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不響應了?幸好有這6個“備胎”,免配置,直接用!

全文2112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最近因為訪問量過大、伺服器過載、被網路攻擊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使用DeepSeek的時候經常出現

“載入失敗”“伺服器繁忙,請稍後再試”

等等錯誤資訊。

像我這種刷了N次都沒有響應的是大多數,如下圖中顯示的。
圖片來源:DeepSeek網頁版
即使你幸運地“刷出”了響應,答案可能也是殘缺的、不完整的,或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於是,這一輪的投入產出比變成了0,花了時間和情緒價值(滿滿的期待),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很鬱悶!
有人可能說,乾脆在自己筆記本上部署一個DeepSeek吧,不是開源模型嘛,而且好像也花不了多少錢。
嗯,我個人是不建議自己部署模型的,雖然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關於這點我計劃後續寫一篇文章專門說說。
那DeepSeek不響應了怎麼辦?下面我分享6個DeepSeek的“備胎”——它們都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既有“滿血版”,也有“簡約版”(蒸餾版)。
話不多說,先上答案。其中,1-4個適用於國內使用者,5-6適用於國外使用者。你是小白也沒關係,不用配置,直接用!
圖片來源:盧山評測整理
01 奈米AI搜尋
圖片來源:奈米AI搜尋APP版
使用方法:在應用商店搜尋「奈米 AI」APP下載安裝,註冊賬號後,在首頁右下角 “AI 機器人” 一欄即可找到 DeepSeek。可選擇 “深度模式” 呼叫滿血版模型,輸入問題時勾選 “深入回答”,能讓滿血版的 R1 基於基礎答案和搜尋來的參考資料進行總結思考。
易用性:支援網頁和APP,註冊流程簡單,APP版本更便捷。
使用體驗:提供32B和671B兩種版本。上手門檻低,會為使用者提供參考提問、聯想提問以及追加提問。支援文字、音訊、影片等多模態輸入與輸出方式,還支援拍照一鍵搜尋功能。
輸出答案速度:響應速度快,高峰時段零排隊。
輸出答案質量:接入的滿血版 R1 模型可以很好地保留人設和寫作風格,回答質量較高,結合聯網功能,能基於搜尋資料進行總結思考,給出更全面的答案,但需消耗積分。
適用場景:適合移動端使用者,尤其是對速度要求較高的使用者。
02 矽基流動
圖片來源:矽基流動網頁版
使用方法:訪問官網註冊後(https://cloud.siliconflow.cn/),可直接開啟 DeepSeek R1 模型體驗,也可獲取 API 金鑰後與 Chatbox AI 組合使用,在 Chatbox AI 中選擇相應的 DeepSeek 模型即可。
易用性:註冊後直接使用,支援API開發。
使用體驗:專業的 AI 模型服務商,功能完整,穩定性高,完全免費。介面操作較為便捷,組合使用時還能保留聊天記錄和上傳附件。
輸出答案速度:通常能快速響應,在處理複雜任務時也有不錯的表現。
輸出答案質量:提供 R1、V3 滿血版以及 DS 多尺寸模型,回答質量高,能很好地完成各種文字任務,但線上使用時無法使用 DS 的聯網功能。
適用場景:適合需要API開發和全國產解決方案的使用者。
03 秘塔AI搜尋
圖片來源:秘塔AI搜尋網頁版
使用方法:開啟網頁(https://metaso.cn/ )或 APP,選擇 “長思考 – R1” 模式即可使用 DeepSeek-R1 模型,無需註冊、付費或技術門檻。有簡潔、深入、研究三種模式,可滿足不同需求。
易用性:網頁版操作簡單,但聯網功能無法關閉。
使用體驗:支援文字、影像、語音等多模態輸入,能跨語言搜尋,針對專業領域有深度最佳化,還可智慧摘要與推理,提供個性化推薦。支援聯網搜尋,適合需要即時資訊的使用者。
輸出答案速度:藉助其強大的聯網檢索能力和與 DeepSeek-R1 的融合,響應速度較快,能快速整合資訊給出答案。
輸出答案質量:“R1 模型 + 全網即時搜尋 + 學術文獻庫” 的組合,使回答全面、權威、準確,可用於日常查詢、撰寫論文或商業報告等各種場景。
適用場景:適合需要聯網搜尋功能的使用者。
04 超算網際網路
圖片來源:超算網際網路網頁版
使用方法:直接登入超算網際網路平臺(https://www.scnet.cn )即可使用。
易用性:需要一定的技術知識,適合企業級使用者。
使用體驗:由科技部牽頭,平臺可靠性有保障,使用較為穩定。
輸出答案速度:在處理基本任務時速度尚可,但因提供的是蒸餾版模型,運算量相對較小,整體速度不算突出。
輸出答案質量:提供的是 7B、14B 和 32B 的蒸餾版模型,能滿足一些基本的使用需求,但相比滿血版,在語義理解和複雜任務處理上稍遜一籌。
適用場景:適合企業級使用者和需要大模型支援的使用者。
05 Lambda Chat
使用方法:訪問網址(https://lambda.chat/)即可使用,但需要特定網路條件,通常需要使用能訪問該網站的網路工具。
易用性:無需註冊,直接使用。
使用體驗:響應速度快,適合海外使用者。
輸出答案速度:響應速度較快。
輸出答案質量:質量一般,適合簡單對話。
適用場景:適合海外使用者或對註冊流程敏感的使用者。
06 Poe
使用方法:登入 Poe 平臺(https://poe.com/ )即可使用其提供的 Deepseek – R1 模型。
易用性:註冊流程簡單,支援郵箱、蘋果賬號等登入,網頁版和移動端應用。
使用體驗:“北美知乎” Quora 旗下的 AI 聊天平臺,介面友好,支援多裝置同步,提供多種AI模型。
輸出答案速度:響應速度快,支援即時互動。
輸出答案質量:提供的 Deepseek – R1 模型上下文可達 164k,最大輸出 33k,效能出色,答案質量較高。
適用場景:適合需要多模型整合、多場景應用的使用者。
07 總結
如果你更注重速度和便捷性,奈米AI搜尋是最佳選擇,尤其是其APP版本。
如果你需要API開發或全國產解決方案,矽基流動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需要聯網搜尋功能,秘塔AI搜尋更適合。
對於企業級使用者或需要大模型支援的使用者,超算網際網路是一個可靠的選擇。
如果你是海外使用者或希望快速體驗,Lambda Chat是一個簡單且免費的平臺。
如果你需要多模型整合和多場景應用,Poe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平臺,支援多種AI模型。
好了,上述6個備胎,總有一款適合你。也歡迎留言反饋和建議。
源 |  盧山說AI精進(ID:KEEP-POLISH
作者  盧山 LUCENT LU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