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有一位深圳女孩朱朱火遍全網,熱搜破2億。除了“中國女孩年級第一牛津畢業”這條熱搜詞之外,還有她近乎傳奇的教育經歷:10歲退學,16歲時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數學專業,而同齡人還在讀高一高二…
看到這種天才少女的故事,老母親們有一腦門子的疑問:天才少女是如何養成的?搞了哪些數學競賽?如何準備筆試面試?提早1-2年申請牛劍等頂尖大學會有哪些挑戰?

上週,我遇到了一位同樣的天才少女——上海姑娘Elina在今年1月14日拿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系的錄取,年齡才15歲(2009年出生)!我就更好奇了:難道15、16歲錄取牛津劍橋的路徑是可以被複制的嗎?
如果大家看Elina的履歷,一定會被這位15歲天才少女“卷”到:
6年級雅思7.5分;8年級AMC晉級AIME;
A Level 數學、高數、物理、化學4A*,其中高數實考A*;
去年一年裡考出一大堆競賽獲獎:歐幾里得、BMO(英國奧數)、SMC英國數學競賽、BMT伯克利數學思維挑戰賽、JHMT約翰霍普金斯數學競賽等;
申請季更是拿下劍橋和牛津筆試(TMUA和MAT)兩個筆試的雙滿分!
但在採訪過程中她一直都非常謙虛,她總是平靜地說“我其實很普通”,“我並沒有頂尖天賦”,“身邊好多大佬都比我厲害”,一直到我提到對於數學的熱愛時,這個內向小女孩的話匣子打開了:

Elina是上海國際課程培訓機構淵學通牛劍S.C.O.P.E.專案的學員,過去幾年裡從S.C.O.P.E.專案中走出過不少16歲、17歲進牛津劍橋的學生。
與其說機構,淵學通更像是一所私塾,成立11年裡在家長圈的口碑越來越好。
其中2018-2024年期間收穫超1000封錄取offer,英國G5大學錄取率達50%以上,接近100%的學生被全球TOP100大學錄取。
目前已發展至集團化辦學,旗下不僅有國際課程培訓,還有獲得英國多個ALevel考試局的授權以及美國College Board的AP考點授權的國際高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便捷的報考通道以及更專業的培訓。
由於淵學通採取分層教學的模式,不但有能幫助像Elina這樣的牛娃進牛劍、藤校的牛劍S.C.O.P.E.專案,也有上海規模最大的全日制專案可以幫助普娃進英國G5、王愛曼華、港大、多倫多等名校。
3月8日(週六)下午,淵學通將攜手領科、協和等名校,以及25fall錄取新生舉辦「非凡成就」2025國際升學大會,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儘早預約報名。
3月8日(週六)下午 ·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4F
協和總校長盧慧文、阿思丹中國副總裁朱照定,
淵學通創始人何健,
以及耶魯、牛津、劍橋學霸導師,25fall錄取學生齊聚一堂,
領科、協和招生官現場答疑,
幫助留學家庭走好從魔都名高中到牛劍藤之路。
名額有限,家長還可免費領取
2025留學熱門專業解析藍皮書、2023-2025牛劍學員規劃案例、國際課程詞彙書等乾貨資料👇


👇👇掃下方二維碼,諮詢更多牛劍、G5規劃方法&乾貨資源


一年上岸牛津,
年僅15歲的她是如何做到的?
一般來說,上海的A Level課程是3-4年制,可能部分學校有2.5年制的專案,而Elina僅花費了一年時間就拿到牛津Offer,堪稱奇蹟。
是的,一年前的她還在體制內讀初三,學習天賦逐漸嶄露頭角,父母對她的期望也是國內C9高校。如今已經拿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系預錄取通知書。
回想起一年前的轉軌決定,Elina的回答很“純粹”:就是想試試自己能不能進更好的大學。
一開始我也沒想好25fall還是26fall申請,去年4月份我只是專注在上A Level課程,當時帶我的淵學通牛劍SCOPE專案負責人韓老師經驗很豐富,她總是鼓勵我可以衝一衝牛劍,一直到8月份劍橋STEP出分,我自己感覺也是可以試一試了。”
雖然講話還是有些“奶聲奶氣”,Elina的心態卻比很多高三的學生還要成熟。她說反正自己有“試錯”的機會,今年沒有錄的話那就明年再試一次唄。
把3年的高中縮短到1年的時間來準備,這個上海女孩是如何做到的?會不會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呢?

事實上,“有條不紊”成為了Elina過去一年的關鍵詞。我們將從國際課程、競賽、筆試、面試、文書這幾方面來展開:
對於在體制內已經打下堅實理科基礎的Elina來說,在她所選的A Level課程裡,物理和高數是相對簡單的,基本上和體制內的進度差不多,數學會相對難一些,主要還是知識點的差異——體制內數學會學幾何,國際課程基本沒有涉及,而國際課程會學的微積分,國內卻是大學本科的內容。
我最大的困難就是微積分,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幸好淵學通的老師一直給我們練習,幾乎每天都在做微積分題目,長久下來還是有幫助的。”
儘管牛津Offer已經到手,Elina說她還是每天堅持刷題練微積分,希望能夠再有所精進。
競賽也是牛劍申請的重要一環。在Elina看來,比起比賽拿獎,競賽更有價值的是培養思維能力、解決難題的能力,以及對目標學科的深度認知(具體如何打競賽,後文會詳細展開)。
因為A Level的內容是比較基礎的,真正牛劍面試沒有那麼簡單,競賽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這個上海體制內卷出來的孩子看來,筆試是相對容易的——在筆試前一個月大概保持每2-3天刷一套卷子、保持手感,考試時候不那麼緊張正常發揮就可以——她說申請牛劍最難的還是面試。
我自己是比較怕生的,也非常害怕在教授面前出糗。我也知道面試是衝刺牛劍的最後一道關卡,不管前面成績有多好,面試不過關就前功盡棄,因此花了很長的時間做準備。”Elina說。
從暑假參加淵學通牛劍營開始,每晚都有模擬面試的安排。雖然牛劍營規定是“每天晚上一場模擬面試”,但是由於Elina特別喜歡面試,往往是每天安排個兩三場(模擬面試)。而到了真正面試前的一個月,淵學通不僅有牛劍導師輔導面試,還有不少外教老師進行模擬,甚至她自己還做了牛津歷年面試真題的小冊子,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她的面試焦慮症。
有了前期的準備,Elina的牛津正式面試是非常順利的。一道是討論“對於詞彙的定義”,另一道是之前遇到過的類似面試題,而且面試教授非常nice地給到提示,雖然有一些挑戰,但還是完成得非常好。
Elina說過去一年雖然“排得滿滿當當”,但也“沒有什麼因為時間衝突導致平衡不過來的情況”,關鍵是感謝淵學通老師從一開始就為自己量身定製了一條升學規劃路,小到每月甚至每週、每天的學習安排,大到申請前申請後的大考準備、筆面試安排,就是這樣扎扎實實拿到了牛津的通知書。


對於選擇數學專業,我是從來沒有一絲猶豫的。”
Elina說面試時牛津招生官也問了她“為什麼要選擇數學”的問題,她的回答是:數學是解釋世間萬物執行的真理。我們懂了數學才能真正瞭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聽到高中生對於自己的專業方向這麼篤定,我還是蠻震驚的,況且她才15歲。
Elina說自己從小學就很喜歡數學。
我的小學數學老師啟發了我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她上課很風趣,講的知識點又一目瞭然;後來是三年級開始學奧數,雖然一開始有點無從下手,但難題解出來後很有成就感,讓我覺得數學做題像解迷一樣,特別有意思。”
除了老師之外,媽媽也是Elina數學打怪升級之路的另一位領路人。
她坦白說自己並沒有頂尖的數學天賦,“比如說小時候學奧數總是學得焦頭爛額,有時候一道題都做不出來。媽媽就把我上課的講義拿回來一起看,一起研究,把我沒學明白的地方給我一點點講明白。”
先是一直學小學奧數,到了6年級班裡有四分之一的同學都去考AMC了,於是她也就跟風去考,6年級考AMC8,7年級考AMC10,8年級考AMC12。數學競賽之路就是這樣展開的。
Elina說自己AIME最終成績7分,並沒有非常亮眼。但是在和她的交談中,我能深深感受到她對數學的熱愛。

她經常用“有意思”、“好玩兒”來形容數學競賽。
比如說她印象很深的BMT伯克利數學思維挑戰活動,也是她認為最艱難的一場比賽。
BMT裡有一個Power Round,可能有大段的文字閱讀,然後出50-60個小題,需要多人一起協作完成。答題時有可能第二個板塊的一些概念在第一板塊裡出現過,需要組員之間的交流和配合,還蠻好玩的。還有一個特好玩的板塊,和拓撲學有關,考場裡會發彩紙讓我們摺紙,也很有意思。”
談到寫數學專業的文書。Elina說,一開始在文書裡列舉了兩個自己遇到的難題,還把所有解題步驟都寫上去了。後來在淵學通韓老師的指導下,知道了文書並非要解多少高難度的題,更要展現自己對於數學的熱愛和思考。
比如說巴塞爾問題,我們最開始瞭解的是尤拉解法,但是我們並不能止步於一種或者幾種解法,而是要繼續探究更加美妙的解法,多少都不算多。”Elina笑著說,可見她已經深諳牛劍文書之道了。
還有還有,她說自己對數論和組合特別感興趣。還買了著名數學家潘承洞和潘承彪的經典大學教材《初等數論》來學習。

因為在上海打競賽的原因,Elina認識很多超級牛娃、競賽天才,甚至不少人在初三就已經把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全學完了。可見,相比於天賦,牛津劍橋更希望看到的是你對專業的熱愛和努力,也是Elina區別於其他學生的閃光之處。

牛津學霸的另一面:
組樂隊、打旱地冰球,也有時間管理的困擾
如果把2024年切成兩部分,有在淵學通S.C.O.P.E.衝刺牛津的Elina,也有平時課外放鬆休息的Elina,恰好她的兩部分都非常充實而快樂。
Elina的生活不僅僅是讀書刷題考試,還有玩樂隊。
去年她和同學們一起組了一個樂隊,最初是為了文藝匯演,後面變成了定期玩音樂和放鬆。也是趁著這次機會,她把自己從4歲開始學鋼琴技能給重新撿回來了,申請季後應該會有更多時間來練琴。
運動時間也沒有落下。有時候是爸爸拉著女兒一起跑步,有時候是和同學們一起打羽毛球或旱地冰球。她說雖然自己當下的球技也並不是太高明,未來也想試試加入牛津的旱地冰球社團。

在淵學通的“學習和申請牛劍時光”,Elina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其實一開始我沒有料到這裡的學習氛圍這麼好。本來覺得大家是競爭關係,結果是真的互幫互助,一起卷學習。比如申請季有同學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巧妙的微積分解題方法,立刻分享給大家一起討論。還有認識了一些非常牛的學長學姐,他們給了我很多實質性的幫助,也會在我情緒崩盤的時候安慰我。”
拿到Offer後,淵學通的牛津學長還特地告訴她數學專業也會涉及到程式設計,所以她準備開始提前學程式設計啦。
說到這裡,Elina也和我們分享了她的時間管理方法。
我在事情特別多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在本子上,完成一項就打勾。另外我媽也教過我一個方法,就是在考試前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因為整理房間的過程也是整理自己的思緒。”


15歲申請牛津的路徑可以複製嗎?
聽完Elina的故事,相信有不少家長已經蠢蠢欲動了。15歲申請牛津數學專業,這個上海姑娘成功了,我家孩子要不要也試一試?
Elina的建議是:我們不用刻意讓孩子提前申請牛津大學——準備不好反而是坑——這個年紀可能眼界和獨立能力都有侷限。不如等到更成熟、各方面能力也更完備的情況下再申請大學,未來在大學的就讀體驗也更好。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已經具備了衝刺牛津劍橋的能力,那麼提早1-2年申請也是可以試一試的。對她而言,選擇在15歲申請牛津大學,是因為想要提前進入大學,學習數學專業更深入的知識。

我很喜歡她說的一句話。
不論是同學之間交流,還是討論學術問題,我認為憑藉的是能力而不是年齡。如果當你對知識點足夠了解,你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情況下,年齡就不是什麼障礙。”
可見,15歲的上海女孩已經足夠成熟,準備好迎接她的牛津大學生活了。
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否適合衝刺牛津劍橋?普娃如何一步步規劃進入夢校?如何走好從上海名高中到世界名大學之路?
3月8日(週六)下午14:00-18:00,2025國際升學大會將在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限時開放報名👇

閉門乾貨:協和總校長盧慧文、阿思丹中國副總裁朱照定,淵學通創始人何健等大咖嘉賓分享2025年英美港加澳留學趨勢;還有新晉牛娃分享心路歷程,領科、協和招生官現場答疑;
緊急診斷:牛津、劍橋、耶魯、港大等30+名校導師免費1V1規劃諮詢;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報名40校聯考以及牛劍能力測試。
抄作業福利:現場還可以免費領取留學工具全家桶,包括2025留學熱門專業藍皮書、A Level備考秘籍、國際高中暢銷書等。感興趣的家長記得提前鎖定名額,或許下一個15歲牛劍學霸就是你👇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