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收購的德國狼爪是什麼來頭?

近日,安踏集團(ANTA Sports Products Limited)正式宣佈以2.9億美元收購德國狼爪(Jack Wolfskin)。這個擁有40多年歷史、以爪印為標誌的品牌,曾風靡歐洲,也曾在中國掀起一股“德系”戶外潮流。
但你可能不知道,Jack Wolfskin 的品牌故事,並非始於登山探險或產品實驗室,而是要從一個走錯展會的臺灣商人說起。
1
誤入德國槍展的臺灣商人
故事開始於1977年。德國紐倫堡戶外用品及狩獵展覽會(IWA)上,一位臺灣商人誤以為這是一場體育用品展,帶著一批雨披、雨衣和外架式揹包前來參展。然而,這些色彩鮮豔、材質輕薄的產品,與展會上偏向偽裝色調的狩獵裝備顯得格格不入,幾乎無人問津。
偏偏,這一切被在展會上給叔叔幫忙的德國大學生看在了眼裡——他嗅到了商機。憑藉從跳蚤市場掙來的錢加上借來的資金,他買下了那批“沒人要”的戶外裝備,並帶回法蘭克福,開始在大學校園的公告欄、列印店張貼廣告售賣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產品很快在露營愛好者和揹包客群體中走紅。不到一年,他就賺了5萬馬克。他毅然選擇輟學,全身心投入戶外裝備事業。
這位當年的大學生,也就是後來Jack Wolfskin的創始人 Ulrich Dausien(烏爾裡希·道西恩)
▲ Jack Wolfskin的創始人 Ulrich Dausien
2
篝火夜談中誕生的名字
1981年,Dausien在法蘭克福開設了他的第一家戶外用品店——SINE Laden(SINE 是他的暱稱)。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其實是在一棟被年輕人“佔下”1的房子裡開的,其中一間房被臨時改成了戶外用品店。
*文化小貼士:
“佔屋運動”(德語:Hausbesetzung)指上世紀70-80年代德國青年群體對空置房屋的自發佔用與改造,多用於開展文化活動、自治生活及非商業專案,反映出當時對主流社會的抗議與自我探索精神。
而品牌名稱“Jack Wolfskin”的誕生,則要歸功於一次篝火夜談的靈感。當時,道西恩和朋友們在討論品牌命名時,他們想起了美國作家 Jack London(傑克·倫敦)筆下的冒險者和狼群形象——堅韌、自由、荒野不羈
狼是傑克倫敦筆下的主角,是為了生存而鬥爭的英雄
Jack Wolfskin 這個名字就此誕生。它不僅象徵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探索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種不受拘束、野性歸真的生活方式
1982年,首批印有爪印標誌的服飾和裝備面世。產品最初由Dausien的朋友和同事們在美因茨、波恩、科隆、威斯巴登等大學城陸續開設的小型戶外商店銷售。憑藉優良的品質和實用性,Jack Wolfskin 在德國本土迅速積累了口碑。
3
“縫紉機少年”的加入
如果說 Ulrich Dausien 是點燃篝火的人,那 Gerold Ringsdorf(格羅爾德·林斯多夫)就是不斷加柴的人
這位熱愛露營的少年,曾多次騎行50公里,只為給 Dausien 展示自己手工縫製的騎行包。他用祖母的老式腳踏縫紉機,將厚棉布、皮革與塑膠袋拼接成結實又防水的“駝包”(Fahrradtasche),希望能打動對方,卻一直未能碰面。
▲青年時期的 Gerold Ringsdorf
命運總在轉角相遇。直到1984年,兩人終於在柏林一家獨木舟店中相識。彼時Ringsdorf正在那裡做銷售兼戶外向導,生活在店鋪後面的一個Tipi帳篷裡。那份執著與熱情,打動了 Dausien。
*文化小貼士:
Tipi(又稱“Indianerzelt”)是一種源自北美原住民、特別是草原地區印第安部落的圓錐形帳篷。結構由多根支柱搭建而成,外覆布料或獸皮,頂部留有排煙孔,便於生火取暖。因其便於拆裝、通風良好,至今仍受到露營愛好者喜愛。
▲由帆布覆蓋的現代Tipi
很快,他加入Jack Wolfskin,從學徒做起,逐步參與到帳篷原型設計、打樣測試、亞洲工廠對接等環節,最終成為品牌的首席裝備開發師
他的代表作包括輕量帳篷TERMITE、REAL TUNNEL帳篷專利以及ENERGY BALANCE揹負系統。其中後兩項技術在2004年榮獲紅點設計大獎“Best of the Best”。
他回憶說:“那時候我們講究的是邊做邊學——不僅是在帳篷上,連揹包也是一樣。”("Learning by doing war damals noch recht oft die Devise – nicht nur bei den Zelten, sondern auch bei den Rucksäcken von JACK WOLFSKIN.")他的故事,是 Jack Wolfskin 的另一個縮影:不走公式路線,只走熱愛指引的路
4
在市場沉浮中堅守品牌精神
進入90年代,Jack Wolfskin逐步成長為德國最受歡迎的戶外品牌之一。1991年品牌被美國Johnson Outdoors收購,後又幾經易手。
環保和可持續領域,Jack Wolfskin是行業先行者:
– 2010年加入公平服裝基金會(Fair Wear Foundation)
– 獲得bluesign®環保認證
– 2016年成為首個獲得ISPO Eco Achievement Award的戶外品牌
– 2017年春夏系列89%產品實現無氟化
當然,也有低谷時刻。隨著競爭加劇與資本更替,Jack Wolfskin一度在中國市場歸於沉寂
而如今,這隻生於篝火邊的“狼”,是否能在中國市場重新找回它的節奏和野性、延續它當初的理想和堅持?也許,在不久的將來,Jack Wolfskin的爪印將印在更多山嶺、林地與星空之下
Jack Wolfskin 的故事告訴我們:
一個品牌的誕生,可能源自誤打誤撞,也可能從一個駝包、一場篝火夜談開始。
堅持,不在於多完美的計劃,而在於走著走著,不願停下腳步
從校園公告欄到走向世界,他們靠熱愛,也靠一點點野路子的勇氣
就像選擇學德語、走向德國的你,也許一開始沒那麼確定,但走著走著,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向
我們願做你旅途中的篝火與揹包陪你穿越語言的叢林,走向理想的山峰
Quelle:
https://airfreshing.com/made-in-germany-jack-wolfskin-teil1-outdoor/
https://airfreshing.com/made-in-germany-jack-wolfskin-teil2-outdoor/
往期推薦
END
瞭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詳詢我們專業的顧問老師們:
北京/武漢中心
李老師
成都中心
劉老師
南京/上海中心
劉老師
廣州中心
高高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