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殺16名女性,他卻獲「城市英雄」的最高榮譽

大家好,我是田靜。
當一位女性無辜遇害,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憤怒。
但如果她的身份是性工作者呢?
或許會有人叫好,大罵活該。
有一場真實發生的連環殺人案,受害者都是街邊賣春的女人。
兇手卻被整個社會捧為聖人,視作清理城市垃圾、挽救墮落道德的英雄。
而記錄這件事的電影,被人稱為“2022年最重要的電影”。

被保護的連環殺手
在伊朗的聖城馬什哈德,每年都有無數人到此朝聖。
入夜的馬什哈德被輝煌燈火照亮。燈火從聖陵出發,向四周綿延,形成的金黃根系遍佈大地。
遠觀聖城夜景,宛如看到一隻盤踞在城市之上的蜘蛛
△狀如蜘蛛的燈帶 | 圖源:《聖蛛》
聖城不僅有亮堂的大街,還有光亮無法觸及的晦暗角落。
在這些角落裡,許多被遺忘的人正艱難謀生。
有窮苦的乞丐,有擺攤的老寡婦,也有佇在街邊,焦慮觀察每個行人的女性性工作者。
朝聖地附近的廣場上,聚集著許多男人。
因此,女性工作者們總在這裡碰運氣。
街頭佇立的性工作者 | 圖源:《聖蛛
和披著黑色頭巾的“普通女人”不同,她們的頭巾色彩豔麗,在黑夜裡仍舊矚目。
索瑪耶便是其中一位。
對她來說,這本是平常的一晚。
結束一次工作後,她回家卸去內衣,刺眼的淤青趴在她的後背。簡單洗漱後,她親吻自己熟睡的孩子,便上街繼續尋找客人。
索瑪耶傷痕累累 | 圖源:《聖蛛
一位接著一位,索瑪耶已經麻木於客人的辱罵和粗魯對待。
作為單身母親,她唯一在乎的,是賺夠自己和孩子的活命錢。
在她疲憊的視線裡出現的,是一個騎著摩托車的男人。
索瑪耶跟著這個男人走上樓時,男人讓她戴上頭巾。這一刻,她嗅到了一絲異樣的空氣。
索瑪耶察覺異樣 | 圖源:《聖蛛
但是一切已經遲了,男人迅速用她的頭巾勒緊她的喉嚨。
她一邊掙扎一邊艱難吐出幾個字:
“別殺我,我還有個孩子。”
但男人沒有觸動。
索瑪耶求生 | 圖源:《聖蛛
謀殺結束後,他若無其事地將她拖上摩托車,拋屍荒野。
這個男人,民間稱其為“蜘蛛殺手”,已經在過去兩個月內殘殺了十餘位女性性工作者。
深夜,他騎著摩托車遊蕩在聖陵附近的街巷,向女性性工作者揮舞幾張鈔票,使她們誤以為他是雪中送炭的貴客。
然後,他用拙劣的手法殺死這些可憐的女人,拋屍時,還將她們的頭巾系成一個蝴蝶結。
為了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他作案結束後會打電話給當地報社,將拋屍地點詳盡地告知對方,甚至要求對方撰寫與自己相關的報道。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殺人行徑是神聖的:“我是在清洗城市裡的邪惡!”
兇手給報社打電話的說辭 | 圖源:《聖蛛
如此猖狂殘暴的連環殺人兇手,犯罪手法單一、犯罪地點狹窄,將他繩之以法並不困難。
然而,他安然無恙。新的死者不斷湧現,但每當太陽照亮聖城,這一切好似無人在意。
當地報社接到“上級指令”,認為此事不宜跟進;
報社不願介入 | 圖源:《聖蛛
警察局從未仔細偵案,反正有足夠多的藉口可以搪塞;
警察找藉口搪塞 | 圖源:《聖蛛
法院滿口漂亮話,實則並不在意兇手的所作所為,畢竟在法官心中,“政府的形象”更加重要。
法官拒絕報道 | 圖源:《聖蛛
在他們眼中,兇手披上的“宗教”華袍是不能觸碰的敏感議題,女性性工作者的性命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在如此沉重的現實下,懲罰兇手變得無望了起來。
而勇敢挑戰社會沉痾、揭開兇手神秘面紗的,是一位女記者。
她像一匹孤狼,為了抓住兇手,她差點失去性命。

搏命的女記者

隨著“蜘蛛殺手”聲名遠播,女記者拉希米從首都趕到馬什哈德,希望參與跟進此案。
不久前,她因為一起性騷擾,剛丟掉工作。
明明是上司強姦未遂,但在舉報後,卻被扭曲成了“與領導鬼混”的醜聞。
但她仍舊決定獨自前往聖城,要查清這起兇殺案。
拉希米被造謠 | 圖源:《聖蛛
一來到旅館,她便遇到了困難:工作人員認為她是未婚婦女,無權租住單人房。
拉希米開不到房 | 圖源:《聖蛛
在法院,她試圖與法官溝通案件本身的進展,卻因性別身份被法官羞辱。
法官侮辱拉希米 | 圖源:《聖蛛
辦案的警察不滿於她對案子的關注,又聽信傳言,認定她是個勾引男人的蕩婦。
於是,警察前往她的住處,對她施以言語恐嚇、侮辱及性騷擾。
警察騷擾拉希米 | 圖源:《聖蛛
身為女性,即便有一份體面工作,拉希米仍然需要面對無處不在的社會性別暴力。
但正因此,拉希米對伊朗女性的處境有著最深的共情。
哪怕要忍受男性的蠻橫對待、衝破重重障壁,她也堅持要將自己的所見所想如實呈現。
她寫就的報道,字字指向案件無法偵破的根本原因:掌權者的不作為。
她也從未避諱對兇手惡行的揭露,哪怕這勢必要扯掉宗教的遮羞布。
拉希米堅持呈現事實 | 圖源:《聖蛛
當拉希米看到自己認識的索格拉被殺害,她下定了決心。
無法再相信任何人的她,決定以身犯險,親自引出這個兇手。
她畫上濃妝,戴上豔麗的頭巾,站在街頭。
拉希米喬裝妓女捨命一搏 | 圖源:《聖蛛
她緊張地攥著隨身攜帶的包,裡面裝著準備好的錄音筆。
摩托車駛來,她坐了上去。
拉希米坐上兇手摩托車 | 圖源:《聖蛛
拉希米自然知道,只要稍有不慎,自己就可能丟掉性命。
還好,在最後一刻,她緊緊捏住兇手受傷的手掌,在他慘厲的哀嚎中成功逃脫。
兇手的真面目,終於浮出水面。
他叫薩伊德,是一名普通泥瓦匠,擁有美滿的家庭。他看起來老實憨厚,誰都不會懷疑他就是“蜘蛛殺手”。
在被捕時,他已經殺害了16位女性性工作者。
兇手薩伊德與女兒 | 圖源:《聖蛛
雖然薩伊德的妻子多次察覺丈夫的異樣,但她將這歸因為自己性魅力不足。
他們的一雙兒女,也只當父親是工作壓力太大。
薩伊德身陷囹圄後,事情似乎走向明朗——這樣一個罪行累累的殺人兇手,一定會得到合理的懲罰。
但是,一切遠未結束。更荒謬的現實,正向女性步步逼近。

罪惡的傳承

在許多伊朗社會民眾看來,薩伊德不是罪犯,而是英雄。
他殺死的,是背叛真主的汙邪之人,是聖城的臭蟲。他所做的,是清理聖城的神聖工作。
薩伊德的家人不斷收到民眾送來的禮物。水果店老闆向薩伊德兒子表達自己的敬意,街坊鄰居也對他爸爸的“光輝事蹟”讚不絕口。
甚至,民眾自發組織起支援薩伊德的團隊。他們站在法院門口,高舉“薩伊德無罪”“釋放薩伊德”的標語,齊聲喊著薩伊德的名字。
薩伊德在極短的時間內,成了神壇中的偶像。
群眾組織聲援薩伊德 | 圖源:《聖蛛
當拉希米前去採訪薩伊德時,他已經沉浸在群眾的支援聲中,深深相信自己還有許多“使命”要完成。
他認為自己唯一的遺憾是,沒能完成對聖城的淨化。畢竟,他跟蹤過兩百餘位女性性工作者,“只殺掉16人”遠不能令他滿意。
薩伊德恬不知恥 | 圖源:《聖蛛
在法院裡,薩伊德也沒有放棄佈道。他譫妄的發言,使得本想用“精神疾病”為其辯護的律師束手無策。
原本,他極有可能逃過血債血償的判決。但為了確保自身勢力穩固,他成為了宗教組織的棄子。
最終,他被處以絞刑。
繩索慢慢漚進薩伊德的脖頸,他在掙扎中窒息。這一幕是何其熟悉——他用同樣的方式,勒死了十餘位艱難求生的女人。
薩伊德被處以絞刑 | 圖源:《聖蛛
“蜘蛛殺手”薩伊德死了,但罪惡的種子早已散播。
薩伊德的兒子阿里,非常崇拜自己的殺人犯父親。他堅信父親是在為民除害,堅信這就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在一次對談中,薩伊德向阿里描述了自己殘殺受害者的過程,他的每個字都烙在了眼泛光芒的兒子腦中。
薩伊德父子之間惡的傳承 | 圖源:《聖蛛
拉希米在返回首都的路上,打開了她採訪阿里時錄製的影片。
影片中,阿里興致高昂地袒露出自己的願望。他希望響應民眾呼聲,子承父業,成為新的“蜘蛛殺手”。
薩伊德兒子想做新殺手 | 圖源:《聖蛛
阿里喊來自己年幼的妹妹,協助他示範父親的殺人過程。
妹妹躺在猩紅的地毯上,負責飾演女性性工作者,而阿里用膝蓋鎖住妹妹的頭顱。
惡的傳承,在悄無聲息中完成。
薩伊德兒子示範殺人過程 | 圖源:《聖蛛
《聖蛛》之所以被分類為驚悚片,或許正在於此:
假以聖名誅殺女性的“蜘蛛殺手”,不會因死去而消失。
更為恐怖的是,影片改編自2000-2001年發生於伊朗的真實案件。
△情節來源於真實 | 圖源:《聖蛛
人說,《聖蛛》是2022年最重要的電影。
的確,這部電影毫不留情地抨擊了腐臭的伊朗社會,宛如攤開一張發黴的麵餅,將遍佈表面的黴點向大家一一細數。
生活在極端厭女的伊朗社會,女性勢必要忍辱負重,過著社會地位低下、生活限制繁多、名譽及生命權無法被保障的日子。
更遑論伊朗的女性性工作者了:
讓她們無法生存,陷入貧困的,是病態的社會結構。但當她們走上這條唯一的生路,她們又被社會遺棄,被視為城市的垃圾。
當然,殘殺性工作者又能免遭懲罰的地方,不止伊朗。
電影上映後,伊朗官員痛批電影的所有工作人員,並聲稱要嚴懲其中仍然生活在伊朗的人。
伊朗官員痛批電影 | 圖源:網路
但這一定不會阻擋導演阿里·阿巴西的步伐。正如他所說:
“電影不該是一片風中的花瓣,而應該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們無法忘記,2022年的戛納紅毯上,數名法國女權主義者舉起一條長長的條幅,上面寫著129位因性別暴力而死去的女性姓名。
法國女權主義者舉起條幅 | 圖源:網路
我們無法忘記,最近剛結束的世界盃中,當伊朗球員拒唱國歌時,臺下激動流淚的伊朗女球迷。
臺下流淚的女球迷 | 圖源:網路
我們無法忘記,那位因為沒戴頭巾就遭遇暴力對待,最終死去的伊朗女孩阿米尼。
伊朗人舉起阿米尼的照片 | 圖源:網路
荒謬的現實總讓人沮喪,父權對女性的“聖誅”發生在世界各地,發生在每分每秒。
也因此,我更想記住拉希米這樣的女性。
只有她們,視女性性工作者為完整的“人”;只有她們,會揹負起女性沉重的創痛,捨身搏取一點微小的希望。
她們,擔得起“聖姝”之譽。她們的吶喊,如此響亮,如此振聾發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