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把手伸進四季裡,才能知道冷暖。只有把腳踏進江湖裡,才能知道深淺。只有把心沉進生活裡,才能觸碰真實。

你可能也這樣催過滴滴司機。和我一樣。
但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是他接到了你的單?他真的能“快一點”嗎?你這一單30塊,最後到底有多少錢進了司機口袋?開滴滴看似“體力勞動”,為什麼有人月入5000,有人月入20000?
好奇怎麼辦?擼起袖子幹!
2月25日,我在上海開了一天滴滴。
我知道,一天的體驗太淺。就像我第一次做俯臥撐,只做了一個,就宣佈自己是健身專家一樣可笑。但即使這樣,也已經讓我深受震撼。
原來,一名優秀的滴滴司機,需要像CEO一樣思考戰略,像CFO一樣精算成本,像COO一樣最佳化流程,像CMO一樣經營客戶。他們與演算法博弈,與時間賽跑,讓每一分鐘價值最大化。
他們不是體力勞動者。他們是“藍領商人”。
有點激動。讓我喝口水。然後和你慢慢道來。從哪裡說起呢?


開滴滴要考試。這我沒想到。
我給滴滴總部的業務部門、技術部門都講過課。問他們最簡單。但我猶豫了。我很怕他們給我開後門。
什麼?開後門?
電話那頭沉默很久。我們沒有後門,只有後備箱。想上路接活人,必須透過國家統一考試。我能幫你最大的忙,就是給你學習資料。
……可是,我已經是20年的老司機了……我的駕照,已經是終身駕照了……
一樣!然後,我收到了一份近百頁的PDF。






(圖片可左右滑動)
小鎮做題家的鬥志,被點燃了。我還能被考試勸退?我推掉了很多安排,一題一題認真學習。學習。再學習。最後合上材料,一邊默背,一邊叫了一輛第二天早上的車去考試。
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司機看著我嘴裡唸唸有詞,忍不住問:您去化成路,是參加網約車考試嗎?我說是。哈哈,別死記硬背。我教你技巧。
然後,他開始了他的表演。
題目裡有內環的,全對;有中環的,全錯。題目裡有醫院的,第一、第九、第十醫院全錯。題目裡有罰款,200全對,1000全錯,有3000選3000,沒3000選3萬……
我震驚了。你這些口訣,從哪裡學來的?
我報了個培訓班,500塊錢,學了一整天呢。
居然還有這樣的商業模式。我高考時怎麼沒遇到這樣的好事?
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早該意識到,網約車背後的江湖,一定早已錯綜複雜、縱橫交錯,有太多的隱藏知識,是我所不瞭解的,是我這個外行,一天之內不可能體會到的。
2個小時後,我通過了考試。

然後,我立刻聯絡了臧勤。我希望我上路的那一天,他能在。不然我的體驗,可能連窗戶紙都捅不破。可能就是一個笑話。
臧勤是誰?


2月25日。上海。早晨5:50。鬧鈴大作。
還想賴會兒床,突然清醒。不好,要來不及了。趕緊起床。刷牙、洗臉、劃了兩口早飯。飛奔出門。門口,滴滴早就等著了。
早,臧師傅。我坐上駕駛位,和副駕上的臧勤打招呼。
19年前,我寫了一篇文章《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講浦東機場路上,計程車司機臧勤分享如何月收入8000元。我在飛機上寫下這篇文章。落地後,3月15日凌晨,發在自己部落格上。
3月15日。是的。就是19年前的今天。

然後,誰也沒想到,這篇文章引發全國範圍的軒然大波。
無數司機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每天開17個小時,只能掙2000-3000元。他掙8000,絕對是吹牛。
很多專家站出來說,寫管理案例是好事,但編故事就不對了。我問過我弟媳的舅舅的外甥,他就是開出租的,他們公司證實了,不存在這個人。
甚至有司機在報紙上哭訴,老婆要和自己離婚。人家月入8000,你月入3000。還有5000你藏哪兒去了?
輿論無法平息。最後,央視派一輛車,跟在臧勤後面一整天。我不打擾你。我就跟著你。看看你是不是真能掙這麼多。
最後發現:真能。
於是,央視專門為臧勤拍了一期《走近科學》。從此,他被業內稱為“上海灘第一的哥”。
19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又同坐一輛車。只不過,今天我是司機。
你真的確定,非要沒苦硬吃,大老早出來開滴滴嗎?臧師傅問,現在諮詢生意差成這樣了嗎?
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開。
我對臧師傅說,懇請你幫徒弟個忙。請你幫我和每位乘客,解釋為什麼副駕有人。如果乘客支援我們的體驗,我們一定好好感謝,並把車費全額退還。
還有,懇請你再給我上一堂MBA課。
出發。




我人生第一單,這麼快就來了?瞬間感受到腎上腺素飆升。
趕緊看導航。接人3公里,去虹橋機場4公里。太好了,開張了。
臧師傅沒那麼興奮。3公里,大概需要8分鐘。乘客這是趕早班機,未必有耐心等你。趕緊。
話音剛落,訂單被取消了。

有點失望。我的職業生涯首單就這麼泡湯了。臧師傅說:別失望。這就是開滴滴和送外賣的不同。
哦?有什麼不同?
點外賣的人雖然著急,但沒有剛性的“deadline”。比如8點的航班,9點的會議,10點的簽約。所以滴滴使用者對時間更苛刻,一旦覺得你慢,就會取消訂單。
沒想到剛出車就上了一課。沒事,理解。誰還沒點急事呢?沒急事幹嘛打車?理解。
我一邊安慰自己,一邊繼續開。

第二單到來。海申花園到中山醫院。
我一踩油門。快。千萬別再被取消了。
這位會等你。臧師傅說。
你怎麼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占卜術”?
趕緊開,待會兒告訴你。
我緊趕慢趕,到達時已經7:01。乘客果然還在耐心等待。
乘客上車後,臧師傅隨口問:您去上班吧?
是啊。乘客答道。
送完人後,我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她是去上班的?
這個時間點,去中山醫院的客人有兩種可能:看病或上班。醫院8點才開門,病人不會這麼早去。但醫護人員不同。護士一般6:30左右出發,醫生7點左右。他們習慣提前到醫院吃早餐,醫院食堂既便宜又衛生。
6:51叫車,她大機率去上班。對上班來說,她留的提前量非常足夠,所以大機率會等你。
天啊,你這種“福爾摩斯式”的洞察力是從哪裡來的?也是花500塊買的嗎?
當然不是。你開的是滴滴,不是貨拉拉。拉的是人,不是貨。所以必須像人類學家一樣研究人,像心理學家一樣洞察人,像社會學家一樣理解人。他們大概在哪個位置,要去什麼方向。
比如抖音員工很多住在公司附近,因為有補貼,所以小單很多。張江附近的公司中午11點-1點辦完事,很多都要去機場。下午從浦東打到浦西,從浦西打到浦東的大單,基本是公務,因為公司報銷。
你必須有客戶畫像。然後像CMO一樣地分析你的客戶。
突然,我不知道說什麼。
都說網約車會被自動駕駛取代。這怎麼被取代?可能只有我這種只會踩油門的廢物才會被取代吧。
先別說這些了。看看你的第一單,賺了多少錢。


我人生中的第一單,賺了29.18元。

太好了!去年我送外賣第一單掙4.5元,今年開滴滴第一單掙29.18元。進步巨大啊!臧師傅,我請你喝奶茶。
你知道你剛才的收入是29.18元,但你知道成本是多少嗎?臧師傅問。
不知道。
看來我需要好好教你怎麼算賬。首先,時間是唯一真正的成本。無論你做什麼,無論你是誰,你的成本都可以被簡化為一個數字:每小時多少錢。也就是:小時成本。開網約車也是。
怎麼算?
這輛車一個月租金6300元。假設30天都開,每天成本就是210元。電動車不用加油,但要充電,充滿大概需要60元。一天的生活開支算180元。自繳社保90元。
現在算總賬:210元(租車)+60元(充電)+180元(生活開支)+90元(自繳社保)= 540元。
所以,540元就是你開一天網約車的總成本。
上海網約車司機,很多一天開14小時。扣掉2小時吃飯、休息、補電。接單時間大概12小時。
540元除以12小時,你開網約車的“小時成本”是45元。

你的每一分鐘都有價格,你的每一次決策都有成本,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在決定你的收益。
19年前第一次聽臧勤講出租車的“小時成本”時,深受震撼。今天再聽,仍然非常觸動。道理從來不變。在CFO眼裡,利潤永遠等於收入減成本。計程車是這樣,網約車還是這樣。變的只是收入來源和成本結構。
現在,算算你這單賺了多少“利潤”。
這單接單前“空駛”5分鐘。接單後“接人”加“送人”22分鐘。空、接、送,共27分鐘。你一小時時間成本45元,27分鐘就是20.25元。
收入29.18元,成本20.25元。所以利潤是8.93元。8.93元,喜茶不夠,蜜雪冰城或許可以。
我有點失望。這樣太少了吧。這麼算,我就算一天開12小時,掙得也還不如我們公司實習生多呢。
那怎麼才能多掙錢呢?
瞭解成本只是第一步,提高收益才是關鍵。而提高收益的核心,就是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率,也就是“時效”。
怎麼提高?
像COO一樣調整運營動作。提高接大單機率。彆著急,你一邊開,我一邊教你。



這單是大單。從附近,途徑很遠的地方,再去更遠的地方。
我趕緊點選“搶單”。搶單成功。哈哈,我的“時效”這不就來了嗎。
突然,訂單取消了。我嘴還沒合上。
沒事沒事。你趕時間你最大。你不要我接,我還不想去接你呢。

這單不遠,就在後面,掉個頭就是。這麼近應該不會被取消了吧。
我剛要掉頭,訂單又取消了。
不氣不氣。客戶取消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
就這樣,我在路上空駛十幾分鍾,漫無目的。心情跌到谷底。
你看,“時效”,就是這麼被不斷浪費的。時效最大的敵人是什麼?是訂單取消。臧師傅說。下一單,看看我用什麼樣的運營動作。

這是真正的大單。從徐家彙去復旦大學,全程18公里。
臧師傅說,這單千萬不能丟了。
他立刻給乘客打電話。乘客接起來後,他先清楚確認了等候地點,然後禮貌說明了到達時間,接著熱情表示正在全力趕來。最後:請您稍等。乘客說,好。
這下乘客一定會等你了。臧師傅說。
乘客取消的原因,是對不確定性的擔心。怕你晚到,更怕你不到。打電話這個運營動作,就是給乘客確定性。確定了地點,確定了時間,確定了強烈想去接她的積極性。有了確定性,只要算算時間確實來得及,她就會答應等你。
大部分客戶其實來得及。你給她確定性,她給你耐心。
果然,客戶等了我們9分鐘。
上車的是位復旦大學神經學教授。她很健談。我們從科室管理,聊到醫生激勵,聊到醫療改革。很開心。我一看費用更開心了:85.2元。這可能是我此生最大的一單。而且……
……天啊!還有66元的紅包!

突然,有種難以描述的溫暖和感動。
感謝教授。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想實名感謝你的紅包。你可能不知道,這給了我多大激勵。低落的心情一掃而空。你是我的好運。
果然,我又連線了幾個大單。接汽車員工去浦東開會。送銀行高管到浦西開會。來回橫跨黃浦江。
哈哈,我的時效這不就來了嗎?開滴滴也不難嘛。我已經開始計算這一天下來,夠請同事吃火鍋、還是燒烤、還是小龍蝦了。
別高興得太早。臧師傅說。你真正的挑戰正在飛奔而來。這個挑戰才真正考驗你的水平。這個挑戰就是:平峰期。
啊?什麼是“平峰期”?
臧師傅說,你開啟熱力圖看看。


熱力圖我知道。送外賣時就看過,用來知道附近顧客和司機數量。
我打開了熱力圖。

我所在的位置,5分鐘內都沒有人叫過車,但卻有20輛車在等。你說你憑什麼能有訂單?
我大吃一驚。怎麼會突然這樣?剛才不還是一單接一單嗎?
因為,我們進入了“平峰期”。
每天,人們有兩次主要的、必須的遠距離移動:出門和回家。出門上班,出門開會,出門去景點,出門去機場高鐵站。然後,無論出門去了哪裡,晚上都要回家睡覺。
這兩次移動,就是早高峰和晚高峰。對網約車司機來說,這是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求你早上6點多就出車,因為早高峰從7:00開始,到10:00結束。
現在已經過了10點,我們從高峰期進入了平峰期。
終於到公司了,到會場了,到機場了。然後,人們會在這個地方待很久。移動的目的,是為了不動。就算要動,也是“從附近到附近”的小單。一個起步價。到手14.5元。蒼蠅腿。
平峰期,就是連續幾個小時的蒼蠅腿。
這就像經濟。誰都希望經濟永遠高歌猛進,閉著眼就能掙錢,插根筷子就能開花。但怎麼可能?有繁榮就有衰退,有高峰就有低谷。這就是週期。在高峰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到低谷就覺得全世界欺負你。那你怎麼穿越週期?
那怎麼辦?
真正的高手,不是在高峰期如魚得水,而是在平峰期遊刃有餘。平峰期不能“大手大腳”開車了。我們要算細賬。要抓住每一根蒼蠅腿。
怎麼抓?
還記得嗎?你每小時成本45元。14.5元的蒼蠅腿,起步價,你跑20分鐘就虧錢,跑15分鐘勉強保本,跑12分鐘才能賺錢。所以,你要想盡辦法,每12分鐘抓住一條蒼蠅腿。
那麼,具體怎麼做?拼命踩油門?
當然不是。12分鐘跑完起步價的關鍵,不是“猛踩油門”,而是“跳出火坑”。
什麼是“火坑”?
火坑,就是“商業密集,地鐵發達,紅綠燈多”的地方。
商業密集,所以更多短途。銀行、餐廳、辦事大廳都在旁邊。地鐵發達,稍遠的地方,辦事員會先坐長地鐵,再叫短滴滴。紅綠燈多,即便去很近的地方,也有8-9個紅綠燈。紅燈閃爍的每一秒,都在扣錢。
所以平峰期要儘量遠離“火坑”。比如南京西路,五角場,靜安寺,徐家彙。現在往右開,一直開,我們離開這個地方。
還有。從現在開始,為了搶到蒼蠅腿,你必須改掉開了20多年私家車養成的“壞習慣”。
這個壞習慣就是:不會“空駛”。


在平峰期,每一單都彌足珍貴,每一分鐘都不容浪費。而平峰期生存的關鍵技能,就是高效空駛。然而,空駛的藝術,與我們日常開車的習慣完全相反。
剛才空駛時,遇到紅綠燈。三根直行車道,你選了車輛最少、排隊最短的那根,等候綠燈。還記得嗎?
記得啊。難道不對?
不對。
你為什麼選最短的?因為你覺得那根車道快。可為什麼要快?你是要去開會,還是趕飛機?網約車空駛是沒有目的地的。沒目的地就不用快,毫無意義,還浪費電池。
你每單時間由三部分構成:空駛,接客,送客。很多私家車司機會接客送客,但不會空駛。因為他們不理解,空駛的底層邏輯不是快,而是靈活。
剛才三根車道,你應該排中間那根,即使它最長。這時突然來單,可能直行,可能左轉,可能右轉。中間車道就給了你靈活性。只要沒到實線,就能合規變道,飛奔向客戶,不錯過好不容易接到的蒼蠅腿。
所以一定要慢下來。在高產單地區附近慢慢開。比如酒店,醫院,景點。
醍醐灌頂。
第二,聽到訂單時,更要減速。
滴滴。你有一個新的訂單。這時你的本能反應是什麼?繼續開車,同時看手機判斷接不接單。但這幾秒鐘的分心,可能讓你錯過必要的轉彎機會。所以,滴滴一響,正確做法是:立即安全減速,先看目的地,再做決定。因為通往乘客的關鍵路口,可能就在眼前。
太牛了。你這些都是怎麼琢磨出來的。
還有第三,過紅綠燈後,別急著一腳油門。
你知道,開滴滴和送外賣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嗎?
送外賣可以把小電驢停在商場門口,一邊休息一邊等訂單。但網約車哪都不能停。能停的地方要收費,不收費的地方趕你走。上個廁所都要看運氣。開網約車最大的挑戰是,你的腳不是在油門上,就是在剎車上,一分鐘都不能休息。
那怎麼辦?除了依靠很多提供吃飯、如廁、休息區域的充電站外,你要學會:粉末化休息。
空駛時,不要總變道,不要總超車。那隻會讓你更緊張。放鬆心態。遇到紅綠燈時,雙肩自然下垂。這就是:粉末化休息。
粉末化休息……開網約車實在太不容易了。
我調整心態,在平峰期一邊空駛,一邊休息,一邊搶單。終於接了4個起步價。
這時,手機突然彈窗:你已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小時,強制休息20分鐘。

什麼?我已經開了4個多小時車了?那一瞬間,疲倦感如潮水般襲來。真的好累。
走,我們休息一下。臧師傅說,帶你找個不要停車費的地方吃乾糧。順便覆盤。
右轉,進小區。這又是什麼操作?
開啟車窗,臧師傅對保安說:“師傅,送人”。


保安開啟門。我們把車開了進去。
臧師傅說,告訴你個秘密。網約車司機吃午飯最好的地點,就是把客人送進小區後,找個不礙事的車位。然後,儘快吃完自帶的乾糧,並在收費時間之前離開小區。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心酸。在高速公路上開4個小時車,可以去休息站。在城市裡開12小時車,居然沒有休息站可去。吃口熱飯,加點熱水,上個廁所,居然還要各種靠民間智慧。真不容易。
我帶了一個肉包子,一個雞蛋,和一瓶水。包子已經冷了。水也是冷的。還是自己經驗不夠。但顧不了那麼多了。呼啦啦,我兩分鐘幹完了這頓“午飯”。
我上次吃這麼快,應該還是在軍訓的時候。

然後,開始覆盤。
整個上午,我的收入是:275.06元。加上空駛,一共開了5個小時。時效:55元。
55元,是什麼水平?
對新手司機已經不錯了。上海絕大部分司機時效在50元左右。55元算良好。
那有什麼可以提高的地方嗎?
有。你還不太擅長“選對車道”。
空駛的關鍵,是用慢換取靈活;接送的關鍵,是用快換取時效。而快的秘訣,就是選對車道。
上南浦大橋時,我讓你一直走最內圈車道。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南浦大橋要盤兩圈半才能從浦西上橋去浦東。所以,內圈累積比外圈短幾百米。這又是十幾秒。

啊。原來如此。
還有。記得送教授去復旦時,上南北高架的那個路口嗎?
記得。

這個路口,左側四根車道,都能上南北高架。但我讓你走最左邊一根。為什麼?因為有時警察會攔住右邊幾根車道,給高架減壓。警察不會攔最左邊的。因為這根車道,包含地面車輛。你走這根車道過紅綠燈,再上高架,大概能省十幾秒。
啊啊啊。還能這樣!
還有。我們走延安高架的時候,我讓你變了幾次道。過江蘇路走中間,過內環靠左邊,過婁山關路靠右邊。為什麼?
因為高架橋上,有上口的地方車速變慢,有下口的地方車速變快。這麼走,能保證每一段都是最快車速。
普通人開車,選擇的顆粒度是“路線”。走肇嘉浜路,還是走魯班路。高手開車,選擇的顆粒度是“車道”。走第一根車道,還是走第四根車道。所以,普通人開車,和高手開車,眼中看到的不是同一個上海。所以結果中當然不是同一個收益。
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太牛了。
但是,真的有必要這樣嗎?這樣計算,是不是太累了?
那你覺得,是多思考早點下班更累呢,還是不思考開到半夜更累呢?
這個反問,讓我啞口無言。有道理。可是,你的時效,又能做到多少呢?
80-100元。
天啊。我看了看我的55元。然後鼓足勇氣抬頭問:怎麼做到的?
開網約車司機,既是藍領,也是商人。其實我們都是:藍領商人。所以,千萬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必須進行戰略思考。
像CEO一樣地戰略思考。


怎麼戰略思考?
開滴滴有四大門派:掃馬路,搶預約,打區域,和薅羊毛。
第一,掃馬路。
在馬路上空駛,有訂單就搶。這是最簡單的。今天你開得很辛苦,但本質上還是在掃馬路,所以很辛苦。

當然掃馬路也有高低之分。你是青銅,我是城市英雄。滴滴當然會把更多重要客戶給我去服務。因為我更值得信任。
但掃馬路永遠不是我的戰略。
我的戰略是:搶預約。
第二,搶預約。
80-100元的時效,不是在馬路上“掃”出來的。80-100元的時效,是靠幾個大單“拉”上去的。
而這幾個大單,很多都在第二天清晨浦東機場的預約裡。
很多司機從早跑到晚。但是我下午2點就回家了。為什麼?因為晚上5:30到7:30,是搶浦東機場大單的關鍵時間。這個時間點,助理們終於確定了老闆們第二天的行程,開始訂車。而很多司機,正在這個晚高峰時段努力地工作。我2點回家休息,5:30開始搶單。我搶到浦東機場的機率,超過70%。
牛。這就是戰略思考。然後呢?
然後,就是第三:打區域。
從浦東機場出來,我會直接殺到張江。路寬、燈少、單子好。所以時效高。但有時,你也會被客戶帶進“火坑”,比如楊浦的抖音。
抖音其實很好。我送這麼多客人,加班不抱怨,覺得錢給得夠的,就三家。抖音就是其中一家。抖音甚至有住房補貼,鼓勵住在公司附近。但也因此,這裡的早高峰全是小單。人多路近還堵車。是個大“火坑”。
怎麼辦?
用戰術工具,區域單,幫助自己跳出火坑。你可以設定一個遠離火坑的目的地,比如閔行。這樣就會優先接去那個方向的順路單。雖然每天有使用次數的限制,但非常值,因為幫你節省了大量時間。
你所有的成本,都是時間成本。什麼錢,都沒有你的時間值錢。
第四,薅羊毛。
很多人覺得自己在給平臺打工。不,其實是平臺給你打工。像滴滴這樣的平臺,其實是在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給大量個體提供了“個人創業”的機會。所以,哪個平臺給你的時間價值最大,你就讓哪個平臺上崗。
有時,我會用攜程接浦東機場的單子,用嘀嗒順風車帶客出機場,再用滴滴開始接早高峰。要清楚地知道,每個為你打工的“下屬”,他們什麼時候有單,有優惠,有獎勵,有補貼。然後,用好你的每個“下屬”。
這就是:掃馬路,搶預約,打區域,薅羊毛。
掃馬路是戰術,搶預約是戰略;接小單是生存,接大單是發展;跟隨平臺是打工,運用平臺是創業。
所以,當大部分人的時效是50元時,我的時效是80元-100元。每天2點下班,但多平臺的收入加在一起,收入基本都在2萬多。
有人說,19年前臧勤在沒有演算法的時代開出租車,能靠小聰明掙點錢。但今天是演算法時代了,那點小聰明放在平臺演算法面前,不堪一擊。但事實上,他的收入依然一騎絕塵。
有一種服,叫心服口服。


下午3點多,我送完第12單後,點下“休息”按鈕,開車回公司。到公司時已快4點。
雖然很累,但我很想算個總賬,看看今天到底賺了多少錢。

賬目如下:這一天,我用9小時接了12單。扣除平臺20.9%提成後的收入是403.26元。時效45元。
數字很普通,但收穫卻不普通。
這一天,我不只是開了滴滴,我身兼數職——像CMO一樣解讀乘客心理,像CFO一樣精打細算每分鐘的價值,像COO一樣最佳化每個運營動作,更像CEO一樣思考整體戰略。我在得到上的課程《5分鐘商學院》,Slogan就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如今,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分量。
這座城市裡,無數像臧勤這樣的司機,握著方向盤穿梭於陌生人的起點與終點。他們沒有耀眼學歷,卻用敏銳洞察力和精妙演算法與命運對弈。
當我們匆忙上車說“師傅快點”時,可曾想過,他們正與時間賽跑,與演算法博弈,與命運較量?他們不只是“藍領”,而是算計每一分錢、規劃每一分鐘的“商人”。他們的車廂,藏著比許多商學院更接地氣的智慧。
我最親愛的讀者朋友,我對你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今後,如果你遇到一位網約車司機想借用洗手間,請伸出援手。他可能已經找了10分鐘,你的門口可能是唯一不會被罰款的地方。
今後,如果你遇到一位司機買麵包,問問他需不需要熱水。他可能錯過了飯點,乾糧已經涼透。
今後,如果你遇到一位車乾淨、談吐得體的司機,能否給他一個小紅包?哪怕只有1元。用你的感激溫暖他的努力。
中國有700萬網約車司機。來接我們的不是車,而是人。我們記得綠色的埃安,卻忘了那位有雙下巴、老年斑、髮際線後移的劉師傅。
司機比車更值得被看見。被關愛。

收拾好臧師傅的車。道別時,他笑著說:“別跟我們搶飯碗。”
哎。我哪有這個本事。你是上海灘第一的哥。
什麼上海灘第一的哥。臧師傅說。我就是個快樂的車伕。
說得真好。
感謝臧師傅。感謝曾經接過我的每一位網約車司機。
也感謝提供了創業機會的滴滴們。
我滾回去繼續做我的諮詢了。
P.S.
這個世界,變化得越來越快了。
人工智慧,全球格局,消費市場,產品趨勢,新興行業,營銷手段……每天都在改變。
看著這些變化,你可能會感到焦慮、迷茫。但看懂這些變化,你也許就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所以,我每年都會讀大量的書,見大量的人,去參訪,去調研,去思考,並且在每年10月份,在年度演講上與你彙報和分享。但是,這依然有個挑戰。那就是,年度演講,一年只有一次。很多變化,其實等不到那個時候再講。
所以,我和我的團隊,正式宣佈:隆重推出,進化的力量·劉潤年中大課!
6月7日,請允許我用兩個半天的時間,與你分享:上半年怎麼樣?下半年怎麼辦?
前半天,我們會重點關注“全球格局”和“科技浪潮”。因為,這兩個最大的變化的“發源地”,常常影響著千行百業的命運。後半天,我們會重點關注“消費市場的新機會”和“企業核心能力的建設”。因為,這兩個企業最重要的變數,直接關係著你的增長。
不做現場直播。也不做事後回放。就讓我與你,獨家分享。
好了。我的朋友。
點選下方購票連結,就可以瞭解到更加詳細的票務資訊。現在搶先購買,或是組團前來,還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早鳥價”。
6月7日,我們,現場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作者/ 劉潤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38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