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博士“蛻變”聯合航空機師!美國41歲華裔跨界女王的傳奇人生

來自臺灣的黃於慈有著讓人難以置信的多彩經歷。在她41歲入職美聯航成為一名機師之前,她歷經了多種職業角色的轉換。
從做空服員、派傳單,到擔任音樂老師,她甚至擁有音樂博士學位。在婚姻、育兒、離婚和再婚的經歷中,黃於慈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職業抉擇。如今,她在達拉斯安家,過上了她精心選擇的、舒心自在的生活。
黃於慈從三歲開始,就跟隨父母的安排學習鋼琴,起初是跟著姐姐一起學。雖然姐姐後來放棄了,但黃於慈因為展現出了出色的音樂天賦,得到老師的鼓勵,選擇繼續深造。
家境並不富裕,所以在考國中音樂班時,她需要選擇第二樂器。家裡為了省錢選了最便宜的鼓棒,於是她開始了打擊樂的學習之路。她進入了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成為了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的成員,並在這期間結識了她的伯樂,幫助她獲得了全額獎學金,能夠前往美國深造音樂碩士。
黃於慈雖然在音樂領域有著天賦和才華,但在美國攻讀從碩士到博士期間,她逐漸認識到了現實的殘酷。
首先,她意識到成為專業演奏家的道路並不穩定,於是她決定走教學的道路,這就要求她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然而,不巧的是,她博士畢業後遇上了美國的經濟蕭條,導致許多大學的教職崗位被取消或轉為兼職,這讓黃於慈的經濟狀況十分拮据,她的年收入只有一萬多美元。
更加困難的是,黃於慈和當時的丈夫也出現了感情問題。兩人都是音樂家,但丈夫是自由職業的薩克斯風演奏家,他們的經濟情況也因此變得十分脆弱。最終,他們決定離婚。為了支援雙胞胎女兒,黃於慈開始探索其他職業道路的第一步。
黃於慈摘下音樂博士的光環後,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機場免稅店的雅詩蘭黛專櫃發傳單。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達美航空的空服員聊天,瞭解到了空服員這個職業的薪水和福利,對她來說很有吸引力。於是,她決定試試運氣去申請。然而,由於之前沒有服務行業的經驗,黃於慈從區域性的小航空公司做起。
與此同時,她還繼續兼職在大學教書。當時她已經32歲了。在航空服務行業的階梯上,她度過了兩年,逐漸向前邁進,最終加入了美國航空,成為一名全職的空服員。
黃於慈坦言,她當時轉行並沒有想到會做多久。她之所以選擇成為空服員,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上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她有照顧女兒的責任感。但她內心深知,她的探索之路並沒有結束。從小到大,她一直聽從家長的安排,現在她決定為了自己真正的夢想去冒險一試。
一次,黃於慈在與機長聊天時,對方驚訝於她的高學歷和聰明才智,認為她做空服員太浪費了,建議她考慮成為機師。這段對話打開了黃於慈學飛的大門。她利用碎片時間,在完成飛機服務後就獨自學習飛行,空閒時間則用來照顧孩子和學習飛行。
雖然其他人可能只需要一年多時間就能考取各種執照,但由於工作和生活的繁忙,黃於慈花了五年的時間。雖然這個過程充滿了挫折,但她從未放棄。
黃於慈表示,在學飛的過程中,她最感激的是重新找回了自我價值。她在離婚時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自信心,覺得自己的人生只剩下了照顧孩子的責任,對自我價值沒有任何想法。但是在學飛的過程中,每次學到新東西,每次考取新的執照,她的自信心都在增加。這段時間讓她重新找回了自我。回想起多年來對音樂的研究,黃於慈也表示,由於不再需要依靠音樂謀生,她反而更能享受演奏音樂的過程。
黃於慈的晉升之路看似順利,實際上充滿了艱辛的時刻。首先是在撫養權方面,由於離婚時資金短缺,又對法律系統不熟悉,她失去了對雙胞胎女兒的共同撫養權,如今只能定期探望女兒,而女兒卻住在遙遠的密歇根,通勤距離很長。在離婚後的個人生活中,黃於慈面臨了一系列困難,包括被鄰居入室搶劫,損失了存有前半生音樂演出資料的筆記型電腦,以及被房東欺騙告知房屋已被法拍,不得不馬上搬家且丟失了房租。因此,黃於慈過了六個月的流離失所生活,有時帶著女兒住在酒店或朋友家,有時在工作時只能在機場或車上睡覺。
回顧這些苦難經歷,黃於慈卻表現得十分坦然。她說:“過去發生的不好的事情,我會記得,但不會一直耿耿於懷。我記住教訓繼續前行,這樣我才能成為一名空服員,然後成為機師。”她把自憐自艾的時間都花在抓住機會上,深信“只要非常努力,別人會看到”。她緊緊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在工作中學習飛行,表現出色,幾乎每位機長都認識她。她透過不懈的努力,一路遇見了善良的人,得到了飛行資源和機會。
如今,黃於慈重新找到了真愛,並且已經勇敢地踏入了第二段婚姻,她嫁給了比自己小22歲的美國航空機長。黃於慈向來是一個主動的人,在追求愛情時也不例外。她一開始就主動要求先生的電話號碼,後來更是主動地向他求婚,甚至連戒指的尺寸都親自量好,為了確保自己的幸福,黃於慈一點也不感到害臊。
黃於慈的雙胞胎女兒已經13歲了,儘管她們都具備出色的音樂才華,但黃於慈並沒有鼓勵她們去學習樂器。相反,她非常期待能夠教導她們如何駕駛飛機。她相信,掌握飛行技能對女孩子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幫助。她告訴女兒們:“不管你們將來做什麼,只要是你們自己想要的,自己努力爭取到的,任何人都無法剝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