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智合研究院
DeepSeek應用登頂蘋果中國區和美國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榜,在美區更是一舉超越ChatGPT。

隨著DeepSeek迅速走紅,國際律所對其態度呈現分化。據彭博法律(Bloomberg Law)報道,“數百家”國際律所正在採取措施,阻止其律師使用DeepSeek。
部分律所選擇直接抵制
美國律所福克斯羅斯柴爾德(Fox Rothschild LLP)就是其中之一。該律所於2025年1月30日明確禁止律師使用DeepSeek[1],理由是擔心客戶資料可能面臨隱私風險。
福克斯羅斯柴爾德成立於1907年,總部位於費城。根據AM Law200的資料,截至2023年底,該律所擁有超過900名律師,在美國設有30個辦事處,2023年全年收入達6.95億美元,全美排名第72位。
其人工智慧、隱私與資料安全業務聯合負責人馬克·麥克裡(Mark G. McCreary)表示:“雖然律所一般允許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但在涉及中國AI公司時,風險性質截然不同。保護客戶資料至關重要,特別是在DeepSeek的資料儲存細節尚未完全透明的情況下,禁止使用該應用無疑是更為謹慎的選擇。”
矽谷律所威爾遜(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也採取了類似措施。該律所的首席創新官安妮·達泰什(Annie Datesh)指出,像DeepSeek R1這樣的新模型必須經過首席資訊安全官和總法律顧問的審查才能使用,而目前DeepSeek的R1模型尚未透過這一流程,因此律師們暫時不能使用。
此外,密蘇里州的大型律所博勝納力(Polsinelli)也表示,雖然尚未針對DeepSeek制定具體政策,但通常不允許未經批准的AI模型在律所電腦上執行。

部分律所保持謹慎觀望
與直接抵制的律所不同,許多律所目前處於觀望狀態。美國律所瑞格(Ropes & Gray)於1月29日在其官網釋出了一篇題為《DeepSeek:企業使用者的法律注意事項》的文章,作者為律所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交易業務部合夥人雷吉娜(Regina Sam Penti)[2]。
文章指出,一些企業使用者可能正在考慮將現有的生成式AI模型替換為DeepSeek,以節省成本。但律所提醒企業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須對其技術、法律和業務風險進行全面評估。
去年宣佈完成9億美元F輪融資的加拿大法律科技公司Clio也在其官網發表部落格文章評論DeepSeek。Clio先是肯定了DeepSeek的成果:“多年來,AI技術開發一直由財力雄厚的玩家主導。OpenAI和谷歌等公司在晶片和資料中心上投入大量資金,把AI競賽變成了比拼誰投入多。DeepSeek繞開這些限制,標誌著權力轉移,這可能極大重塑AI市場格局。”
但Clio在文章中也表示,DeepSeek對於法律服務領域預計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對於法律專業人士來說,結論很明確:選擇基於行業特定需求的AI工具,將幫助律所更高效地執行,同時保證資料安全。
“雖然AI創新總是令人興奮,但安全性應該始終是首要任務,尤其是對於處理機密客戶資訊的法律專業人員。匆忙採用最新的AI工具而不評估其功能可能會使律所的資料處於危險之中。在將任何新技術整合到您的工作流程之前,請確保您徹底評估其安全性和資料隱私措施。[3]”
倫敦KBW投資銀行的加雷斯·亨特(Gareth Hunt)分析指出,律師行業對AI的態度仍然保守,部分原因是律師職業的特性,部分是因為大型合夥制律所的決策過程較慢。由於一些律所的“利益分配模式”導致律所沒有任何結餘,對於技術的成本開支需要投入而非分配。此外,按小時計費的律所往往對AI投入持更謹慎態度。

還有人看到機會
AI在法律行業的應用正在逐步演進,律所不得不尋找平衡。一方面,擁抱AI的律所可能會獲得新的效率和競爭優勢,而抗拒的律所可能會落後。另一方面,科技領域常常存在後發優勢,DeepSeek的崛起讓一些律所看到了行業加速發展的可能性。
事實上,已有不少國際律所選擇親身入局,投入大量資金開發自有AI產品。如歐洲大所CMS一年前宣佈正在開發其自有大語言模型Noxtua AI,目前是唯一在德國開發自有LLM的律所。CMS的慕尼黑合夥人表示,Harvey(OpenAI支援的法律科技初創公司)等供應商尚未建立基於歐洲和德國法律資料的資料庫,也未在符合德國律師行業規定的歐洲資料中心運營。
Noxtua自稱是“一個主權且安全的歐洲替代方案,取代美國的AI工具”。該模型是與柏林AI初創公司Xayn合作開發的,Xayn成立於2017年,源於牛津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專案。不過,CMS並未透露開發Noxtua的具體投入金額。
CMS並不是唯一開發自有AI的律所。僅2024年,美國律所德傑(Dechert)推出了DechertMind,紐約曼哈頓的律所Lowenstein Sandler推出了Lowenstein AI Chatbox,美資律所科律(Cooley)推出了基於生成式AI的問答工具Cooley GOBot,倫敦魔圈所年利達(Linklaters)推出了AI Sandbox。
目前,尚難斷定DeepSeek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是否會為律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但大多數律所對此持樂觀態度。德傑(Dechert)紐約合夥人兼技術委員會主席Christian Matarese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我們深知,我們預期像DeepSeek這樣的技術變革將持續存在,競爭也會不斷加劇,進而加速AI在法律工作流程中的整合,作為早期的技術先行者,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AI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律所對AI的採用步伐有快有慢,但不可否認的是,AI技術在法律行業的應用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如何在這股浪潮中找到最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業內持續探討的熱門話題。
END

智合研究院
新增好友,與智合進一步交流



參考資料
[1] Evan Ochsner,Fox Rothschild Blocks DeepSeek's AI Model for Attorney Use,https://news.bloomberglaw.com/legal-ops-and-tech/fox-rothschild-blocks-deepseeks-ai-model-for-attorney-use,Jan. 31, 2025.
[2] Regina Sam Penti, Georgina Jones Suzuki, Parv Gondalia,DeepSeek: Legal Considerations for Enterprise Users,https://www.ropesgray.com/en/insights/alerts/2025/01/deepseek-legal-considerations-for-enterprise-users ,Jan 29, 2025.
[3] Kate Rattray, DeepSeek’s AI Disruption (and Lessons for Legal Professionals), https://www.clio.com/blog/deepseek-ai/, Feb 4, 2025.
關注智合
和百萬法律人同行


責編 / 吳夢奇Scott
編輯 / 顧文倩Aro
分類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