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自由女神像還給我們!”
這聽起來像是一句玩笑,但最近法國政壇真的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奇葩”要求。
是滴,上週日中左翼政客拉斐爾·格盧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在其中左翼政黨法國公共廣場(Place Publique)的一次演講中,語出驚人地對美國喊話:“我們送你的自由女神像,既然你們不珍惜,那就請還回來吧!”
此言一齣,全球網友紛紛震驚:“這是塑膠友誼要終結了嗎?”

故事聽起來荒唐,但背後卻是一段多重情感債。
咱們先來說說格盧克斯曼此番言論的導火索。
具體來說,是一場白宮會議。彼時,特朗普與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正在會面協商軍事援助,但這場會議突然中斷,隨後他就宣佈暫停所有對烏克蘭的援助,此舉激怒了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
尤其是以支援烏克蘭聞名的格盧克斯曼,於是他在自家政黨的大會上,丟擲了經典的發言:
“我們要對那些選擇站在暴君一邊的美國人說,把自由女神像還回來!”
“我們送給你們這座雕像作為禮物,但顯然你們不配擁有我們的女神!既然如此,它留在我們這裡也挺好。”

這番話一齣,現場約1500名黨員紛紛鼓掌表示支援,格盧克斯曼的言論也瞬間登上頭條。
嗯,感覺可比離婚還要分得清清楚楚。
要說這場“討債風波”的主角——自由女神像,它當然不是個普通的銅像。
它不僅是紐約最著名的地標之一,更是美國自由與民主的象徵,甚至與美國“精神圖騰”畫上了等號。
但其實,這座雕像最早由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Auguste Bartholdi)設計,內部鋼架則由大名鼎鼎的居斯塔夫·埃菲爾(Gustave Eiffel)負責,對,就是造了埃菲爾鐵塔的那位。

最初,法國人打算將這座雕像作為一份禮物,送給美國以慶祝其獨立宣言發表100週年,並象徵著法美友誼的深厚情誼。畢竟,法國可是第一個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1884年,自由女神像在法國巴黎竣工,甚至一度在巴黎塞納河畔“住”了好幾年。後來要送給美國,倒有幾分被迫出國打工的感覺。
而且要送的時候,問題來了,這座巨型雕像高達46米,重達254噸,總不能直接扛上船吧?
於是,雕像被拆成了350塊,裝進了210個大箱子,再經過火車運送至法國諾曼底港口,搭船漂洋過海,最終於1885年6月17日抵達紐約。
後來又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才將它重新組裝完畢,於1886年10月28日正式揭幕。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雕像的底座,其實是美國自籌資金建造的。也就是說,法國人負責了“上半身”,美國人負責了“下半身”。
組裝好之後的自由女神矗立在紐約曼哈頓南部的自由島(Liberty Island)上,右手高舉火炬,象徵著照亮世界的自由之光;左手抱著象徵美國獨立的《獨立宣言》書卷,腳下則踩著斷裂的鎖鏈,寓意著擺脫暴政、追求自由。
也正是這種“為自由而戰”的象徵意義,讓它成了無數移民漂洋過海時看到的第一道希望之光,成為美國“自由、平等、民主”的最佳代言人。
話說回來,格盧克斯曼之所以有這個“名場面”,原因可不僅僅只有一個。
看起來,格盧克斯曼的憤怒,主要是針對特朗普在俄烏戰爭中的“袖手旁觀”態度。作為烏克蘭問題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特朗普此舉無異於“站在暴君一邊”,嚴重違背了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

但這只是其一。
更令格盧克斯曼不滿的是,特朗普還削減了聯邦研究資金,並試圖解僱數百名從事健康和氣候研究的工作人員。
於是,他順勢喊話:“如果你們想解僱你們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如果你們要解僱那些憑藉自由、創新精神、對質疑和探索的執著而讓美國成為世界領先大國的人,那麼法國歡迎他們來投奔!”
不僅如此,他還趁機點名了法國極右翼勢力,並呼籲法國人聯合起來,抵制這些極端思想,呼籲建立一股有分量、有行動力,且能夠捍衛“自由、平等、博愛”信條的政治力量。

無論格盧克斯曼的發言到底有多少深意,但他已經成功引起了法國網友們的注意,還是不怎麼待見的那種:
法國人造了自由女神像,那就讓我們收回它。美國人“造”了格盧克斯曼,那就讓他們也收回他吧。
雙贏,皆大歡喜。

格盧克斯曼的一句話,成功在國際舞臺上掀起了一場小風波,也再一次讓法國成為全球茶餘飯後的笑柄。

格盧克斯曼想要收回自由女神像。下一步是不是要向美國索要路易斯安那購地的退款了?

突發新聞:面對格盧克斯曼的“震懾發言”和一條“毀滅性”的Ins帖子,特朗普驚慌失措,緊急下令用直升機撤走自由女神像。
目前,這座象徵自由的雕像已迴歸其“原始家園”——科爾馬D83號公路環島。

突如其來的小科普:科爾馬作為自由女神像設計者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的故鄉,確實一直自豪地保留著一座自由女神像的複製品,正好位於D83號環島中央。
好吧,這是份法式幽默!
其實吧,法國“收回自由女神像”的梗,早已在坊間流傳多年。
畢竟,法國和美國的友誼,雖然被自由女神像所象徵,但實際上也經歷過不少“塑膠”時刻。尤其是在兩國政治意見不合時,“要回自由女神像”的調侃便成了法國人的吐槽口頭禪。
每當美國在國際事務上採取強硬或爭議性舉措,法國一些政客或媒體就會幽默地提出:“要不,咱們把自由女神像收回吧!”
比如,2017年那會,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法國民間就出現了類似的玩笑:“既然環保不重要,那自由女神像也不重要了,快還回來吧。”

當然,這都是玩笑話,自由女神像不僅已深深融入美國的文化與歷史,更是一座不可撼動的地標,絕無可能被退貨。
不過,格盧克斯曼的喊話未必全無意義,這場關於“自由女神歸屬權”的鬧劇,或許也正好印證了一句流行語:
“這年頭,連自由都快要‘退貨’了。”
-END-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politique/rendez-nous-la-statue-de-la-liberte-glucksmann-sadresse-aux-americains-qui-ont-bascule-du-cote-des-tyrans-17-03-2025-WP7SPYYU4JB4NPZK6BWSKF76LM.php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505445/statue-liberty-return-france-trump-ukraine.html
文|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