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百美元的實驗”,今年進入第七年了!
2018年12月18日那天,我用“最平民”的方式,在新澤西花了100美元,並且詳細記錄了我購買的所有東西。
從那之後,每年的同一天,我都會重複這個實驗。我去同樣的地方,購買同樣的商品,然後算算自己花了多少錢。
有人問我:一件事情連續做七年,膩不膩?
是啊,感情關係上還有“七年之癢”呢。但是說實話,我還真沒覺得膩。我覺得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每年到了12月,就開始期待這一年的實驗結果了。
這七年,美國經歷了兩次大選,經歷了世紀疫情,經歷了一撥又一撥社會運動。物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而我的一百美元的實驗,忠實地、客觀地記錄下在這七年間美國老百姓天天面對的生活瑣碎。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這個小實驗的含金量正在年年上升。就連我的同學都說:“羅新,關於通貨膨脹,我只相信你,就連美國統計局的數字我都不信。”
2024年,到底美國的物價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大家就和我一起看一下吧。
由於12月18日我預約了看醫生,所以今年的實驗就提前了一天,在12月17日進行。
第一站,依然是去加油。這個加油站就在我上班的路上,油價比較親民,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來這裡加油。2024年,美國的油價相對平穩。上半年基本上是3.4美元以內,下半年逐漸回落。最近幾個月一直在2.7美元左右徘徊。
今天的油價是2.7399美元一加侖。

去年是2.9199美元。今年和去年相比,每加侖省了18美分。(一加侖大概相當於3.79升。)
下面該吃早餐了。麥當勞裡的人不多。

店裡有點餐機,也可以在櫃檯點。我選擇在手機的app上點餐,因為app上經常有些折扣。咖啡的折扣和去年一樣,不管大中小杯,一律是0.99美元。

蛋餅的價格出來了。我一看,哎喲,比去年漲了一毛錢。去年一份蛋餅是4.29美元,今年漲到4.39美元。

這幾年實驗做下來,我自己創造了一個”麥當勞蛋餅指數“。
這家餐廳的麥當勞蛋餅,在每年12月我做實驗的那天,價格如下:
2018年:$3.19
2019年:$2.89
2020年:$3.29
2021年:$3.89
2022年:$4.09
2023年:$4.29
2024年:$4.39
和去年相比,一份蛋餅漲了一毛錢,相當於2.3%。
下面就去“農貿市場”(Farmer's Market)看一下。這類市場和超市相比,價格便宜,菜果也比較新鮮。
土豆便宜了一毛錢。去年是$0.69一磅,今年是$0.59。

藍莓去年是$3.49一盒,今年便宜了不止一倍,才$0.99。







走了一大圈,很多蔬菜水果都比去年便宜了。直到看見了雞蛋。去年特大雞蛋是$2.49一盒12個,今年漲到了$4.99,價格直接翻倍!

農貿市場一圈走下來,感覺總體來說,蔬菜水果這一塊,價格比去年是下降了。而近來雞蛋價格持續升高,拉了後腿。
接下來,就是很多平民百姓喜歡的平價商場TJ MAXX。

門口看見招牌啟事。2024年,美國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大約是4%左右。招聘啟事隨處可見。

一進商場,發現裡面東西越來越多,擺得滿滿當當。

按照實驗的需要,我要買一件薄毛衣和一雙手套。
有人問我:
“你幹嘛年年買毛衣和手套呀?
”
其實我只是根據2018年的標準,來記錄同一類商品的價格變化。比如毛衣和手套,每一年我會按照同一品質,甚至同一品牌,來記錄價格,不一定真的買回家。當然,有時碰上真心喜歡的,也會買。
今年
TJ MAXX調整了貨架,有很多毛衣,感覺比去年多不少。

我挑了一排毛衣,粗略地看了一遍,絕大多數毛衣是在$14.99到$24.99之間,少數到了$29.99或者更高。




去年我也是看了一排毛衣,價格大多是$19.99到$29.99。怎麼覺得直觀上衣服的價格便宜了一些呢?
從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實驗,毛衣都是我在清倉區裡挑的衣服,都是折上加折。
很多人喜歡淘TJ MAXX的清倉商品,這些商品都被打上一個紅色的標籤。價格是相當地誘人。



今年在清倉區實在沒什麼像樣的毛衣,加上去年我就是在非清倉區挑的毛衣,那麼今年也一樣吧。毛衣很難找到與以前一模一樣的。去年的毛衣價格是$29元,今年用同樣價格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毛衣。
下面是看手套。

手套的種類以及價格幾乎與去年一模一樣。所以這裡就不用糾結了,依然是12.99一副手套。


下一個地方是一元店(Dollar Store)。前兩年的通貨膨脹,使用一元店不再是“一元”,很多商品達到兩元、三元甚至四元。今年,三元、四元的商品幾乎看不見了,絕大部分商品都在兩元以下。就連門口的招牌,也廣而告之了。


這幾年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一元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東西是真不貴,比如6個衣架是$1.25,床單是$1.5一件。


我去年買了四個禮品盒,三個老花鏡,兩把頭繩。今年看看同樣商品的價格。
禮品盒的價格差不多,依然是1元到2元。


老花鏡的價格微降,全部都是1.25元了。去年還有1.5元和2元的呢。

頭繩的價格也微降了,基本上都是一元了,去年是1.25元。

今天一元店的消費是$11.75加稅,比去年省了$0.5,主要是頭繩的價格迴歸到一元了。
該吃午飯了,依然去同一家披薩店。

門口立著促銷的牌子,2塊乳酪披薩,加上一小罐飲料,5.95元,的確挺吸引人。

今年依然要了一塊雞肉披薩,漲價了,$4.55,去年是4元。

下面就是去沃爾瑪。連續多天的陰雨之後,天晴了。今年美東干旱了半年,小河、池塘的水幾乎乾枯,直到快12月才開始下雨。

全麥麵包的價格降了,去年是$3.64,今年是$3.42。

牛奶的價格漲了,一加侖去年是$3.97,今年是$4.11。

大桶礦泉水的價格沒變,依然是$1.68。

純蘋果汁的價格也沒變,依然是$3.84。

大瓶洗潔精的價格也沒變,還是$5.97。

所以,沃爾瑪的價格基本上與去年持平。
現在不少商場可以在網上購買商品,選擇在停車場取貨,由員工把所有的東西選好放在袋子裡,拿出來給顧客。這樣可以節省在商場裡東找西找和排隊付款的時間。我有時在沃爾瑪購物就這樣做。
好了,終於轉悠完了。第一年最後湊數的一元DVD還要加上。
在整理資料之前,我整體的感受是今年的物價是穩中有降。
那麼,咱們開始算賬吧。
按照老規矩,每一項商品,我都會把重量、數量,調整到和前六年一樣。括號裡面是與去年相比,價格變動的情況,紅色代表價格上漲,綠色代表價格下降。價格不變的沒有標註。
(一磅約等於0.9斤)。
1、給車加油,11.8加侖,大約相當於45升,$32.33 (-$2.11)
3、薄毛衣一件,$29.00 。
4、 手套一
。
2、麥當勞早餐 $5.74
(+$0.11)(已含稅)。3、薄毛衣一件,$29.00 。
4、 手套一
副
,$12.99。
5、一把香菜,$1.19
6、2.3磅香蕉,$1.36。
7、一盒特大雞蛋,$4.99(+$2.50)。
8、1.19磅豆角,$2.36 (-$0.37)
13、兩把頭繩,$2 (-$0.50)。
14、四個禮品盒,$6。
15、三付老花眼鏡,$3.75。
。
9、兩個土豆,1.47磅,$0.87
(-0.14)
。
10、四個富士蘋果,2.31磅,$1.82
(-0.24)
。
11、一根黃瓜,$0.50
(-$0.69)
。
12、兩盒藍莓,$1.98
(-$5.00)。13、兩把頭繩,$2 (-$0.50)。
14、四個禮品盒,$6。
15、三付老花眼鏡,$3.75。
16、披薩午餐,$4.55 (+$0.55)
(已含稅)。
17、一瓶純蘋果汁,$3.84 。
18、一袋全麥麵包,$3.42
(-$0.22)
。
19、一加侖牛奶,$4.11
(+$0.14)
。
20、一桶水,$1.68
。
21、一大瓶洗碗精,$5.97。
22、一套DVD$1。
其他稅:$0.98
一共22個商品,8個降價,5個漲價,還有9個與去年持平。22項商品,我總共消費了$132.43。
去年我的總花銷是$138.21,今年省了$5.78。今年底的物價水平,基本與2022年底差不多了。
2018年,我購買上面的22項商品,花費了整整一百美元。七年後的今天,我要花132元。不過,在經過2021年和2022年的物價飛漲之後,從2023年開始,美國的物價已經平穩下來。
今年漲價的5個專案裡,雞蛋和牛奶這兩樣生活必需品都上漲了,尤其是雞蛋,是成倍地上漲。另外,披薩和蛋餅也漲了。這可能是與餐飲業的人工上漲有關。如今,經常去餐館吃飯的人都知道,食物的價格普遍上漲,而且小費也在上漲,在外面用餐的成本很高。
今年下降的8個專案裡,汽油價格已經連續幾個月穩定在相對低的價位。美國是個“車輪上的國家”,汽油價格下降,可以大大促進旅遊消費;運輸成本的降低,也會廣泛拉低各類商品的價格。
今年做實驗的這一天,剛好碰上藍莓的價格非常好,一下子把我們的總體消費拉下來5元。不然我們的總價幾乎與去年持平。不過毛衣我選了價格“偏貴”的29元,而沒有選更普遍的$24.99。所以,我的這個小實驗,雖然難免有偶然因素的影響,整體上還是儘量做到了客觀。
文章發表的時候,剛好聽到老牌商店Party City倒閉的訊息。

這七年來,無數百年老店都紛紛倒下,而我做實驗的這些平價商店,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都說實體店在網購面前已經毫無招架之力,但是TJ Maxx和沃爾瑪的實體店依然吸引很多消費者。更不用說像一元店、農貿市場、披薩店這些提供物美價廉商品的小企業,反而越發有活力。
我的這個“一百美元的實驗”,範圍很小,也很個人化,但是,它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老百姓最日常的生活消費的物價變化。政府公佈的通脹指數,包括了住房、醫療、保險、教育等眾多方面。而老百姓切身體會最深的,卻是汽油貴不貴,外出用餐要花多少錢,蔬菜蛋奶漲了多少。
那麼,今年,雖然美國政府公佈的總通脹率是2.7%,但是我這個只關注基本生活消費的小實驗,卻給出了相反的結果:-4.3%。
也就是說,如果只考慮給車加油、買些日常的瓜果蔬菜和日用品,買些平價的服裝等,今年的錢,比去年值錢一點。(這時我突然想起前面的蛋餅指數,今年是2.3%。看來我這個蛋餅指數還挺準,說不定以後可以與經濟學家常用的”巨無霸指數“比拼一下呢)
好了,今年的實驗結束了,這個每年在冬至之前做的實驗,還會繼續下去。
你們那裡的物價怎麼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前文導讀:
《
》
《
》
《一百美元的一次實驗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