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豪賭特朗普,世界首富的商業帝國回報幾何?

上週全球最受關注的重大事件之一是美國大選。這屆大選中,當選者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馬斯克成為了焦點。特朗普稱馬斯克為「超級天才」,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上慶祝特朗普的勝利。特斯拉的股價大幅上漲,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增加了近 200 億美元。馬斯克是特朗普競選活動的第二大資助者,已注資至少 11.8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不會向任何總統候選人捐款,並將自己的政治傾向稱為「溫和的保守派」。2017 年,他還因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而退出了多個白宮顧問委員會。然而,今年 7 月特朗普遭到襲擊後,馬斯克立刻表達了對特朗普的支援。他在社交媒體上頻繁釋出支援內容,並親自參加特朗普的競選活動。
分析師表示,馬斯克在這次選舉中投入了鉅額資金。那麼,馬斯克為什麼要如此支援特朗普?特朗普的上臺又能讓馬斯克得到哪些回報呢?
拜登政府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監管。2021 年,拜登還任命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反壟斷專家莉娜·可汗擔任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對亞馬遜、Meta 等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進行了調查和起訴。一位 SpaceX 的前高管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馬斯克認為所有的監管都妨礙了他的業務和創新。就在上個月,負責監管道路安全的政府機構透露,他們正在調查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軟體系統。
馬斯克也把特斯拉公司的未來押注到了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出租車上,所以相關測試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尤為重要。根據路透社的分析,與拜登不同,特朗普認為過多的監管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和創新,他主張減少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因此,有了特朗普的支援,馬斯克諸多業務計劃將會更加順利地展開,比如他們的自動駕駛軟體測試可能會更快地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 目前 Tesla 已經上線諸多測試版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圖源:Tesla 官網
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稅收政策上有著巨大分歧。民主黨主張對個人和企業增稅,這是為了增加聯邦政府的收入。他們不僅想要提高企業所得稅稅率,對美國公司的海外利潤徵稅,還會向公司和個人出售股票的盈利部分徵收資本利得稅。今年 10 月底,美國國會曾提出針對資產超過 10 億美元人士的「億萬富翁所得稅」,而美國符合這個條件的超級富翁大約有 700 人。作為其中之一的馬斯克在 X 上公開反對這一提案,他表示,即使向所有億萬富翁徵收 100% 的稅,對於美國龐大的國家債務來說也是杯水車薪。近年來,馬斯克已經把自己的多家公司總部搬到了稅收更低、意識形態更加保守的得克薩斯州。相反,特朗普承諾降低企業和富人的稅收。在今年 9 月的一次演講中,特朗普提出將企業稅率降低到 15%,這將直接減少特斯拉和 SpaceX 等公司的稅務支出,從而增加企業利潤。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如果當選,他將任命馬斯克擔任一個新部門的負責人,即政府效率委員會的主席。馬斯克表示,他可以把 6.75 萬億美元的聯邦預算至少減少 2 萬億美元,並削減阻礙美國發展的龐大官僚機構,比如對政府機構進行全面審查,把部分職能外包給私營公司等。馬斯克旗下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的員工表示,如果馬斯克成為特朗普的效率主管,他可能會解僱那些他認為效率低下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官員。馬斯克一直認為 FDA 的審批程式拖慢了 Neuralink 將裝置植入人體的速度。
▲ 馬斯克和 Neuralink 的機器。|圖源:Steve Jurvetson
儘管馬斯克在政府中任職可能會產生利益衝突和一些潛在的法律風險,特斯拉的股東也不希望馬斯克的精力被分散,但《紐約時報》認為,八年前,矽谷知名投資人彼得·蒂爾幫助特朗普第一次當上總統,彼得·蒂爾也因此得以推薦自己的盟友在政府機構擔任要職。這一次,馬斯克很有可能會獲得同樣的機會。在大選前,馬斯克就已經向特朗普推薦了兩位 SpaceX 的高管來擔任高階政府職務。
馬斯克和特朗普良好的關係也有助於馬斯克旗下的公司獲得政府合同。亞馬遜曾公開表示,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由於特朗普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個人恩怨,他們丟掉了與國防部價值 100 億美元的合同。而馬斯克與美國聯邦政府關係最密切的公司就是 SpaceX,他們未來五年政府合同的總金額超過了 100 億美元,遠遠高於競爭對手波音。SpaceX 還計劃透過太空網際網路服務,即星鏈獲得更多的政府補貼。《紐約時報》的報道顯示,星鏈計劃向美國農村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而 SpaceX 可以藉此獲得 8.56 億美元的補貼。在特朗普就職、共和黨控制聯邦通訊委員會之後,這項計劃很有可能獲得透過。
說到這兒,也想來問問你,你最近關注美國大選了嗎?你覺得馬斯克會在美國政府中擔任職務嗎?歡迎在我們的評論區和我們一起來聊聊。
以上對話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馬斯克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審校/Babs
編輯/Riley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更多有趣問題
歡迎來聲動活潑找答案
  • 馬斯克要圓「機器人之夢」,引發哪些擔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