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B站!後勁真大!看她花式丟臉,真是我下飯神片!

有這麼個女的,在網上帶貨,賣耙耙柑。
別人家直播,都會誇自家的水果又甜又多汁,她卻說:很難吃,是酸酸甜甜的,這品種不應該是這樣的,是我種的太差了…
但網友們卻好像被下了降頭,紛紛下單。
這難道是傳說中的反向營銷?
還有人收到貨後,當場寫了篇小作文:酸到牙疼,無法釋懷…但細細品味後感受到了果樹的艱苦,這真是自強不息的耙耙柑啊!
怎麼回事,被洗腦洗到主動上價值了?
這女的又說:我害怕我種的耙耙柑毀了我們縣耙耙柑的名聲…
網友:放心,你的耙耙柑只關係到你一個人的名聲(狗頭)
還有好事者建議:你可以一半發自己種的,一半發鄰居種的,對比著吃,才能比出來你的耙耙柑有多難吃呀!
好吧,山上的筍都讓你們奪完了…
這個up主名叫林淺喜,B站賬號“星河塢”。
2019年,她放棄了成都的城市生活,來到四川蒲江縣農村,承包了一片果園,期待未來種出果子,在網上賣貨,成為下一個“李子柒”…
誰知六年過去了,她得到的是“反向李子柒”“賽博陶淵明”“果園郭德綱”等離譜稱號。
而看她影片的網友大多有了以下這些症狀:
影片一開始,就已經準備笑了…
儘管影片往往就是懟臉拍,不化妝不開美顏,但一看就停不下來…
停不下來的結果,就是下單買她的耙耙柑,而買到了酸的,會彷彿中獎一般興奮。這還是初期症狀,發展到後來,哪怕在別處買到酸的耙耙柑,都懷疑是林淺喜種的…
林淺喜的影片,猛一看,還真有點“李子柒”的意思。
遙遠的2019年暮春,她帶著一條叫“奧特曼”的狗,搬進了成都附近的小村子,在村裡找了一個十年沒人住過的房子,一手一腳裝修起來。
簡陋中帶著點文藝,鄉土中透著恬靜優雅…
但開啟種植大業後,畫風突變…
原來的林淺喜,長卷發牛仔褲帆布鞋,標準的文藝女青年;
現在的林淺喜,雙麻花辮子,花棉襖棉褲,遠遠看去,烏鴉想起了一個古早的小品角色:魏淑芬…
把林淺喜忽悠進村的,是她的一個朋友。
朋友說:這個柑橘樹就在那裡,已經種好的,它自己會開花結果,到收穫的時候,我們就去把它們摘下來去賣。
林淺喜一想,這又輕鬆又賺錢的事兒,不能少了我…
但等到她回了村,朋友卻說,工作辭不掉,你先堅持一下…
這個故事像極了“陪朋友考電影學院,結果我考上了”,故事的結局是,林淺喜在村裡住下了,那個朋友,不再是她的朋友。
頭兩年,林淺喜承包的是耙耙柑和獼猴桃,確實,樹都是現成的。
但她很快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首先,她完全沒有技術,面對這些果樹,她能做的,是每天到果園裡走一走,給樹加油。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對著樹喊:加油,你們可以的!
她還想過,買兩個音箱,放在果園兩頭,夏天放柔和的音樂,防止它們暴躁,冬天放搖滾,讓它們燥起來,支稜起來。
幸虧音響太貴,最後沒買,她感嘆:貧窮有時候還是能讓人保持理智的。
無效努力之後,林淺喜還是決定,學著村裡人的樣子,乾點正經事:修枝、疏果、給果子套袋…
但她實在太菜了,在地裡幹活兒一小時,就要休息半小時。
沒幹多久,快到飯點了,就急急忙忙趕回家做飯。
做飯也很困難,以往只用開啟手機點外賣,現在要用土灶做飯。
一邊看著火,判斷要不要添柴,一邊看著鍋裡的菜會不會糊,經常是隻做一個菜,還會翻車吃不上…
不久之後,鄰居提醒她,要打農藥了。她想偷個懶不打,覺得發現蟲子了,自己可以捏死…
結果等到真長了蟲子,她根本不認識。
經鄰居指點,才發現樹上的小紅點,就是一種叫“紅蜘蛛”的蟲子,這要是一個個捏死的話,估計得捏上一整年…
折騰到夏天,獼猴桃結果了,個頭只有核桃那麼大。
摘核桃,不,獼猴桃的時候,她都不敢找人來幫忙,怕人家笑話。
但鄰居非要來幫,看著她種出來的果子,忍不住感嘆:這個種植水平,不僅在村裡能排倒數第一,縣裡也能拿到名次!
還陰陽她:你的獼猴桃樹,遠看還以為是一棵風景樹(意思是沒結什麼果)
這嘴淬過毒是吧…
林淺喜只好安慰自己,別看它小,它能盤,我們村沒有人能種得出來這種自帶保健功能的獼猴桃。
林淺喜雖然種植水平差,但是她身體也不好啊…
除了上面說的,幹一小時要休息半小時,她動不動就肌肉痠痛,動彈不得,累得做影片都不加字幕了。
有一次上肥料,幹了一整天,累得在家裡躺了三天。
第四天上工,來之前想好了,這回要支稜起來了,幹了半個小時後,又決定放過自己,做事不要強求,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她還反覆中暑,中暑中到有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先胸悶,之後就開始頭暈,然後渾身開始沒有力氣…
更有諸多匪夷所思的“誤農”經歷:
出門摔一跤,休息一天;
剪枝剪到鐵絲,賠了一把剪刀,虧損90塊錢;
僱了個大叔幫忙打農藥,只是看人家打農藥而已,卻因為吸了太多中毒,還得大叔送她去醫院…
網友銳評:林教授的主要學術成果《誤農大全》《獼猴桃減產技術》《耙耙柑提酸實務》《土地肥力降低速成八法》《獼猴桃絕收秘笈》《果樹傳染病傳播加速學》…
在培育果樹的道路上屢屢受挫後,林淺喜還不忘多開闢一些新賽道。
比如,種菜。
又翻土又施肥,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呢,她的菜園子,猛一看,都看不出是個菜園子。
鄰居建議她種佛手瓜,說高產似母豬,但她種的佛手瓜,只接一個果,第二年,乾脆不結果…
種點韭菜,東倒西歪,扶都扶不起來。
辣椒,拔了吧,它結了一個辣椒,不拔吧,它就結了一個辣椒。
再看看園子旁邊,野生的毛豆、扁豆、絲瓜,一個賽一個精神,真是氣死人。
網友熱評:謝謝你幫我理解了陶淵明的種地。“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直都想不通,為什麼這樣辛苦還能“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時至今天,終於有了明確的答案。
再比如,養雞。
結果雞迅速以各種方式消失:淹死、打架打死、被鄰居家的狗偷了,還有離奇失蹤的…
林淺喜覺得,這些雞無情無義,跑得太快,還會飛,餵它們毫無感情回報。
她給碩果僅存的兩隻雞買來雞窩,斥百元巨資,但它們就從來沒在裡面下過蛋。

直到有一天,鄰居來看她,問:你為什麼不養兩隻母雞下蛋呢?
她這才發現,自己養的是公雞…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農村淪為笑柄,在網際網路成為網友快樂源泉的博主,我們看著她,一天天地改變。
六年時間,我們看著她種的耙耙柑,從產量低到產量高,從酸到甜。
也看著她忍痛砍掉了羸弱的獼猴桃樹,改種桃樹、梨樹…
一場場失敗,一次次重燃希望,一點點進步…
一個“養成系”果農,等到她收穫的時候,觀眾怎能不想分享(擔)收穫的驚喜(嚇)呢?
而更重要的是,她代替無數個城市人,去全身心感受和體驗,平行時空裡的鄉村生活。
她感慨植物有著極其頑強的精神,怎麼著都能活,“向死而生的生命裡,燦爛且荒唐”。
她感嘆農村鄰里間的關係如此之近,種的菜隨時互相分享,農忙時喊一嗓子就能互相幫助。
鄉親們嫌棄她,但不拋棄她,原來沒有邊界感的生活,也有很美好的一面。
她也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艱辛,那些在她看來是“吃大苦”的事,原來是農民的日常。
比如,摘果的季節,連晚上都要幹活,半夜一兩點,狗都起不來…
比如,果子快成熟時,要在地裡支個帳篷看著,防止別人偷,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被偷過桃樹苗。
再比如,農民要承受各種不可抗力…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聽起來平淡又美好的字眼下,卻是農民跌宕起伏的一年。
耕耘的時候與天地爭時,對抗不同的自然災害,豐收的時候又要去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
林淺喜入村的幾年裡,第一年技術不成熟,第二年遇到了澇災,大水把縣裡的橋都衝了,第三年遇到了霜凍,橘子被凍壞了,第四年旱災,高溫持續半個月…
在她心頭無數次吶喊,或激動或沮喪到睡不著覺時,她發現,鄉親們的情緒特別穩定,似乎好壞都能接受,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有意思的是,在林淺喜進村前,很多村民不知道什麼是B站,而她也不知道怎麼種果樹。
他們在嘲笑彼此中,贏得了某種優越感,也在被嘲笑中,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發現了彼此的價值。
六年前,林淺喜是一個四體不勤的城市女孩,六年後,她依然幹不好農活,但她的身上多了一分充實和自信,和一股紮根土地的力量。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評論:有人說沒坐過高鐵就離譜了。
而另一位網友回覆他:
離譜嗎?我沒有坐過。
你見過土地嗎,那種最原始的土裡面有各種各樣奇怪蟲子的土,被田鼠打過洞的土地?你見過土豆是怎麼長出來的嗎?你見過秋收時那地裡會翻出多少土豆嗎?你知道長在半山腰的菜籽和麥子是怎麼收的嗎?你見過晾在地上的牛糞嗎?你睡過炕嗎?
…沒有坐過高鐵很好笑嗎?你活在國際化的大都市,是不是覺得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跟上了時代?坐沒坐過高鐵,又能證明什麼呢?其實見世面,見的是世界的每一面吧。
身處城市的我們,總有一些想當然,比如認為城市、高樓,便利高效的生活,就更文明,更高階,甚至認為這就是人類生活的常態。
我們根本不知道,多雨、颱風,甚至細微的溫度變化,對不同的人群來說,有著全然不同的意義,農民豐收的喜悅,也並不亞於在城市人出門旅行吃大餐的快樂。
我們對人生可能性的想象,是多麼的匱乏。
《隱入塵煙》
如果見世面的定義再推而廣之,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其實更淺薄。
我看過這樣一組資料,地球上的生物,大約80%是植物,13%是細菌,2%是真菌,而動物只佔了0.47%,人是這0.47%中的2.5%。也就是說,人是佔總生物量的0.01%。
人類就像是一粒沙子,微不足道。
而我們大多數時候,沒有好好注視過這個地球。
《克拉克森的農場》
我想,林淺喜的經歷之所以動人,正是因為她讓我們看到,個體有多大的潛能,可以不斷地突破自我,伸向更廣闊、更深遠的世界。
在一個人人都在喊著“躺平”“擺爛”的時代,她總是在努力地做點什麼,哪怕是“半死不活”地做,哪怕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哪怕頭幾年裡一直“跪著”,但她一直在慢慢拓寬人生的邊界,把軌道變成曠野…
從2019年到現在,這些年都發生了什麼,大家都懂的。
世界紛紛擾擾,世界沒有變得更好。
當過往的經驗失效了,當問題變得特別龐大而複雜的時候,人就會產生無力感虛無感,會想要逃避…
或許對抗虛無的方式,就是把日子過出滋味。
當我們把“過日子”當作生命的主體去重視,當我們將過好眼下的每一天,看得比戰爭、瘟疫、財富都重大,或許生活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意義和麵貌。
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心耕耘的人。
這是林淺喜告訴我的,是鄉村,是那些果樹、莊稼告訴我們的,淺顯而深刻的道理。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過好平常每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