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取名智界、問界!“重慶摩托車大王”旗下公司緊急道歉:下架所有爭議內容!集團子公司股價去年漲近300%

7月10日,“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公眾號釋出致歉宣告:
近日,我司透過微信公眾號“宗申智慧出行”、微信影片號“宗申智慧出行”及抖音賬號“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釋出和直播的部分內容涉嫌侵犯了“問界”“智界”“尚界”的商標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傳播,並給品牌方及公眾造成了誤解和困擾。在此,我們深表歉意。
我司充分認識到釋出和直播的內容不當,已立即整改相關產品命名,下架並停止傳播所有相關爭議內容,全面加強內部稽核機制。
我們再次就此次事件給相關品牌方帶來的困擾,致以最誠摯的歉意。我司將持續致力於規範運營,並保證不侵犯“問界”“智界”“尚界”等相關品牌的智慧財產權,堅決不發表任何可能影響到“問界”“智界”“尚界”品牌聲譽的違法內容。
據此前報道,7月8日,坐擁800餘萬粉絲、認證資訊為資深車評人的韓路釋出訊息稱,重慶宗申在新品釋出會上釋出兩款新型電動三輪車,分別命名為“智界S300”“問界Q1p”。
據瞭解,智界、問界均都是鴻蒙智行旗下熱門汽車品牌。其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就已註冊透過“智界”商標,而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也持有多枚“問界”相關商標。
目前,問界旗下有問界M5、M7、M8和M9四款車型,智界旗下有智界R7和智界S7兩款車型。今年6月,鴻蒙智行單月全系交付52747輛,單日交付量3651輛,分別重新整理鴻蒙智行單月、單日銷量歷史新高,併成為新勢力汽車月度銷量冠軍。
令圍觀網友好奇的是,一場非汽車企業釋出會上為何會出現智界、問界相關字眼。
不少聲音質疑宗申此舉有“碰瓷”鴻蒙智行旗下汽車品牌“智界”“問界”之嫌。
據藍鯨新聞報道,官方推文顯示,重慶宗申車輛在7月8日舉行2025年中新品釋出會,全品類128款新品及核心配件同步展出。參與釋出會的宗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釋出的休閒三輪車就只有一款,即圖片中展示的“宗申智客S1”,其他展示均為產品車型規劃。他認為,所謂“碰瓷”有些斷章取義。未上市規劃的產品,名稱只是個代號,上市時會根據產品定位和上市推廣需要來進行調整。
圖片來源:韓路微博

“重慶摩托大王”

家族財富達70億

據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業致力於新能源車輛、三輪摩托車、三輪電動車等多元化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位於重慶市璧山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查詢官網發現,該公司的電動三輪車產品命名包括霹靂、悍擎、途威等,三輪摩托車產品則以鴻運當頭、金運來、火雲龍等命名。
天眼查顯示,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現由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袁理、袁德山共同持股,分別持有51%、34.3%、14.7%,股權穿透後“重慶摩托車大王”左宗申為實際控制人。
據《財經天下》週刊,1992年,在重慶已經開了10年摩托修理鋪的左宗申發現,即使是當時知名的嘉陵、雅馬哈等摩托車品牌,也並未擁有自己的發動機。當時已經40歲的修理工“左師傅”,拿出自己積攢多年的20萬元,又借了30萬元,註冊成立了重慶宗申摩托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始研究發動機。
一年後,宗申公司的第一代發動機問世,排量達到700CC,還省油。“物以稀為貴”,左宗申一下子拿到了當時的重慶五中摩托車廠2萬臺的訂單。產品做出來的那一個月,他光定金就收到了100萬元。到了1995年,公司的營收就超過了5000萬元。
察覺摩托車發動機商機的,不止左宗申一個人。左宗申成立公司的同一年,時年54歲的重慶人尹明善投入20萬元,開始創業研究發動機。一年之後,曾經的煤礦工人塗建華也把自己的幾十萬元身家,全部投入了摩托車發動機生產中。他們創辦的公司,先後發展成為後來的力帆和隆鑫兩大集團。
2024年10月,左宗申家族以7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4年·胡潤百富榜》第754位。
左宗申(圖片來源:宗申產業集團官網)
宗申動力股價去年漲近300%
據藍鯨新聞,記者搜尋發現,宗申集團目前已在短影片平臺上構建起諸多矩陣賬號,透過直播間便能諮詢甚至直接下單購買部分產品(需到店自提)。第三方資料平臺顯示,過去30天“宗申車輛旗艦店”抖音直播間的場均觀看人次接近一萬。

近年來,宗申集團在傳統業務之外還拓展了新興領域如“航空發動機”“新能源”及“高階零部件”等。2024年,宗申動力股價漲幅顯著,全年累計漲幅近300%,成功入榜A股年度十大牛股。從2月的4元/股到10月31日的35.13元/股,最高漲了超7倍。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宗申動力)是宗申集團的核心子公司。
宗申動力2024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84億元,同比增長29.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1億元,同比增長27.45%。
至於宣告落款的另一家公司江蘇宗申電動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註冊資本2000萬元,現由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來源:網路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介面新聞
紅星資本局、藍鯨新聞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