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聯名公開信刊登於法國《世界報》(Le Monde),署名者包括2024年諾獎得主達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與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2019年得主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與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2001年得主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與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以及2008年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其中多數為美國籍經濟學家。
法國富豪持有的財富已達全國GDP的30%
諾獎得主們指出,法國的超級富豪在全球範圍內尤為突出。據《福布斯》雜誌資料,全球億萬富翁持有的財富相當於全球GDP的14%,而法國億萬富豪的財富總額卻高達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0%,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根據2025年4月《福布斯法國》排行榜,法國當前擁有52位億萬富翁,略少於上一年。這些超級富豪大多是奢侈品、化妝品、食品等行業的家族傳承者或企業創始人,如LVMH集團總裁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香奈兒所有人韋特海默兄弟(Wertheimer)、開雲集團創始人弗朗索瓦·皮諾(François Pinault)、歐萊雅繼承人弗朗索瓦絲·貝當古·梅耶爾(Françoise Bettencourt Meyers)以及Lactalis乳業的掌門人伊曼紐爾·貝斯尼耶(Emmanuel Besnier)等。
設立“最低財富稅”以遏制避稅行為
這七位經濟學家在文中寫道:“對財富徵收最低限額稅率的方式,具有高度效率,因為它能涵蓋各種形式的避稅結構。”
他們強調,這類稅種具備兩個特點:
具備針對性:主要針對那些透過複雜方式規避稅務的高淨值群體;
具備公平性:透過設定“最低繳稅門檻”,確保富豪繳納的稅不低於合理比例,避免“賬面鉅富、實繳寥寥”的現象。
曾被議會否決,但全球共識已起
今年6月,法國參議院否決了由祖克曼推動的法案提案。該提案此前在國民議會獲得初步透過,主張對財富超過1億歐元的個人,設立“2%的最低稅率”,以阻止極富階層透過架構資產來“名義繳稅、實質避稅”。
儘管法案未能在參議院透過,但此次七位諾獎得主的聯名支援,被視為對政策再次推動的助力。
他們強調,國際間關於設立“全球億萬富翁最低稅”2%標準的討論也已在G20平臺展開,儘管去年未達成共識,“全球趨勢已然啟動”。
“我們不必等待國際協議最終敲定。法國有機會再次引領全球稅收制度創新,正如1954年率先實行增值稅(TVA)時所做的那樣。”
背景資料:祖克曼稅(Taxe Zucman)
“祖克曼稅”由法國經濟學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加布裡埃爾·祖克曼提出。核心理念是:對全球億萬富翁設立統一的最低稅率,以防止他們透過跨國轉移和複雜金融結構避稅。
祖克曼認為,與跨國公司類似,全球富豪也應有“底線稅負”。他的研究顯示,許多億萬富豪的實際繳稅比例遠低於普通中產階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