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特供|來3部9分+小眾地理片,全是精品

暑假我們家在外出行,快一個月了,今天差不多要打道回府(天知道我有多想小哆啦)
接下來8月份會宅家一段時間。不管是出行還是宅家,咱們負責提供精神食糧的小分隊,都馬不停蹄地來跟上來⛽️
之前我寫過給孩子們看的,分齡分類片單,包含各種動畫、紀錄片和電影。

還有大語文、歷史、人文等學科方面的紀錄片。

今天繼續來推薦3部,9+超高分地理類紀錄片,內容豐富、畫質好看又幹貨滿滿的那種。
不管是小學階段作為細水長流的學科鋪墊,還是初高中對於課堂知識的補充,都是極好的學習材料。

雖然這幾部片觀看量不高,但看評論區,這幾部片子還是全國地理老師的“秘密法寶”呢,全是同學們來打卡

👆影片評價,好多老師和同學來觀看留言
01_
世界地理之《地球的力量》
時長:共5集,每集50分鐘
觀看途徑:bilibili 搜尋片名
適合年齡:9歲+
豆瓣評分:9.3
如果說學地理,有哪部紀錄片是必看的,那我一定推薦BBC耗時3年製作的《地球的力量》
就如網友評價:“可以作為地理學配套教材,集知識性、趣味性、體系性於一身。”
的確,無論是地理跨度,探險深度,還是拍攝維度,都處處可見其誠意和用心。
首先,攝製組走遍世界每個角落,從火山、大氣層、冰川、海洋幾個方面,來講述這些因素對地球演化產生的關鍵影響。
地理知識相當廣博、硬核。
火山🌋——是地球內部熱能的外在表現,為地球帶來水蒸氣,促進海洋形成;火山噴發帶來礦物質,促進生物生長,還帶來二氧化碳,調節地球溫度。
大氣層☁——是地球的保護層,它具有液體般的運動狀態和塑造能力,不僅能把岩石帶雕刻成波紋狀,還能讓人“空中衝浪”,太不可思議了。
海洋🌊——則是水體彙集而成傳播能量,海洋存在約40億年,蘊含了豐富的生物,洋流還能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
冰川❄——來自柔軟雪花卻有雕刻硬石的力量,每年地球上都會有百萬次雪崩,但冰川也是地球上珍貴的淡水資源。
看完四大力量作用產生的美景和奇蹟,孩子們一定會感嘆,我們所在的星球,真是上天賜予的瑰寶,生命存在是基於多次難得的巧合,因而倍顯珍貴。
其次,單看每個知識點的呈現,影片也有其他媒介不一樣的衝擊力,更能激發孩子去學習探究。
比如關於生命起源,節目組聯合生物學家馬丁,去到全球最著名的地質景點鯊魚灣,探尋極其罕見又特殊的石頭,迭層石

它們主要由藍藻細菌組成,能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和作用釋放氧氣,才會有地球上一切動植物和人類的存在。

比如為了更清晰的展示暴風雨,節目組又和

氣候學家吉姆

,來到世界上暴風雨最頻繁的地區,阿根廷的

普馬馬查村莊

,感受風暴中心的威力。

這裡有冷暖空氣交鋒,暖空氣上升後冷卻,形成冰晶和雪,在暴風雨中碰撞變成帶電粒子,這就是

“閃電”

另外,觀影的時候真的無數次感嘆,節目組是怎麼把地理知識,剖析到如此令人震撼的。

看這地殼運動的解剖面,簡直能重塑一個人的宇宙觀。

大氣層的分解圖,也是一目瞭然。

為了直觀展示海洋的體積,把海洋抽出集合成一個球體,不得不佩服節目組的創意。
總之,推薦孩子們看看吧,浩瀚的宇宙,遼闊的疆域,一切萬年不遇,一切宛如神蹟。
觀看地址👇
地球的力量
嗶哩嗶哩
掃碼觀看
02_
世界地理之《非凡旅程·地球公轉與自轉》
時長:共3集,每集50分鐘
觀看途徑:bilibili 搜尋片名
適合年齡:9歲+
豆瓣評分:9.1
眾所周知,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既有文科需要記憶背誦的特點,又有理科需要理解換算的思維。
但很多時候困擾的是,即便理論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和來龍去脈也未必真正理解,一到實際題目或生活中,還是一臉懵。
比如——
● 知道地球會自轉和公轉,但具體是如何產生晝夜更替,季節變化的呢?
● 瞭解到地球有溫帶、熱帶、寒帶,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為什麼地球會傾斜旋轉?這種旋轉與洋流和氣候又有什麼聯絡?
這些問題,通通能在《非凡旅程·地球自轉與公轉》(又名寰宇軌跡)

這部紀錄片中,得到解答。

雖然是10年前的老片了,但由於BBC的精美製作,現在看畫質依然高畫質,且場面宏大,講解邏輯清晰,通俗易懂,特別適合學生。
也是看了這部影片,我才發覺,原來地理課上費勁背誦的那些知識,一點都不無聊,反而非常生動有趣。
舉幾個例子,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傾斜在自轉的,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幾十億年前,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小行星被徹底摧毀,碎片結合成“月球”,而“悲催”的地球也被永久改變。
正因為地球始終保持23度傾斜角在自轉,又圍繞太陽公轉,才有了四季分明,南北極甚至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再如,為什麼同在赤道附近,會出現亞馬遜雨林和撒哈拉沙漠兩種極端氣候?

原因在於,亞馬遜雨林方位正處於太陽下方,溫熱潮溼的空氣上升,上升後冷卻,形成大量降雨。

而空氣再上升到大氣層高處,無處可去,就會向南北兩個方向擴散,擴散後空氣變得乾燥,因此赤道兩邊通常會有大沙漠。
——🌏還有,珊瑚身上有像樹一樣的生長年輪,如果看4億年前的古珊瑚,會發現那時的一年是410天,而非365天。

因為

🌙月亮引力

,造成地球海洋潮汐,產生摩擦力讓地球自轉速度變慢,才有了現在的365天一個年輪。


看完3集影片,受益匪淺,不僅在地理學習上,關於“地球自轉與公轉”有更深的理解,對我們生活中很多現象也有重新認識。
而且,影片採用實景拍攝+模擬動畫,便於理解,看過後不容易忘記。

加上攝製組跟拍很多專業的科學家、教授、工程師們的實地研究,讓整部影片極具科研精神。

觀看地址👇
非凡旅程
地球公轉與自傳
嗶哩嗶哩
掃碼觀看
03_
中國地理之《遇見最極致的中國》
時長:共7集,每集25分鐘
觀看途徑:學習強國
適合年齡:9歲+
豆瓣評分:9.2
前面兩部屬於世界地理,接下來我們介紹一部講中國地理的好片。
它去年新上映,看過的同學都覺得非常過癮,紛紛叫好,恨不得一口氣刷完7集。
形式直觀,畫面唯美,即使低齡小娃,也很容易接受,非常適合地理啟蒙。

你見過

普若崗日

的千年冰川嗎?時空彷彿被疊壓濃縮至此,古老純淨的藍冰,在熠熠生輝。

你知道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會下雪嗎?方圓數百千米,白雪皚皚,陌生而奇妙。
中國最廣袤的森林,是在緯度最高的大興安嶺與黑龍江的交界處,真正詮釋了什麼叫“一望無際”。

每到初夏時節,渤海與黃海的交接處,

暖溼氣流與尚處低溫的海面相遇

,生成數百平方千米的雲霧,“海上仙境”不過如此了。

這些壯觀、絕美的鏡頭,將在《遇見最極致的中國》裡一一呈現。
這部記錄片是近年來,首次對中國最極致的地理位置,以及最極致的氣候與自然生態區,進行探索和展現。

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到普若崗日大冰原,從雅魯藏布江到根河與漠河,在最典型的季節,最關鍵的節點,拍下最極致的地理之美。

而在這些極端環境裡,最讓人動容的,還屬那堅韌又可愛的小動物們,很難想象它們竟然能生存下來,並且延續至今,好些物種還是近幾年科學家才發現的。
◆ 在極高寒的地區,有一種🦎西藏巖蜥,生活在巖壁上,作為變溫動物,要不斷地追逐陽光來補充體能。
◆ 西藏茂密的叢林裡,一種罕見的靈長類動物🐒隱身於此,直到2015年科學家們才發現它

並取名為

“白頰獼猴”

◆ 世界上最深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起點附近,竟成了許多候鳥🦅的重要越冬地。

大興安嶺的漫天大雪,把一切都給困住了,毛茸茸的

🦡紫貂

,卻靠著一身厚厚的皮毛,能把致命的寒冬,變成愜意時光。

看著這嚴酷環境下鮮活又頑強的生命力,再一次感受到咱們中華大地生機勃勃的美。
再加上恢弘的配樂,滿分的文案,大範圍的航拍,靜景特寫,水下拍攝,延時拍攝,讓整部影片遠遠不止賞心悅目。
就如影片開頭所說:
當雲霧,化作雨雪冰川;溪流,匯成江河湖海;岩層堆疊,大地仍在生長。這裡有地球上最壯觀的山,星空下最豐饒的水。氣候,因它而改變,生命,被它所重塑。
——《遇見最極致的中國》
跟隨萬千生命,深入高山,溯源江河,穿越四季,遇見最極致的中國。

相信孩子們看完,一定會更加熱愛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觀看地址👇
遇見最極致的中國
學習強國
掃碼觀看
丹媽碎碎念
地理知識在書本里是圖片,是重難點,是換算,是背誦,而到了現實中,是宏大的宇宙,絢麗多彩的季節,是一方水土一方特色,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點滴變化……
看完這些紀錄片,我有深切的感受,那就是學習本身如此有趣,它並不僅僅基於某種應試,而是真切滿足作為人的好奇與求知慾,而這些感受,在小初階段就懂得,是一件多難得的事啊。
還有一部關於中國城市的紀錄片《航拍中國》,叮噹剛好上上週去了新疆,在看其中的“新疆”篇,下次找機會我再單獨和你們介紹。

點選 閱讀原文加入好書福利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