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兒,不會離婚

FIGURE 03/21

作者 | 宋宋
來源 | 宛央女子

胡杏兒老公最近上熱搜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這個不多做評價,每個人對婚姻的要求都不一樣。作為看客根本無需代入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去評判或同情誰。
別說婚姻是各適其適了,就連人生也是如此。
我倒是覺得,婚姻在胡杏兒的人生裡,是鑲邊的存在,她最有看頭的,是她自己本身。
我們談論娛樂圈的時候,總說紅是一種玄學。
但,也有例外情況。
就是你努力到連命運都不好意思“視而不見”,也就只好你要什麼就給什麼。
就像胡杏兒。
TVB一眾女星裡,她是少見的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女人。
拿下三料視後,轉戰大陸發展也順風順水,嫁給了愛情,按計劃生下3個兒子,43歲越活越年輕,是別人眼中妥妥的人生贏家。
事業,愛情,家庭,親情,她都想牢牢抓在手裡,換做旁人,大概會笑她要的太多,什麼都想要反而什麼都抓不住,但胡杏兒給人的感覺卻是——她應得的。
因為,她對自己實在太狠。
連自我介紹都帶著狠勁:
“我是打不死,勇往直前果斷的姐姐,我的生活99.9%都在工作。”
入行20幾年,胡杏兒面對工作一直有種“戰戰兢兢”的謙卑感。
浪姐初舞臺,她表演的歌曲是《歲月如歌》——她第一次當女主角的電視劇主題曲。
演唱完,她頗為感嘆地發文:
“我選這首歌,是希望告訴當時的胡杏兒,不用害怕,二十年後你還沒被淘汰。”
她確實一直害怕被淘汰。
記者採訪婚姻,她自嘲:“我怎麼可能嫁豪門?豪門輪不到我。”
記者採訪事業,她又自嘲:“比我好看的有,比我身材好的有,我就只有拼努力。”
在一次和林燕妮的對談中,她坦誠:
“我在等待一個好角色,這幾年我演太多好人角色了,好到不真實式的,在觀眾眼中,我是個不工於心計的大女孩,那和我本人是有距離的。我懂得保護自己,我會做最壞的打算,有點悲觀,很怕跟陌生人接觸,害怕別人傷害我,我外表很勁其實內心很驚惶,會焦慮的。”
曾經的胡杏兒確實沒什麼自信資本。
她的家境很差,媽媽為了愛情,拋棄了胡杏兒三姐妹。
爸爸是個警察,一個父親培養三個女兒長大,可以想見的不容易。
胡杏兒當年去選港姐,也是心疼爸爸年紀大還要給自己賺學費,乾脆大一休學,計劃攢點錢再讀書,誰曾想,長相一般的她意外晉級,在“最醜港姐”的路上越走越遠,再沒回過校園。
TVB向來辛苦,但別的港姐有女主演,有希望盼。
胡杏兒卻只能演演邊角料,胖、醜、打諢,都是些可有可無,她自己也不太喜歡的角色。
但她連軸轉的拼盡全力,不是在拍戲就是在拍戲的路上,忙到一年只有過年的時間才有空見家人一面。
多年後,她描述那段生活:“前10年真的很辛苦,就像蒙著眼睛賽馬一樣,黑乎乎的,完全看不到別的風景,只知道,要一直走。”
這份自卑,也浸潤在她的愛情裡。
和黃宗澤長達8年的戀愛,他始終鶯鶯燕燕,她一直默默等待,本以為她能像事業一樣,守得雲開見月明般守住愛情,獲得她想要的圓滿,卻也終究成為一場錯付。
和一些自帶星光的女明星相比,胡杏兒就像你我身邊的普通女孩,家境不好,長相一般,職場看不到希望,談戀愛都沒什麼機會……
這樣的人生想要逆襲,除了拼盡全力的狠,確實沒什麼其他捷徑。
她對自己有多狠?
拍《花田喜事》,導演要求增肥。
她窩在家裡灌全脂牛奶,後來增肥了42斤,泡在水裡粉紅色像一團泥,現在想著還會生理性反胃,但她很清醒:“我甘願增肥,因為不增肥便沒有女主角做。”
如此竭盡所能,命運終於給了她柳暗花明的希望。
她得了視後,賺了錢,給爸爸和二個姐姐買了大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
35歲那年,相親認識了現在的丈夫。
老公不是豪門,卻也家境優渥,最重要是,兩人價值觀相同,丈夫願意滿足她想要個大家庭的願望,連她自己都說:“很感恩,很幸運。”
但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對自己狠。
懷第一個孩子時,她得到來內地拍戲的機會,她很珍惜,只在一場打戲之前,偷偷把訊息告訴演對手戲的孫儷:“我懷孕了,等會下手輕一點。”
懷第三個孩子還沒顯懷時,她帶著一歲半的二兒子,來內地參加《演員請就位》,高強度的排練幾乎沒時間睡覺,她硬是撐了下來,還奪冠拿下年度最佳演員。
她當然有工作人員幫忙。
但她的工作行程密集得可怕。魯豫的團隊全程跟拍了她。
隨便看下她兩天的行程:
11點化妝;1點接受採訪3點結束;馬不停蹄拍攝宣傳照;3點半接受第2個採訪;4點到4點半與網友線上互動;4點半參加論壇大會;5點半去機場飛寧波,阿姨帶著她的小兒子等在機場會合,半夜12點才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10點出發前往上海,室內室外兩組宣傳物料拍照,但控制表情控制動作一遍遍重複擺拍,馬不停蹄到7點,化妝穿高跟鞋走紅毯,之後又參加直播間訪談,再參加晚宴,半夜12點三個小時車程返回寧波,通宵奮戰《演員請就位》總決賽。
天天如此。
別說是一個孕婦,就是普通人都會覺得辛苦。
但胡杏兒沒有,稍有空隙,她還會和工作人員溝通空閒時間,爭取下次合作的機會,連經紀人都感嘆:“你不會累麼?”
用胡杏兒自己的話說:“可能習慣了。”
生完三胎的胡杏兒,照樣努力工作,反倒是她的老公天天在家帶孩子,以至於被狗仔diss吃軟飯,逼得她老公出來解釋,他自己當老闆,時間可以自由掌控。
但胡杏兒,顯然也不是“為事業放棄家庭的”女星。
她無數次坦言,家庭是第一位的,努力工作的所有意義都是為了家庭。
《演員請就位》期間,好幾波記者採訪她,只要能安排,她都會特意帶主持人去住所拍攝她的兒子,她是實實在在的想孩子了,以及,很自然地想讓大家瞭解她的家庭生活。
《浪姐3》幕後,姐姐們都在爭奇鬥豔,只有她,專注和孩子影片聊家常。
錯過兒子的生日,她覺得虧欠,但也和兒子強調:“媽媽去工作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了,媽媽希望你以後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時,也要努力地去爭取和加油。”
這也讓很多人無法理解胡杏兒,為何如此看重家庭卻又如此拼事業?
這個答案或許只有胡杏兒自己知道。
但魯豫採訪她的時候,有個細節很讓人心疼。
胡杏兒說:“遇到我老公之後,我變得很開心,很愛笑,但就在笑的那個瞬間,我會突然停下來,誒,我怎麼會笑得這麼開心?我會覺得我笑得不應該,笑是很怪的事情。”
魯豫回應:“我理解你,因為以前不開心是你的常態,你會恐慌,擔心失去這種開心。”
她點頭:“是,我真的會覺得笑得不應該。”
在那個瞬間,我們似乎能和她達到一定的共情,以及,對她有了認真的敬意。
一個曾經一無所有的女孩,在艱難跋涉中,渴望用外在的肯定證明自己,期待獲得世俗的一切圓滿來填補內心空缺,即便這一路走來,連她自己都說:“我都忘記自己是什麼性格了。”
她顯然不是那種“我要自由做自己”的個性女星。
又或許,她潛移默化把“既要愛情家庭又要事業價值”的世俗圓滿當作自己的追求。
也因此,即便她用了所有力氣獲得了想要的幸福,依舊有種膽戰心驚的不配得感,擔心幸福太過圓滿,稍不用心就如海市蜃樓般破滅。
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用對自己的狠,去披荊斬棘守護住自己的心頭好。
這篇文章由我們號裡作者宋宋主筆,寫到一半的時候她很困惑,說感覺胡杏兒很矛盾,問我怎麼看胡杏兒
我當時的回覆是:
“胡杏兒確實很矛盾,她好像不是什麼新女性,對世俗的圓滿一定要追求,婚是一定要結的,孩子是一定要生的,談個戀愛好像也必須長長久久,但她又似乎在這種傳統價值觀裡,追求一點自我能夠掌控的東西,所以她楞是把裹腳式價值觀的人生過出了一種潑辣!有一點像曾經的張幼儀。
可以說,她是夾縫裡的玫瑰,在世俗評價和自我追求共同擠壓出的那一點點地方里,硬生生向上掙扎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不是所有人生都有條件橫向生長的,狹窄逼仄的生存空間裡,玫瑰決定縱向盛放。

這樣的胡杏兒顯然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人生範本。不必照抄,那樣無用,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種可能性。
宋宋,公眾號:Gloria宋,宛央女子公眾號原創作者。修辭學碩士,曾為企業高管,現為全職媽媽,八一八婚姻和愛情的真相,聊一聊育兒和育己的感悟。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宛央女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