躁”。電子裝置正在佔領我們的生活,短影片正在消耗我們的精力,看長圖文成為一種奢侈。
我們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
被令人眼花繚亂的影片剝奪
(圖:圖蟲創意)▼
對於科普自媒體來說,大段大段文字往往效果不佳,搞成動漫、短影片或漫畫的形式,反而更容易理解。
這幾年,央國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紛紛下場做科普自媒體。我最近關注了一個由南方電網運營的公眾號,叫做“赫茲研究所”。
這是一個有料、有趣、有用的電力科普平臺▼
這個號不僅用圖文、短影片這些酷炫的視覺盛宴,讓你在刷手機的同時get滿滿知識點;同時,深入影視綜藝的大海,去撈那些藏在劇情裡的電力小知識,讓你追劇追綜也能收穫滿滿的實用乾貨。
還有《赫茲實驗室》短影片、看著不累又很有趣。而國漫《電氣英雄:覺醒時刻》,僅看了預告片就覺得很燃。
企業號,好玩很有用
在電影《花束般的戀愛》中,成為“社畜”的男主小麥,工作忙到只能玩原本瞧不上的寶石消除手遊。如果劇中的年代有短影片,那他大概一定是躺在床上刷抖音了。
疲憊感都溢位螢幕了
(圖:《花束般的戀愛》)▼
最近大火的短劇,裡面的“霸道總裁”只用幾分鐘的時間就能“愛上我”,實在有點過於碎片化了。就這,爆款短劇每分鐘便能輕鬆吸金六位數以上。
我無意批判這種現象,只想強調現代人時間碎片化,不再有精力與意願閱讀科普長文,急需更有趣、更省“勁”的內容形式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起火事故頻發,僅2022年接報的電池起火案例高達1.8萬起,其中居住場所內蓄電池故障引發火災就有3242起,數字背後是重大的人身財產損失。
僥倖將電動腳踏車鋰離子蓄電池帶進室內充電
相當於在自己身邊安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一輛小小的電動腳踏車,只需要幾十秒就可以化作熊熊燃燒的“火車”,同時大量劇毒濃煙噴薄而出,在室內即使不被火焰燒傷也很容易窒息
要想講明白電動腳踏車為什麼不能在室內充電,長圖文肯定是講為什麼電池內部會短路、什麼鋰枝晶析出刺破隔離正負極的隔膜、電流過大電池熱失控導致起火Blablabla……
這樣的“大部頭”文章,如果是你,願意從頭到尾認真讀完嗎?
當然,也不能真燒個電動車的電池給你看,實在太危險了。“赫茲研究所”旗下的《赫茲實驗室》欄目,使用了一節9V電池,在易燃、導電的鋼絲棉上輕輕摩擦了幾下,便燃燒了起來
危險實驗,請勿模仿
如此,觀眾便直觀地瞭解一節小小的電池,正負極短路會產生多麼大的破壞,更不必說電動腳踏車內部的高能量密度鋰電池了,主播甚至都不需要解釋什麼。
這種節目好玩又接地氣,這就是當下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呈現形式了。幾分鐘的短影片看完,讀者就知道為什麼電動腳踏車不能在室內充電了。
這類標語隨處可見,但可能很多人沒在意
短影片試驗的方式更深入人心
(圖:板栗)▼
除了短影片,“赫茲研究所”的小編告訴我,他們還準備推出《電氣英雄:覺醒時刻》系列動漫。在這個虛擬未來的賽博世界,各種紛紛電氣化形為天賦出眾的人類,為了實現人界與電氣界的和平而戰,聽著就熱血。
動漫、短影片我全都要
街上的行人,為何紛紛倒地抽搐不起?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竟然出現了一具具雙腳跳躍的殭屍。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並不是某一集的《走X科學》,而是公眾號“赫茲研究所”推出的動漫劇集——《電氣英雄:覺醒時刻》第一集的內容。這一集介紹的也是一種常見的電學現象,即跨步電壓
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常規科普總感覺有點抽象。《電氣英雄:覺醒時刻》在這裡用了一個熱血動漫常見的設定,即反派BOSS釋放了一個能量場,越靠近對方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大。
實際生活中,當電氣裝置發生接地故障,或是高壓輸電線路斷落接觸地面時,巨大的電流向大地散開,在地面形成了一個以裝置或線路為圓心的電勢分佈區
跨步電壓▼
當人們站在電勢分佈區靠近中心位置時,雙腳間的距離就會產生一個電勢差,這個電勢差就是跨步電壓。嚴重時,這個跨步電壓就能導致觸電,輕則肌肉痙攣抽搐、重則危及生命。
解決方案說起來有點搞笑,那就是化為殭屍形態,雙腳併攏,跳著遠離高電勢位置。只要我的雙腳沒有距離,就沒有電勢差,自然也不會因為跨步電壓而觸電了。
除了熱血動漫,還有獵奇向的“整活”。在《赫茲實驗室》短影片中,展示了電風扇怎樣點亮白熾燈,亦或是大家平時不知道的用電小知識。
風扇反向發電▼
還記得我們在上學時,都學過“電生磁、磁生電”理論,不由得讓我回想起各種被左右手定則支配的恐懼。
而《赫茲實驗室》不會像課堂那般乾巴巴地講理論,而是善於現場“整活”。比如用電風扇發電!
咋一聽感覺很神奇,其實背後的原理很簡單:電風扇內部的電動機,通電後在磁場內受到力的作用,產生旋轉。反過來,轉動電風扇,在力的作用下旋轉的導體,在磁場裡也會產生電流。
這就是所謂的“電生磁、磁生電”,不過當我第一次看到徒手轉動電風扇可以給白熾燈通電時,感覺還是相當神奇。
原來政企號還能這麼玩
政企號下場做公眾號,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接地氣。比如緊跟時事、季節等話題,分享日常生活中會關注到的用電知識。
譬如,凜冬將至,沒有集體取暖的南方人民,除了靠自己的“一身正氣”,也會使用各種取暖電器。取暖電器一般功率都比較大,用電安全就與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取暖電器的選購、使用注意事項等知識都會是大家現在急需瞭解的。
像“赫茲研究所”最近更新的內容正與季節相關——用漫畫形式科普電動汽車為什麼會在冬季續航下降,以及冬季用車、充電的技巧。
“赫茲研究所”還會用電力知識
帶你重新認識寶可夢的能力
(點選圖片跳轉去看)▼

如果說時下最火的,還得是各種短劇。像“赫茲研究所”這種企業號,完全可以單開一個系列短劇,從中融入用電知識。
比如以“霸道總裁愛上我”為選題:“霸道總裁”是一個強迫症晚期人士,而新來的小助理缺乏用電安全知識,惹得“霸道總裁”經常跳腳,進而引起一段因緣際會……
亦或是《重生之我在XXXX》,類似日劇《求婚大作戰》的套路,一個老哥因為用電知識匱乏、常懷僥倖心理,因而觸電身亡。重生後,老哥決定痛改前非,找出自己之前沒注意的、可能傷害自己的地方,結果重獲新生……
增加閱讀量、粉絲的方式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寓教於樂。政企下場做號,切忌講大道理。南方電網的“赫茲研究所”就是很好的範本,讓人們在有趣的短劇、動漫中學到用電常識
參考資料:
1、《“太長不看”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2、《每年1.8萬輛電動腳踏車起火原因是這?》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