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或將迎來一家智慧座艙企業。
港交所官網顯示,鎂佳股份有限公司(Megatronix Inc.,以下簡稱鎂佳股份)於6月30日首次呈交了上市申請檔案,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和德意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由於這是公司首次呈交的檔案,因此並未披露擬募集資金及擬發行股份的資料。
申請檔案顯示,公司擬將募集所得資金淨額用於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投資於研發,包括擴充套件及最佳化車載場景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擴充套件專有軟體工具包和加強模組化軟體架構;透過在域控解決方案中整合更多功能來擴充套件“智慧座艙+X”產品組合;拓展覆蓋國內外市場的銷售與市場推廣網路等。
鎂佳股份專注於開發並交付以人工智慧驅動的整合式域控解決方案,由清華大學“學霸”莊莉創立。公司在今年5月剛完成D+輪融資,投後估值達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67億元)。不過,財務資料顯示,鎂佳股份尚未實現盈利,2024年錄得虧損近3億元。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公司過去3年對大客戶和供應商的依賴程度雖然有所降低,但依然較高。例如,鎂佳股份的前五大客戶貢獻了公司2024年總營收的近85%。

創始人曾在蔚來、獵豹移動
雅虎、微軟等公司任職
鎂佳股份由現年47歲的美國籍莊莉創立,其擔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兼執行長,負責監督集團的整體戰略、業務發展及營運。莊莉分別於2000年7月、2002年7月獲得中國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並於2008年5月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申請檔案稱,莊莉在科技產業、工程、研發及企業領導方面擁有逾20年的經驗。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推動集團的戰略方向、技術進步及企業運營發揮了關鍵作用。
莊莉於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擔任蔚來汽車的副總裁,主要負責軟體開發部門的車輛軟體開發。之前的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莊莉擔任獵豹移動公司工程副總裁,主要負責技術產品開發。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莊莉在雅虎公司擔任個性化推薦總監,主要負責軟體開發。更早之前的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莊莉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研究員,主要負責技術開發。

鎂佳股份專注於開發並交付人工智慧驅動的整合式域控解決方案,助力主機廠打造下一代軟體定義汽車。公司透過模組化的軟體架構和智慧功能與硬體的無縫融合,實現對傳統汽車的漸進式升級。
產品方面,鎂佳股份提供智慧座艙+X整合式域控解決方案。該方案整合了智慧座艙、ADA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泊車、ADAS駕駛、車聯網、OTA(遠端線上)升級等多種智慧汽車功能。

圖片來源:鎂佳股份申請檔案截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鎂佳股份獲得主機廠客戶12家,累計定點(指產品或方案獲選被整合至主機廠特定車型)數量為48個,2024年新獲的定點數量為23個,年度交付量為634337個。
申請檔案稱,截至2025年6月22日,鎂佳股份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包括奇瑞、長安、東風、長安馬自達、日產和福特等頭部主機廠的多款車型。2024年,中國大約每十輛搭載智慧座艙域控系統的新車中,就有一輛使用鎂佳股份的解決方案。公司稱,截至2024年底,其已與來自中國、美國和東亞其他國家的眾多主機廠合作。

去年五大客戶貢獻近85%營收
申請檔案顯示,鎂佳股份成立以來獲得多次融資。在過往的融資當中,不乏知名機構的身影,具體包括M31資本、南山資本、中移北京基金、中關村集團、元禾控股等。

圖片來源:鎂佳股份申請檔案截圖
鎂佳股份稱,公司主要採用代工模式運營,該模式能讓其在利用第三方專業製造商的規模和效率時,保留對關鍵投入的控制權。在此模式下,公司自行採購關鍵原材料並供應給代工合作伙伴,由其負責量產。
業績方面,鎂佳股份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3.88億元、15.13億元、14.20億元,這3年的虧損分別為4.23億、3.57億元、2.91億元。也就是說,鎂佳股份至今尚未實現盈利,近3年虧損超10億元。

圖片來源:鎂佳股份申請檔案截圖
申請檔案還顯示,在過往3年,鎂佳股份的大客戶集中度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較高。
公司稱,2022年—2024年,來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收總額分別為3.60億元、13.80億元及12.04億元,分別佔公司當年營收總額的92.8%、91.2%及84.7%。上述來自最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5億元、8.02億元及3.24億元,分別佔公司當年營收總額的52.8%、53.0%及22.8%。
鎂佳股份在申請檔案中稱:“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評估和完善客戶組合,隨著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預計未來來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比例將會下降。”
除了對大客戶的依賴外,鎂佳股份的供應商也高度集中——申請檔案顯示,2022年—2024年,公司對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歷年公司採購總額的69.1%、82.4%及77.2%。2022年—2024年,公司對最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歷年公司總額的48.3%、48.2%及34.3%。
由於鎂佳股份未在申請檔案中提及聯絡方式,也沒有官方網站可查。就公司對客戶和供應商的依賴度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過天眼查顯示的鎂佳股份郵箱傳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公司回覆。
記者|蔡鼎
編輯|程鵬文多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