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華爾街日報》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利用與70多個國家的關稅談判,要求他們限制與中國的貿易,不許中國貨物經由他們的國家運輸、不許中企在其境內設立工廠以規避美國關稅、不將中國的廉價工業產品吸收到其經濟中等等,藉此換取美國對他們降低關稅。提出這一戰略計劃的是美財長貝森特,目的是迫使美國貿易伙伴在經濟上“孤立中國”。

中美風暴正在向縱深演變,特朗普團隊越來越“圖窮匕首見”。
知情人士稱,美國官員在與一些國家早期談判中提出了這一想法。特朗普本人15日也暗示了這一戰略,他在新聞節目中稱,他正在考慮讓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
這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提出這個設想,4月初貝森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最終或許能與盟友達成協議……然後,我們就可以作為一個集團處理中國問題"。
這無疑是特朗普團隊的美夢。他們既想要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臣服,向美國集體“納貢”,又想全面遏制中國。達成這兩個目標,他們相當於實現對整個世界的征服。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提出了4點理由,認為“孤立中國”根本就是空談。他首先指出,即使按特朗普團隊預設與其他國家談判達成協議的最理想狀況,也不太可能成功,因為在美國片面撕毀貿易協定、關稅大刀瘋狂揮向所有貿易伙伴之後,特朗普團隊的國際公信力已蕩然無存。其次,就算美國對一些國家給予可信的承諾,但如果只為了換取免除特朗普關稅的懲罰,沒有一個主要貿易大國願意加入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不惜自毀供應鏈。第三,特朗普政府用錯了武器打貿易戰——明明是槍戰,美國卻提刀上戰場。特朗普想當然地以為只需要削弱中國產品的外銷能力就一定能打贏貿易戰,但是中國有很多方法減輕對美出口損失的衝擊。與此同時,美國要因應中國大陸關鍵材料斷供的衝擊,難度則要大得多。第四,他認為特朗普團隊主導關稅戰政策的官員是貿易顧問納瓦羅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而不是一開始對關稅政策有異議的貝森特。
美國“政客”新聞網11日援引白宮訊息人士的說法稱,目前特朗普政府優先與越南、印度、韓國和日本等,即少數幾個有助於美國“在地緣戰略上牽制中國”的亞洲國家進行認真的談判,澳大利亞也在很可能與美達成協議的名單中。但是在這些國家中,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16日說,“美國加徵關稅的行為無異於自殘。”他強調,捍衛國家利益十分重要,澳方不會向美國妥協,將堅持自己的政策。

▲
2 月,特朗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橢圓形辦公室會面。(圖片來源:紐約時報)日本首相石破茂14日明確表示,日本不打算在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亦不急於達成協議。日本經濟顧問也在給美媒放風:東京在美國關稅談判中有很多牌可打,因為日本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也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潛臺詞就是日本不會像特朗普想象的那樣屈從於特朗普的“對等關稅”。4月15日,日方宣佈美國谷歌公司違反日本《反壟斷法》,對美國大型公司發出第一份行政終止令,顯示日本當局正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美國《福布斯》稱,美方“不會真正談判,只是(藉此)進行敲詐”。
老胡個人認為,美國“孤立中國”不可能成功,嚴肅的政府就不應該做這樣的戰略構想。當初拜登政府對中國搞“小院高牆”式封堵,他們是在考量了市場現實、盟友的意願和美國動員力之後採取的,成功的程度也很有限。特朗普團隊欲把“小院高牆”升級為要求更多國家、包括非美國盟友一起參加的對華圍堵,威脅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二選一,這完全超出了美國的能力範圍和地緣政治的基本邏輯。他們在冒險,他們將面臨各國利益和意願無窮無盡的抵制和“軟磨硬泡”。

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東南亞幾乎所有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美國亞太關鍵盟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歐洲主要國家都同中國貿易活躍,中歐貿易與歐美貿易額不相上下,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與中美的貿易額也是不相上下。美國要求那些國家加入孤立中國的陣營,做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炮灰,但那些國家真正利益就是在中美兩大國之間做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站位權衡,沒有誰願意徹底選邊站,丟棄自己的靈活空間。無論出於什麼原因,與一個大國陷入敵對都是難以承受的戰略風險,它不僅是“不划算的買賣”,而且有可能成為影響國運的錯誤。
臺灣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忠誠度”絕對第一,但他們也是戰略上最朝不保夕的。一旦中美貿易戰走向極致,中美完全“脫鉤”,臺當局無疑將是最危險的破局點。

在老胡看來,特朗普團隊喜歡說大話,擺出不切實際的目標唬人。他們宣揚“孤立中國”,不管成不成,先給美國輿論場提供些情緒價值,在人們因為市場混亂而憤怒情緒上升的時候,也給他們的一意孤行找一點“合法性”:我們是在與中國戰鬥,在用孤立中國消除美國長期的心腹大患。
另外,特朗普團隊還想透過散佈這種極端主張向中國施壓,逼中國以他們希望的弱勢坐到談判桌上。反正特朗普團隊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吹牛,散佈這些“孤立中國”的資訊,達不到目的他們也不會覺得難堪。

中國作為綜合實力雄厚的大國,不可能被關稅戰和經濟制裁壓垮。中國的人口規模決定了我們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可以開發,我們又是全球工業基礎供應鏈的中心,世界與中國的聯絡有太多割不斷的紐帶和交匯點。除了這些牽制力,中國還有不允許極端格局出現的強大威懾力。
中美貿易戰說到底是場耐力戰,是意志的無限比拼。中美兩國的社會哪一個更堅定地認為這場貿易戰是對方強加給自己的,更一致認為這場戰鬥觸及了自己國家的核心利益,整個國家退無可退,必須戰鬥到底,而且更能夠承受為此可能付出的代價,這些答案是明擺著的。而且這場貿易戰不僅是中美之間的,它首先是美國與全世界開戰,讓那麼多獨立主權國家不僅跪美國,而且幫著美國圍堵他們的最大或主要貿易伙伴中國,特朗普政府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今天的人類沒有那麼懦弱,那麼愚蠢,我們過去沒有,今天更不需要一個統治全世界的“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