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外交又有大事: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統舒尤克和總理歐爾班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5日至10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為什麼要訪問這三個國家?
因為在目前的國際大變局中,這三個國家和中國是有高度一致的共同利益——反美國霸權。
我們先說說法國。
歐洲有四個有野心的國家,它們分別是俄羅斯、德國、法國和英國,它們都有統一歐洲的想法,幾千年來,它們也一直都是那麼做的,只不過誰也沒有成功而已。
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它們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夢想”。
法國最接近統一歐洲的時候就是拿破崙創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巔峰時刻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除了俄國。
另外,還有一個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國。
1812年5月,拿破崙率領57萬大軍遠征俄羅斯。在開始階段,法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一直打到了俄國首都莫斯科……
當時的俄國知道正面交鋒不是拿破崙的對手,於是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帶著剩餘的高階將領和大部分居民撤出莫斯科,深入俄羅斯腹地。俄國人在撤出莫斯科之前,一把火燒掉了整個城市。
燒掉了莫斯科,那麼即使拿破崙打下了莫斯科也無法獲得任何補給。隨著寒冬的到來,法軍也遇到了困難,物資補給困難,再加上俄軍不斷騷擾,然後在短短的幾個星期內,本處以優勢的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
拿破崙在俄國戰場慘敗後,俄皇亞歷山大一世決定馬上徹底打敗法國,稱霸歐洲。但是,在反攻的過程中又被拿破崙打敗。
最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失敗,拿破崙戰敗後被放逐至聖赫勒拿島,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直到現在,法國也沒有放棄過統一歐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被打爛了,但也成就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
美國藉著和蘇聯爭霸的機會控制了西歐國家的軍事,組成了“北約”;然後又透過“馬歇爾計劃”,控制了西歐的經濟等。
從那以後,歐洲就成為了美國的附庸,一直到現在。
對於一些小國來說,它們是沒有什麼理想,無論誰當老大,自己都是“小弟”的命。但是,對於一些大國來說,它們肯定是不甘心做美國的附庸的。
法國、英國和德國就是如此。
德國是二戰戰敗國,軍事被閹割了,沒有能力帶領歐洲脫離美國的控制;英國是“千年攪屎棍”,歐洲大陸也不放心它。於是,“重任”就落到了法國身上。
但是,法國也知道,想要擺脫美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可緩圖,不可急攻
。於是,法國就準備先從經濟層面開始瓦解美國的控制。
為什麼要從經濟層面著手?
因為經濟層面是相對緩和的,也不會讓美國高度警惕。
其實,法國想要統一歐洲的思路和當初德國統一的過程是一樣的:先用經濟繫結各個“邦國”,讓各“邦國”在經濟上無法離開自己,然後再政治統一。
在德國統一之前,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39個邦國組成了,這些邦國組成了德意志帝國,名義上都有一個皇帝“威廉一世”,但實際上這些邦國壓根就不聽皇帝的指揮,各自有自己的貨幣、關稅、外交和軍隊等。
這就好像中國的戰國時期:戰國時期的中國名義上有個“天子”,但是秦國、趙國、齊國……等諸侯國壓根就不搭理周天子。
於是,當時德意志最大的邦國普魯士在弗裡德里希·李斯特的遊說下開始主導各個邦國的貨幣、關稅、鐵路網等,將整個德意志的經濟統一了起來——各個邦國取消了彼此的關稅、統一了貨幣、建立了彼此聯絡的鐵路網。

經濟統一以後,政治上統一就相對容易了。
德意志在經濟統一以後,然後德意志最大的邦國普魯士在鐵血首相俾斯麥的帶領下以雷霆之勢發起了統一戰爭,最終德國統一。
二戰後,法國和德國就想效仿當初德意志統一的模式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於是他們便主導建立了“歐盟”。
法國和德國具有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周邊的小國想要“享受”到它們的好處就必須要加入歐盟,然後歐盟成員國就不斷增加。當成員增加到一定程度,歐盟就開始統一了貨幣,讓所有加入歐盟的國家不再使用本國貨幣,而是統一使用“歐元”。
統一貨幣以後,接下來就是讓所有成員國之間取消關稅,再然後就是制定統一的憲法、統一的軍隊——歐洲完成統一。
統一以後,現在的那些歐洲國家就相當於中國的每個“省”,每個國家的總統就相當於“省長”,歐盟就相當於中國的“中央政府”。

這就是法國和德國想要統一歐洲的具體戰略。
很顯然,這個戰略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很宏大、很偉大的戰略,一旦成功,歐洲將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歐洲的偉人們奮鬥幾千年都沒有達成的夢想。
現在的法國在政治上、軍事上的實力非常強大,德國在經濟上的實力非常強大,由法德主導建立統一的歐洲也符合它們的利益的。
當然了,統一歐洲必須要由法國“牽頭”,德國配合,因為法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具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法國也具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擁有航母、戰機、核武器等)——德國雖然經濟強大,但是它是二戰戰敗國,政治和軍事實力偏弱。
看懂以上內容,你就會知道馬克龍為什麼一直在“攻擊”北約,說北約已經“腦死亡”,想要建立統一的“歐洲軍”了。
法德想要建立統一的歐洲,難不難?
怎麼可能不難?
如果不難,歐洲的偉人們也不會奮鬥近千年也沒有達成這個目標了。
但是,正是因為難,一旦做成了,才會顯得更加的偉大。
歐洲的戰略,不難看懂,連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都能看懂,其它國家能看不懂嗎?美國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美國也一直在動用各種手段阻止歐盟的擴張。
那麼,中國是什麼態度呢?
現在的中國也受到了美國的極限打壓,我們必須要破了美國的霸權,否則我們也別想過安寧日子。但是,我們公正、客觀地說,僅僅依靠我們自身的力量,還不足以對抗美國的霸權,所以我們必須要拉著歐洲一起對抗美國的霸權。
這就是中國訪問法國的深意,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支援歐洲統一,而主導歐洲統一的法國就是我們要合作的最大物件之一。
支援歐洲一體化並不是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或敵人,而是為了破美國的霸權。先把美國的霸權搞下去再說,“諸侯混戰”是美國丟掉霸權以後才要考慮的事情。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法國,也不看好歐洲的統一前景。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偉人。偉人之所以為“偉人”,就是因為他能做到在常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毫無疑問,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都是我們合作的物件——共同對抗美國的霸權,把美國從霸主的位置拉下來。
習近平訪問的第二個國家是塞爾維亞。
說實話,看到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的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的,因為在新聞裡面,“漫山遍野”的都是塞爾維亞人歡迎畫面——上一次我見到類似這種畫面的時候還是2019年習近平訪問朝鮮的時候。

關於中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我們就不
用多說了——中國和塞爾維亞的關係從毛主席時期就奠定下來了。
5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貝爾格萊德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宣佈,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這個級別是非常高的,因為
塞爾維亞是首個同中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歐洲國家。

目前中國已經和多少個國家達成“命運共同體”呢?
2023年10月,中國政府發表《新時代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展望》,其中有這麼一段話:“中國同巴基斯坦、寮國、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泰國、蒙古國、土庫曼、馬來西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同湄公河五國確定共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同中亞五國宣佈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去年12月,中國又和越南達成了“命運共同體”。
塞爾維亞是第15個與中國達成“命運共同體”的國家,也是目前唯一的歐洲國家。
什麼叫做“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訪問的第三個國家是匈牙利。
如果大家長期關注新聞的話,就會知道,匈牙利是一個對中國非
常友好的國家,也非常討厭美國的霸權。
這些年,匈牙利在發展對華友好關係上創造了多個“第一”:
第一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歐洲國家;
第一個開設匈語和漢語雙語教學學校的歐洲國家;
第一個設立人民幣清算行的中東歐國家;
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中東歐國家;
中國國家旅遊局設立辦事處的第一個中東歐國家;
……
最近一段時間,我對匈牙利總統歐爾班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就是:他猛烈的批評美國的傀儡、“歐奸”、馮德萊恩等人組成的歐盟領導層。
當然,匈牙利對中國友好,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匈牙利想要成為中國資本進入歐洲的“代言人”。
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電動汽車非常厲害。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歐洲和美國絕對不會讓中國廉價的電動汽車大規模的進入它們的國家的。所以,中國需要在歐洲有一個“代理”。
成為歐洲的電動汽車製造中心是匈牙利政府的目標,而中國恰恰是電動汽車最強大的國家,也需要打入歐洲市場。
匈牙利有心,中國有意,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法新社9日稱,自匈牙利政府2022年開始將自己打造為全球電動汽車製造中心以來,多家中國企業進入該國。
美聯社稱,中國企業已在匈牙利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將這個歐盟成員國視為進軍歐盟的一個重要立足點。去年12月,匈牙利政府宣佈,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比亞迪將在該國南部開設第一家歐洲電動汽車生產工廠。

中國在2022年和2023年是匈牙利的最大投資國,為匈牙利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中國目前已有7個城市開通了直飛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航班。在中國投資的加持下,匈牙利在鋰電池領域已經佔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的4%,排名世界第三。
所以,匈牙利將會是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歐盟的“橋頭堡”。
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匈牙利大量投資,各種關鍵原材料和核心技術等肯定要從中國進口過去的,這必然能為中國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也能讓中國企業獲得鉅額利潤、中國政府獲得更多稅收。
……
當今世界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正在崩潰,而新秩序尚未形成。雖然新秩序還沒有形成,但已有一絲雛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盡最大的努力去促進和制定新的秩序,並讓自己在新秩序中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
—–全文到此為止。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點下“在看”和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