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AI/CV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和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新增微訊號:CVer2233,小助手會拉你進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學術星球!可以獲得最新頂會/頂刊上的論文idea和CV從入門到精通資料,及最前沿應用!發論文/搞科研/漲薪,強烈推薦!
轉載自:青塔

兩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無論對於高校、科研院所還是企業單位,擁有兩院院士,在引領青年人才成長、帶動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都意義重大。
當前,隨著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正式啟動,哪些科學家有望脫穎而出、成功當選院士,哪些單位擁有最多院士候選人儲備、能在新一輪院士增選中誕生最多新科院士,備受人們關注。
為對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的競爭態勢形成大致瞭解,青塔整理了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關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單位當前的兩院院士候選人儲備情況,並從國家科學技術獎等成果積累的視角,對競爭潛力較大的兩院院士候選人進行了梳理,最終形成《青塔·全國兩院院士增選預瞻 2025》報告。
超半數院士候選人,來自“雙一流”高校
現有資料顯示,經過近5屆(2015-2023年度)兩院院士增選,全國目前共有1166名學者曾被提名為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或進入第二輪評審。其中,有747名候選人在高校任職,約佔總數的64%。
在高校內部,頭部院校的院士候選人儲備呈現顯著集聚效應。資料顯示,102所“雙一流”高校,共儲備有642名兩院院士候選人,佔高校單位候選人的八成,在總數中的比例也超過了50%。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的兩院院士候選人儲備數量,依次居於前5位。
80所非“雙一流”高校,則共儲備有114名兩院院士候選人。其中,昆明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各有5名候選人,在非“雙一流”高校中數量最多。科研院所/企業單位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擁有最多院士候選人儲備,共9名。

報告彙總的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包括2015、2017、2019、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二輪候選人,以及2023年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根據兩院院士增選指南和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報告對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的篩選原則如下:(1)已當選兩院院士者,不納入統計;(2)已連續3次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和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的人員,停止1次院士候選人資格,故2019年、2021年、2023年連續3次被提名為兩院院士者不納入統計。此外,報告根據公開報道,對已故的兩院院士候選人進行了篩除。
21位院士候選人斬獲3項國家獎
兩院院士的稀缺性,決定了只有真正做出有影響力和價值的創新成果的科學家才能當選。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我國對傑出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的最高嘉獎,由此成為院士評選的重要參考。
統計顯示,在2008-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獲獎名單中,共有將近620位兩院院士候選人都曾作為第一完成人斬獲國家獎,約佔全部候選人的53%。其中,曾進入中國科學院初步候選人、中國工程院二輪候選人名單的學者,手握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比例超過了63%。
在近5屆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中,曾主持2008-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專案的學者約佔38%;近5屆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中,這一比例超過了65%。其中,有21位兩院院士候選人作為第一完成人斬獲3項國家獎,近140位候選人手握2項國家獎,26位候選人曾摘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為院士儲備力量中的種子選手。

18位院士候選人實現重磅科技獎“大滿貫”
國家科學技術獎之外,一些重磅科技獎項的獲得者也與兩院院士有著極高的重合度——
於2017年設立的全國創新爭先獎,迄今共頒發了三屆,近百位學者在獲獎之後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獎自1994年頒發至今,近300位學者在獲獎之後成功當選兩院院士。2002年以來,光華工程科技獎共頒發了280餘項,其中70餘位學者在獲獎之後晉級院士。
這些含金量極高的社會科學技術獎,也是院士候選人衝擊院士稱號的重要“敲門磚”。報告彙總了近15年(2010-2024年)的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評選結果,梳理了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的獲獎情況。
統計顯示,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中,有18位學者實現了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的“大滿貫”,他們中的17位都曾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衝擊兩院院士的潛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員、山東大學張承慧教授,均在主持完成3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專案的同時,獲得了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擁有衝擊2025年兩院院士的雄厚資本。

能源與礦業學部、化學部競爭最激烈
從各學部的院士候選人數量來看,中國科學院中,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擁有近120位院士候選人,角逐者最多;中國工程院中,院士候選人數量最多的學部則是醫藥衛生學部,共86人。
不過對比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指南中的名額分配方案,各學部的競爭情況有所變化。總體來說,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競爭更加激烈,其中角逐最白熱化的當屬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增選名額與現有院士候選人數量之間的比值約為1 : 8.3,衝擊院士的難度最大;在中國科學院,競爭最激烈的是化學部,比值為1 : 6.5。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CVPR 2025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ECCV 2024 論文和程式碼下載
CV垂直方向和論文投稿交流群成立
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Mamba、多模態學習或者論文投稿+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透過且邀請進群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人數破萬!如果你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實戰專案、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一定要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知識星球!最強助力你的科研和工作!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掃碼或加微訊號: CVer2233,進交流群
CVer計算機視覺(知識星球)人數破萬!如果你想要了解最新最快最好的CV/DL/AI論文、實戰專案、行業前沿、從入門到精通學習教程等資料,一定要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CVer知識星球!最強助力你的科研和工作!

▲掃碼加入星球學習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CVer公眾號
整理不易,請點贊和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