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啟社交媒體都是"留子簽證被撤銷"的新聞,看得人頭皮發麻。

但!是!
就在北美政策“狂飆”的同時,國內大廠、政策卻利好不斷!(文中含近期北美&國內春招崗位福利,千萬別錯過~)
01
今年回國,太香了!
北京、上海為吸引人才,開始各種撒錢搶人。學校排名越高,學歷越高,領的越多!

留子回國擔心的落戶問題,也有利好政策!根據上海2025年落戶政策顯示,世界TOP50院校,落戶基本0門檻!躺贏!

cr:《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實施細則》通知
除了政策利好,2024-2025年間,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及科技公司的校招規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尤其是AI相關崗位需求激增。
不同於北美春招,國內講究金3銀4,近期上海就有一批國資國企啟動13087個招聘需求!

cr:騰訊網,版權歸其所有
位元組、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廠也在不斷放崗中。





—左右滑動檢視放崗情況—
投國內大廠=免費獲得↓
✅ 實戰面試經驗(面掛了損失不大,既獲得國內面試經驗,也不影響北美求職)✅ 保底offer(面臨政策突變時,有更多選擇機會,不至於太被動)✅ 薪資談判籌碼(手握offer談薪更有底氣了)
薪資福利更不輸國外大廠!根據網際網路大廠月薪調查報告得知,大部分大廠er的月薪都在20-50K+區間,大廠的節日福利、住房補貼、免費三餐等也讓眾人羨慕不已。

cr:網路,版權歸其所有
說了這麼多,連結在哪裡?別急,我們彙總了北美&國內 2025年春招崗位~非常適用於想做兩手準備的留子們!
2025年北美&國內春招福利


1
包含SDE、Data、Quant等多個方向大廠春招崗位!
2
國內外最新網際網路校招&實習資訊、暑期實習!
點贊+轉發後,掃碼傳送截圖即可免費領取!

02
小心變成"求職賭徒"!
“我就要ALL IN北美大廠,不想回國”
當然沒問題!但要注意,很多北美大廠投遞機會基本只有一次,沒準備好就進行投遞、面試,很有可能被劃入冷凍期,半年到一年內不能再投遞了!
即使避免冷凍期,很多同學還會卡在過面試上,遲遲拿不到OFFER,等待一段時間後發現徹底沒戲了,這時再想看其他機會也來不及了!
去年我們有個學員非北美大廠不去,結果Amazon OA掛掉直接進入冷凍期。不甘心的他同時投遞了好幾個大廠也都杳無音訊,直到身份即將到期,同學才意識到問題。想同時投國內,結果發現很多HC早就招滿了… 最後求助到我們,身份到期前1個月左右,極限上岸了一個知名中廠。
所以我們的建議很實在,第一優先順序依舊是衝北美,能留美自然是最好的,畢竟薪資天花板確實高!
但!如果同步準備國內!就能對抗未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很多直通矽谷的學員也都聽從建議,積極準備國內求職~






cr:真實學員情況,點選放大檢視

03
中美求職差異?其實就隔層窗戶紙!
有同學說:"我從沒準備過國內面試,現在準備肯定來不及!"
醒醒!2025年了,中美校招早就"雙向奔赴"了。
以SDE為例,需要準備的內容高度統一:工業級專案、大廠實習、簡歷(國內需要準備中英文兩個版本)、leetcode刷題(國內牛客網題庫)、八股文、BQ等。
但…內容再相似、再簡單,若不清楚企業的招聘標準,也會被拒之門外!

cr:小紅書,版權歸其所有
更何況,很多留子們還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
沒精力同時兼顧學業和準備國內外雙線求職
-
沒時間天天盯著國內大廠放崗,很可能錯過招聘訊息
-
在國外呆的太久,擔心國內面試溝通不順
-
不清楚國內企業的招聘標準,不懂國內面試的“潛規則”…
對於以上問題,直通矽谷的學員找到並選擇相信直通矽谷,最後都完美克服,收穫滿滿!
近期雙OFFER學員展示



直通矽谷是這樣幫助大家的!!!
根據同學個人背景經驗,針對現階段遇到的問題,個性化定製國內外雙求職計劃,按照不同標準對應準備簡歷、帶做工業級專案,進行模擬面試等。
補足國內外求職資訊Gap,中外大廠面試資料、求職資訊、崗位訊息的提供,大大節省同學蒐集求職資訊的時間。

不瞭解國內招聘形式,來自國內外的一線大廠導師,熟知大廠的招聘規則,投遞/面試前,導師根據目標公司的背景、面試考察範圍、面試官資訊、面經資料等對應幫同學準備,相當於一次“洩題式準備”!

具體輔導形式,包括但不限於↓
手把手帶做方向匹配的工業級專案,支援背調
透過一對一授課形式對重要考點進行深度講解
針對同學薄弱處進行加強型面試訓練
對BQ等軟技進行系統性提升
mock interview全真實戰演練
根據同學目標廠考察側重點、出題風格、目標崗位職責、
以往面試真題、面試官背景資訊來對面試考題進行精準預測……
我們始終堅信:說一萬遍不如帶大家親自體驗一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解鎖你的求職服務!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讓科技求職更簡單。
封面:pexels
文中素材、截圖來源於新聞媒體或論壇,版權歸釋出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