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暗戰:當東莞造雪機撞上長白山粉雪

你見過東北老鐵在零下30度啃冰棒,但見過廣東靚仔在30度高溫下造雪嗎?
哈爾濱亞布力滑雪場單日接待量破3萬,長白山萬達度假區雪季營收屢創歷史新高,瀋陽棋盤山冰雪大世界承包了半個東三省的寒假研學團——
當東北老鐵正用零下30度的天然雪場征服全球滑雪佬時,南方老闆卻在流水線上狂造滑雪板:冰雪裝備製造相關企業佔62.72%;現存雪場相關製造企業約600家,其中南方省市的相關企業佔比51.5%。
響徹粵省的造雪機轟鳴聲中,即使是再嘴硬的粉雪愛好者,也得感嘆一句,老天爺掌控冰雪,但掌控冰雪定價權,還得跟南方老鐵商量。
冰雪裝備製造:廣東人搞雪比煲湯還認真
當東北還在靠“潑水成冰”短影片引流時,南方老闆們已經默默承包了全國六成的冰雪裝備企業——畢竟東北賣雪景是“老天爺賞飯吃”,南方造雪具才是“自己端牢飯碗”  。
愛企查資料顯示,南方省市的冰雪裝備製造相關企業佔全國相關企業的62.72%,充分展現了南方地區的冰雪“實力”。
這其中最離譜的是廣東——
1029家冰雪裝備製造企業的硬核資料,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什麼叫“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沒有需求創造需求,沒有客戶創造客戶”的嶺南商業哲學。
科學的盡頭不一定是神學,但冰雪經濟的盡頭一定是螺絲釘、電路板和財務報表。畢竟東莞工廠的滑雪板剛下生產線,可能48小時就能出現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寧波造的造雪機,正在給迪拜室內滑雪場續命;至於廣東老闆?他們連冰墩墩供應鏈都能三天給你復刻出來。  
外人以為廣東冰雪經濟是蹭熱點,但行內人都懂,這是珠三角製造業的“基因覺醒”。在嶺南人眼裡,萬物皆可供應鏈,從家電、手機到滑雪板,廣東老闆們深諳一個真理:“所有風口本質都是螺絲刀和注塑機的遊戲”。
當北方各地還在攻堅直播間文旅產品時,珠三角老闆們已經帶著滑雪模擬器衝進了各大全球頂級展會,跟索尼和三星同臺競技。
你以為廣東人只想分冰雪旅遊的蛋糕?  
太天真了!人家正在打造“冰雪工業複合體”:
中山能把造雪機成本壓到進口貨的跳樓價;東莞老闆可以承包東半球大半的滑雪服代工訂單;深圳的輕工實驗室主導參與多項冰雪運動用品國家標準制定。
最科幻的是龍崗區的高巨創新,一手用無人機群人工降雪的技術獨步全球,主打一個“冬奧會開幕式同款技術下放民間”。
京東消費資料顯示,2024年南方滑雪裝備消費超過北方,2024年滑雪裝備銷量佔比TOP10省市中,有半數省市來自南方,包括廣東、上海、江蘇、四川和浙江;
滑雪裝備銷量增速TOP10省市中有8個來自南方,其中福建、安徽、廣西、湖南、廣東等地區銷量增長均超過了100%。
南方人用實際行動證明,冰雪經濟的本質不是等風來,而是造風口。
雪場風雲:長三角正在衝入傳統賽道
誰也否認不了東北在“冰雪經濟”裡的超然地位:長白山粉雪的絲滑觸感是實驗室復刻不了的浪漫,松花江上鑿出的冰雕城堡藏著機器無法計算的匠魂,零下50度極寒測試場更是地球饋贈的科技資本。
但南方老鐵們,擅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江浙滬包郵區雪場數量衝進全國第二梯隊。
江西和浙江——倆冬天積雪不到10天的地方,雪場相關企業數量幹到全國前五 。
根據愛企查資料顯示,我國現存雪場相關製造企業約600家,其中南方省市的相關企業佔比51.5%。
根據愛企查資料顯示,北方雪場相關製造企業總計291家,而南方省市雪場相關製造企業總數達309家,江蘇省、江西省、浙江省為南方相關企業的領跑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三省(江蘇、浙江、上海)企業總數達94家,只有我國雪場相關製造企業數量的榜首城市遼寧能穩壓一頭,是我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杭州商場把真雪撒進奢侈品店,搞出“買愛馬仕送滑雪課”;成都把火鍋搬進西嶺雪山的雪場,推出“麻辣燙配速降”套餐 ;深圳在從不下雪的鹽田,硬生生砸出了超過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全真冰樂園。
上海更狠,預計在2025年新建30處新的冰雪場地,耀雪冰雪世界專案最受矚目,總投資近70億元,建成後總建築面積將達到35萬平方米,每年將接待超過300萬人次的遊客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
甚至有人專程打飛的來杭州考滑雪教練證——畢竟在江浙滬家長眼裡,滑雪等級證書約等於常春藤入學券。
老天爺掌控冰雪,但掌控冰雪定價權,還得跟南方老鐵商量。
南北合璧:冰雪經濟的終極答案
方給北方最大的啟迪是,冰雪經濟運營的本質不是等老天爺賞飯,而是教老天爺做飯。
拉滿的滑雪服產能和造雪機的“價格屠夫”地位,在於把冰雪變成可複製的工業品;
火鍋配滑雪和奢侈品店造雪景,是在用商業想象力突破物理限制;
冬天賣冰雪研學,夏天賣滑雪模擬器,讓南方的冰雪經濟全年無休。
把冰雪經濟拆解成流量、場景、資料的排列組合,是南方在“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條件中給出的最優解法。
東北要做的,是跳出資源依賴,在冰雪經濟裡奮力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才是中國冰雪經濟的終極答案——這裡做的最好的,是長白山。
除了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的自然稟賦,長白山還以"冰雪為媒",演繹著自然、文化與產業的共生辯證法:
滿族薩滿“雪祭”儀式、朝鮮族冰釣明太魚等沉浸式文化場景;《雪山飛狐》武俠IP的場景還原,則讓雪原穿越古今,賦予冰雪旅遊以敘事張力;從雪地馬拉松到高山滑雪訓練基地,“冰雪+”產業鏈不斷延伸;東北振興、沿邊開放與亞冬會承辦機遇交匯,推動基礎設施向國際化躍遷;長白山萬達滑雪度假區,雪道數量多達43條,總長度達到驚人的30公里還是國內唯一一個被譽為“會呵護的港灣式滑雪場”的度假勝地。
這才是冰雪經濟的終極答案——
當東北把松花江的冰、長白山的雪、漠河的冷都標註上“可開發價值”,當南方把東莞的流水線、杭州的直播間、深圳的實驗室都接入“東北冰雪作業系統”,中國冰雪經濟將誕生真正的王者邏輯。
這也是冰雪長白 東風日白 2025(第三屆) 長白山論壇所追求的敘事:在東北振興與民企突圍的雙重追問中,打造中國商業文明的“精神地標”,透過有筋骨、有溫度的敘事,讓區域經濟故事成為讀懂當代中國的最佳註腳。
本屆論壇由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指導,鳳凰網財經主辦,東北證券協辦,柒依伍傳媒承辦,由愛企查特別支援,由覓山青梅酒提供指定用酒,並由東陽光鮮蟲草作為指定禮品,論壇將於2025 年2月22日在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舉行。論壇將以冰雪為幕,凝聚共識,集思廣益,共同探索東北振興的新路徑——
當南方人用供應鏈顛覆物理規律,北方人用天地靈氣重寫商業法則時,這場冰雪戰爭沒有什麼輸贏,只有把蛋糕做到全球市場的中國玩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