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於「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讓我想起當年飛去 Austin 參加 SXSW 的場景:年輕、多元、充斥著瘋狂的想法、和未來的影子。
那幾年的 SXSW,有很多首次亮相或獲得重大關注的產品:Twitter(2007年),Tinder(2012年),Spotify(2010年),數不勝數。
到了 2025 年,AI 應用創業的黃金時代,哪裡會成為新的 SXSW 呢?
在本週的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中,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力量在萌動。

這次大賽從籌備到收尾,我,作為熱情爆棚和精力旺盛的編外人員,一人分飾多角:做了評委、頒獎人、圓桌主持人,甚至還自告奮勇組織了 100 多人的 after party,大家在 AI Hacker House 吃吃喝喝 + 十場 AI 開放麥,聊到深夜、意猶未盡、 12 點才散場。
感受?
很野蠻!!很浪漫!!
——野蠻,是獨立開發者們自由地野蠻生長,數不勝數的野生好創意;
——浪漫,是看到獨立開發者自由又熱情地開發出一大堆浪漫的產品,本次比賽也因此設立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浪漫主義獎」。
拿獎的 12 個產品,你用過幾個?
雖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畢竟小紅書這次給出了 150 萬獎金,因此吸引到約 1355 個專案報名,一派繁榮和蓬勃的景象。
由於作為特別單元的評審,我很認真的把所有入圍產品都玩了一遍,發現了幾個暗地裡很喜歡的產品。
最後的 12 個獲獎作品,最低獎金 5 萬,最高 50 萬。它們不一定在商業上是成功的,但都各有風格和趣味,帶給我非常多的 Aha Moments。
這種啟發和靈感,彌足珍貴。
5 大特別單元獎項:
-
出海先鋒獎: Crowdcore[1],自動搜尋海外營銷達人資訊
-
最佳創意獎: Focus Flight[2],巧妙地用一場沉浸式航班,為渴望專注的使用者,模擬城市間的飛航模式。
-
社群人氣獎: 小貓補光燈[3],幫助女孩子在暗光環境下拍出好看的照片。
-
浪漫主義獎: 魂旅[4],選擇想去的地方,AI 小人慢慢旅行並即時播報沿途趣事。
-
最佳00後開發者: Dreamoo[5],夢境社交。

「寶藏 App」金銀銅獎:
-
銀獎:Podwise[6],用 AI 輔助聽播客,「看比聽快」。
-
銅獎: PeakWatch[7],透過專業、精確、不說謊的資料,記得每一次運動中的投入、與痛苦後的進步。
-
金獎:雨天[8],手繪風格躲避障礙的遊戲。主角是一張紙,生活在常年下雨的小鎮中,它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用雨傘抵擋各處來的濺水。

「最佳 AI 專案」金銀銅獎:
這是我負責頒的 3 個獎項,正好頒給了我十分欣賞的兩位朋友:趙純想(胃之書 2.0)和倪豪(QRBTF AI),feeling proud of them.
-
銅獎: 胃之書 2.0[9],記錄美食的AI應用。
-
銀獎:Nooka[10],把文字變成播客。
-
金獎:QRBTF AI[11],把二維碼轉化成美麗的圖片。

全場金獎:Action&Link
到底什麼樣的專案能斬獲50萬大獎?——金獎揭曉,全場鼓掌,實至名歸!
——Action&Link[12] 是一款軟硬體結合的體感控制器產品,可以把玩家的動作轉換成遊戲指令,玩 PC/Switch主機遊戲的同時輕鬆健身。

在遊戲體驗最佳化方面,產品透過AI演算法可同時識別身體多個部位的動作(支援六個區域、八種輸入),並配備豐富的動作庫。遊戲執行流暢,支援《原神》《黑神話:悟空》等3A大作。

小紅書還製作了一個審美和節奏感很好的影片,介紹這 12 款產品:
我最「怕」訪談的一類人,是「獨立開發者」
小紅書邀請我給「最佳 AI 專案獎」頒獎和致辭。
在我們的播客「十字路口」,採訪過非常多 AI 時代的投資人和創業者。
其實,有一個秘密我之前都沒講過,就是,我最「怕」採訪的一類人,就是「獨立開發者」。比如曾經上過我們播客的 idoubi、比如胃之書的趙純想、podwise 的 saito、StressWatch 的 Patrick 等,都是在獨立開發者圈子裡面的社群大佬和意見領袖。
為什麼我說自己「害怕」呢?因為我發現自己特別容易羨慕、甚至嫉妒他們。
因為獨立開發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做自己愛做的事,同時賺到體面的錢,而且還不需要管理團隊、不需要通勤,不需要 care 辦公室政治,不需要照顧老闆的情緒。
而最重要的是,獨立開發者如果創造出一款好產品,就能成為時間的朋友,有著長期的複利。

「像做消費品牌一樣做 AI 產品」
融了 3 億人民幣的張月光一直很低調。最近,他難得做了一次公開分享,提到一個觀點:
妙鴨的本質,是新消費品牌。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創辦了「躺島」,一個睡眠環境品牌,賣出了貓肚皮枕、瓜瓜涼被等好幾個破億的爆款。
熟悉我的朋友同時也知道,我學的是計算機、做的是產品經理、創辦的街旁和新世相都是網際網路公司,怎麼突然就搞消費品牌了?
事實上,做消費品牌的體驗,和做一款 App、一個 AI 工具,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
洞察使用者 —— 設計產品 —— 營銷產品
因此,在今天的中文網際網路,哪個社群最合適幹上面這三件事情呢?——非小紅書莫屬。在小紅書這個生活社群,是一個巨大的“需求池”。
生活的痛點,就是開發的起點。
「有沒有 App……」
承蒙信任,除了負責評委和頒獎,我還主持了圓桌論壇《AI 時代,每個生活需求,都值得重做一遍》。

這場圓桌,我們暫時把 AI 的宏大敘事放到一邊,而是著重於聊眼下所有獨立開發者和創業者們都關心的話題:下一個產品,做什麼?
StressWatch 的 Patrick 分享了一個妙用小紅書的辦法,搜尋「有沒有 App…」:

Patrick 的工作室名字叫做「100 Bad Ideas」,他也在十字路口的播客中分享過創業故事:在工作室成立之初,他和合夥人 Alex 在紙上寫下了 100 個壞主意。
我不能確保自己想出 1 個好主意,但可以確定的是,我能想出 100 個壞主意
在這場圓桌上,因為我的一詢問二追問三刨根到底地問,Patrick 首次分享了創業之初的那張紙上,他們”沒來得及做“的一些壞主意:
-
給輪椅使用者的記步數產品;
-
給殘障人士的 AI 眼鏡;
-
心跳博物館:記錄、儲存、分享心跳的聲音;
-
給輸入法一個情緒 BGM:根據輸入的內容、按鍵的頻率、一天的時間,生成最適合當下的環境 BGM;
-
……

過去 100 天, DeepSeek 釋出、Manus 刷屏、GPT-4o 炸裂問世,在一個如此多劇變同時發生的時代,創業者應如何選擇?
雲九資本合夥人 Mars 任鑫貢獻了精彩的觀點:
-
強烈建議大家抓緊時間賺錢,模式是儘快做大後融資。現在賺錢的難度比5年前大很多,但這也能驗證你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
-
要「欺負老人」,做創業老手們難以理解的事情,做他們不擅長的領域。那些他們覺得看不懂的產品最有潛力。像 AI Excel 或 AI Chatbot 這種一眼就能想到的東西,老手也能做,競爭就會很激烈。
「我們是小紅書 Native App!」
「小貓補光燈」的花生在獲得「社群人氣獎」後,他興奮地原地蹦了起來,連蹦帶跳衝上舞臺,說:
「小貓補光燈」是一個小紅書 Native App!

要成為一個「小紅書 Native App」大概需要三步:
-
第一步,在小紅書上找到需求;
-
第二步,在小紅書上找到種子使用者;
-
第三步,在小紅書上繼續運營,找到第 100 萬、200 萬、300 萬……使用者。
小紅書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場域:需求足夠真實,表達足夠真誠,獨立開發也能被更多人看見。

過去,小紅書擅長把生活變成內容,現在小紅書開始在鼓勵大家把生活變成產品。
傳統開發很重,但 AI 時代的獨立開發可以很輕。開發一款應用,或許將越來越接近於創作一條筆記。
本次參賽團隊中,55% 是一人公司;超過 90% 的開發者一年不止開發一款應用。
獨立開發,我覺得越來越像是下一個時代的 UGC。在這裡,每一個獨立開發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使用者池",用更輕量的方式去創造、去驗證、去成長。
所以,一個「小紅書 Native App」的生命週期是這樣的:從社群裡發現需求開始,到產品開發變得像創作一條筆記一樣輕盈自如,再到最後讓產品迴歸社群、生長、迭代。
「考驗一場活動的凝聚力,要看多少人願意去 After Party 」

十字路口、Spark Lab 和啟師傅(和他的良渚大型參賽代表隊),在小紅書的全力支援下,一起在 AI Hacker House 舉辦了這次大賽的 After Party。
頒獎禮完成後,大家從上海徐匯濱江的主會場,轉戰到漕河涇開發區湖邊的 AI Hacker House,一群很 i 的獨立開發者,做了一場超 e 的大型聚會,現場峰值有 120 人。




人和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時,就會出現催生親密感的化學反應。這是獨立開發者的聚會,但整體的氣氛卻是:「獨立,但不孤獨」。
這場 Party 不但有披薩和酒精,還是一場學習型 Party。我們延續了十字路口和 AI Hacker House 一直的傳統,在圓環廳內組織了 10 場開放麥:
-
Ryan,Founder@SparkLab,Creator & Hacker
-
花生,小貓補光燈創始人
-
西元 Levy,FateTell 創始人/CEO,前位元組產品經理
-
Alex,Crowdcore 創始人
-
Shawn,SunAlly 創始人
-
李天縱,Spreak 創始人
-
Alex,PeakWatch 創始人
-
John姜天宇,Helix Immersive 創始人
-
Jensen,加億商繭創始人
-
Edward,無用之物工作室
10 位朋友依次登臺,分享了他們準備做、正在做、或者是已經做好的產品。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參加完某一次行業大會後,還不捨得告別,一行人結伴組局參加 After Party,聊到深夜都意猶未盡 ——我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 2010 年前後在五道口、華清嘉園和北航的中文網誌年會和 Wordcamp。
這一次,就在本週二的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上。賽後,AI Hacker House 的 after party 吸引了 300 人報名、 100 人來到現場。從下午 5 點半一直持續到夜裡 11 點,到最後,草地上依然三三兩兩地坐著不願離去的人群。



「人生啊,做點什麼好呢?」
前段時間,十字路口有篇文章被轉發了近 2000 次:《人生啊,做點什麼好呢?》
在這篇文章中,回答了兩個關鍵問題:
人活著最根本的價值在哪裡?答案是:創造真正美好的新東西。
創造為何如此重要?是因為它體現了人類最核心的特質: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勇氣。
還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來自多抓魚創始人貓助):
批評時總顯得聰明,就像建造時總顯得笨拙。
這,正是我參加完小紅書獨立開發大賽後的感受。

朋友們,明年再見。
參考資料
Crowdcore: https://crowdcore.com/
Focus Flight: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08c251a0000000001004a0d
小貓補光燈: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abc6f17e8ac2b109179dfdf
魂旅: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5bc4445000000000d01d052
Dreamoo: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fcba6a0000000000101f705
Podwise: https://podwise.ai/
PeakWatch: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4d4f571000000000100db36
雨天: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be4fc52d979de0001bdebeb
胃之書 2.0: /1d88e8f58ed18008b97cd9d38d721a82?pvs=25
Nooka: https://www.nookapod.com/
QRBTF AI: https://qrbtf.com/en
Action&Link: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6054897000000000b00fa0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