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2年來,我們受夠了”一位上海考生家長的12年忍耐

作者|文小創
編輯|吳尋
來源|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
接受孩子可能不如自己,是許多父母要邁過的一道心檻。高考後,考生們進入人生新階段,父母們歡呼解脫。
網友@文小創是一位上海高考考生家長,回首12年折騰孩子讀書的歷程,他的感受是“受夠了”。以下是他的自述:
01
兒子今年剛參加完高考,當最後一場考試的結束鈴聲響起,他解放了,我和妻子也解放了。回顧12年來兒子的讀書經歷,五味雜陳,我和妻子都不後悔。可我們的付出也到此為止了。
這12年來,我們受夠了。
兒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佔盡了上海的優質教育資源。我家的房子是學區房,2004年花一百多萬買的,如今價格翻了十多倍。小區裡面有浦南幼兒園,傍邊是福山路外國語小學,小學在小區裡面,只是校門開在了福山路。小區的前門斜對面是進才中學初中部,進才中學高中部距離小區後門200米遠。
我們家生活還算體面,當年我是透過上海特殊人才引進的渠道,來到上海發展,成家立業。經過多年打拼,如今我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妻子是國家高階工程師。不得不說,我們夫妻在工作上奮鬥的這些年裡,生活重心從未離開過兒子的學習。
兒子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才,幼兒園時期的學習倒也正常,成績中等偏上。要說特點,可能與別家小孩不同的是,他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識字2000個以上,幼兒園和小學的書籍基本沒有不認識的字。記得當時幼兒園的老師請家長到學校,讓我們講講兒子識字的經驗,坦率地說,經驗談不上,都是兒子自己學習的。
圖 :兒子學校運動會
這孩子從小喜歡地圖,常常一個人趴在地上研究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大人,同時對地名很敏感。偌大的上海,我開車走過十幾年,也有很多不認識的地方,他反而清楚的很,很多時候都是他給我指路。我當時自豪地跟老婆說,兒子長大一定有出息,前世可能是一位將軍。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外地農村的親戚要去世博園,我有事不能陪他們,就讓8歲的兒子帶他們過去。買地鐵票、門票,充當導遊,安排吃飯,他不僅很樂意做這些事,並出色地完成任務,讓我在親戚面前很有面子。那個時候,我們夫妻對兒子抱著無限希望。
幼兒園、小學在無憂無慮中度過了。最讓我感動的是,兒子在上小學時,我正處於創業階段,工作比較忙,每天很晚才能回家。一聽到我的腳步聲,沒等我拿出鑰匙,兒子就打開了門,手裡舉著拖鞋,接住我的公文包,奶聲奶氣說:“爸爸辛苦了”。
那時的我,感到生活很美好,渾身充滿幹勁,心氣也非常高。為了家庭,為了兒子,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02
到了初中二年級,兒子已經14歲,明顯感覺到他與我們距離越來越遠。後來我讀到過一段話,說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有兩段重要的分水嶺,一個發生在2歲,另一個發生在14歲。
我們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從來不和我們溝通,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他從3歲開始學習薩克斯,曾經在上海青少年雅馬哈薩克斯大賽中獲得過第二名,已經考到了8級,這時候也突然放棄。我們不知道原因,溝通受到很大阻礙,一跟他說話,要麼不理不睬,要麼煩得跳腳。
每天放學,他就沉迷於電視、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因為無法做到有效溝通,作為父親的我,就寫信放在兒子的枕頭旁邊。這事做過好幾次。
最後我也不知道他看過沒有,看過後想過什麼沒有。這種不良的情況一直持續,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退步,老師把我叫到學校去溝通過幾次。後來才知道,兒子上課經常睡覺,班裡的同學給他取外號叫“睡神”。
那時,我們夫妻非常絕望,只能不斷降低對他的期望。我們也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只是猜測和他交往的一位朋友有關。這是他初中班主任跟我們講的:這位同學父母離異,因為父親在婚內出軌,母親再婚後,繼父就住在這位同學的家中,也許正是這些導致那孩子非常叛逆。
兒子和他常常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幹了些什麼。同住一個小區,我們也不好干預孩子的交友,就這樣,兒子一點一點與我們的期盼背道而馳。
初中三年,我摔了3部手機,2部iPad,砸壞了一臺電視機。手機、iPad是買了砸,砸了買,主要是因為他晚上作業不做,白天作業不交,老師不斷打電話聯絡我們。這誰能受得了。
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們對兒子徹底不敢管教了。
那天晚上,不寫作業的他和媽媽頂撞起來,然後躲進屋裡,把房門反鎖。我聽見裡面有砰砰的聲音,怎麼敲門也不開。我和妻子嚇得半死,坐在大廳的沙發上一夜沒敢睡。第二天早上他開門進房間一看,他居然用頭撞壞了窗戶的雙層鋼化玻璃!
聯想到孩子與母親爭吵後從大橋上跳黃浦江的新聞,我和妻子再也不敢給兒子提什麼要求了。一切都要商量著來,他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算,不敢勉強。
初二快結束時,我問兒子需不需要上補習班,他沒回答我,幾天後,他說他願意補習。我重新燃起信心,想盡一切辦法,找到最好的老師上門一對一上課,全科都補,最貴的一小時八百元。到了初三最後一學期,每月的補課費用超過兩萬元。好在補課效果不錯,考試前兒子也很努力。
中考成績馬馬虎虎,差0.5分沒有能考進離家200米的進才中學,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績,考進一所還不錯的市重點高中。
圖 :兒子在泰國旅遊

考上高中後,我和妻子認為可以鬆口氣了,搬家到上海郊區,住在以前買的別墅裡。結果證明,我們還是太天真。由於學校離家較遠,不可能走讀,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真的已經到了極限,所以讓他選擇住校。高一、高二住校期間,是我們相對輕鬆的兩年,屬於夫妻的二人時光多了不少,下班常去看新上映的電影,逛逛街,去酒吧喝杯雞尾酒享受休閒時光。


接到老師電話,獲得的反饋幾乎都是,兒子晚上玩手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退步等等。反正我們是不想讓他回家住,一來我們住的郊區距離學校有70公里,開車要一個多小時;二來我們實在忍受不了那種煎熬。
我和妻子想,他住家裡也會每天玩手機,說不得,罵又不能罵。抱著鴕鳥心理,熬著。一直到了高三,全班36人,兒子的學習成績從入學時的第三名,已經退步到全班倒數第6、7名,體重也已從入校時的75公斤飆升到超過100公斤。
我和妻子只能嘆息。那時,妻子已經到了更年期,心情煩躁,脾氣就像炮仗,不點都能炸。身為中年男人,我既要安慰老婆的情緒,又苦於不知如何與兒子溝通。
有人認為,問題出在我不會與兒子溝通,我想不是的。
我出身農村,9歲父親病故,從小學當班長一直到大學當學生會主席,後來作為上海特殊人才引進來到上海發展。接著公派出國,回國後自己創立公司,公司鼎盛時期,員工有600多人。所以,我想與人溝通的技巧和能力還是有的,不敢說有多好,最起碼不會差到哪兒去。
我無數次試圖創造與兒子溝通的機會,他的反應就是拒絕溝通,不光是與我,和他媽媽也是一樣。曾經一段時間,我們夫妻都認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甚至感覺工作和生活都沒多大意思。不能和兒子溝通的話,我們總是自言自語,在心裡與自己溝通,安慰自己,就這樣我們夫妻相互鼓勵,咬牙堅持。
最後,我和妻子達成一致,為了不讓自己後悔,就盡力去做,爭取做到最好。我們買了很多關於和孩子溝通的書籍,比如《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等等,甚至諮詢過心理諮詢師。
那些書,一部分是父母看,一部分是給兒子看,我們的基本都讀完了,給兒子的一本都沒讀,像剛買時一樣新。
03
高三那年,兒子終於不想住校了,理由很簡單,他吃得很胖,睡在學校的架子床上不舒服。他要走讀,讓我們在外面給他租間房子,或者他去住賓館。畢竟是親生的孩子,讓他一個人住哪裡能放心,沒辦法,我們決定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夫妻倆搬過去住。
房子是兩室一廳,兒子住大的那間,我們住小的那間。小房間大概也就五六平米,沒有空調。小房間空間不夠,只能放了一張長度不足的架子床,妻子睡在上面,我睡在下面,睡覺只能斜躺著,腳還要伸在外邊。
兒子每天回家吃飯,偶爾和我們有兩句交談,剩餘的時間都是鎖上房門,一個人躲在屋裡。平日裡,也很難知道他在裡面幹什麼,是學習還是玩遊戲。作為父母也只能隔著房門,叮嚀他好好學習。
還記得,兒子高一時成績掉到年級倒數10%以內,我和妻子就開始找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每月補課費用一萬多。實際上,他能學進去多少並不是很重要,最起碼我們知道,週末時間他總歸是在學習。這或多或少能減輕一些我們的焦慮。
有一次,兒子在住校期間違規使用手機,被學校處罰走讀一個禮拜。為了趕70多公里路程去上學,妻子早上5點起來準備早餐,我開車一小時十五分鐘,準時準點將他送到學校,從未遲到過。
當時還是冬天,為了不影響兒子睡眠時間,我在車後座準備了被子和枕頭,兒子上車就一路睡到學校,不時發出打鼾的聲音。我握著冰冷的方向盤,賓士在晨光熹微中。這一刻,作為一位人到中年的父親,心裡既有絕望又有希望,我一直知道該往哪走,卻看不清前方的路。
今年高考分數出來前,我預估,考不上是不可能的,考上名校也不太可能。兒子付出多少努力我知道。他或許就是一個沒有什麼理想的平常人,我能接受這一點。怕的是,他將來不能接受這一點。
高考分數出來後,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兒子考了500分不到。上名校沒有指望,勉強夠上個一本。
這幾天,我一直想對兒子說,老爸盡力了,希望你長大了不要後悔。高考結束後,我就開始和妻子規劃生活,人不必為子女活著,我從來沒有奢望兒子能為我們夫妻養老,也沒有這個必要。
12年擔驚受怕後,我們希望能與兒子進行生活和經濟上的切割,他未來大學四年,除基本的學費、生活費外,額外費用我都不再承擔。以後的人生,我希望我們夫妻兩個人過。
Q&A
問:在你心裡,是否覺得孩子一定要比自己更好?
答:心中當然有孩子超過我的期望。兒子學習的條件比我那時要好得多。我讀書的時候,一本新華字典都是缺頁的,更不要說其他資料,複習考試的試卷都是老師安排學生蠟紙手刻字,然後用手工印刷機一張一張印出來。兒子智力條件也明顯的優於我。
問:知道孩子不會太出色後,為什麼還會持續投入?
答:主要是期望哪一天兒子能忽然長大,明白學習的意義。作為父母無論付出多少,也不要給自己以後留有遺憾。
問:考上一本,已經是許多父母眼中不錯的成績了,為什麼不太滿意呢?
答:考上一本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之所以不滿意,是兒子對不起自己的智商,更別說12年來我和妻子的辛苦付出。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努力學習的樣子,也沒看到他有嚴謹對待學習的態度。
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 每天講述一個從生命裡拿出來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