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會賺錢的人,都有這種特質

9號晚8點,直播分享【AI時代,普通人賺錢最直接的一個方法】,點上方預約!

以前會聽人說“我辛辛苦苦掙錢……”,所以很多人下意識會覺得,賺錢是辛苦的,甚至覺得要很辛苦才能賺大錢。
但事實可能正好反過來,真正賺大錢的人,他們往往活得更輕鬆。
1/ 別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動
虛假努力、自我感動,是很多人會有的問題。
但不被人發現、無法創造價值,或更直接的,沒有幫助你賺到更多錢的事,都是沒用的。
錢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錢一定是衡量你成果的最佳標準。
我也經常和團隊說:不能展示、不能產生價值的事情,就不值得做。
2/最近經常看到“對 xx 祛魅”,我覺得比較扎心的是:
你足夠強,你自然就慢慢對一切事物祛魅了;
你弱的話,老提對 xx 祛魅,就好像是在自我安慰的感覺。
所以,祛魅某種程度上是個結果,就像是有錢人說他不在乎錢的感覺。
2/ 會判斷事情的價值和重要性
為什麼要判斷價值和重要性?很直接,就是能幫你賺錢。
那為什麼要賺錢?一是為了活下來,二是為了發展得更好。
4/ 大多數人都不笨,做不好事情,大多數情況就是沒走心,沒投入時間,沒持續。
做好這3點,大部分事情要做好,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然,這個時間確實長,最短也是以年為單位。
這個時候,就需要“韌性”強的品質,有這個品質的人更容易做成事。甚至,有韌性的重要程度和聰明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笨人也能成事,因為他起碼韌性強,死磕到底,然後早點撞牆,糾正錯誤,也會勝利。
5/ 少做事,才更快
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但必須要做的事情並不多,例如讀書、寫作、運動、學習、試錯等等。
多專注於必須要做的事,而不是一直追求不一定需要做的事。
6/ 兩個很牛的覺醒思路
最近有兩個時刻提醒自己的覺醒思路:
1)永遠不要抱怨別人。
有算是有人打你一巴掌,你第一時間不是抱怨這個人傻逼,而是要麼就逃跑,要麼就打回去,要麼就講道理。
抱怨沒有用,解決問題為主。
2)做自己,少迎合。
獨處的時候,我們能做自己,但儘量有人在旁邊的時候也學會做自己。
不要太在乎身邊人對你的看法,不迎合對方,不做對方想要的樣子。
7/ 做成事的核心
個人IP能做成的必要條件,是自己抓重點的能力。
因為團隊公司化,靠的是團隊成員能不能抓重點,以及,老闆懂不懂如何讓員工能抓重點。
這個能力真的太太太太太重要了!
例如,讀書我們都知道很重要,但讀書的優先順序不同,最後的結果基本就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所以,有人說讀書改變命運,也有人說讀書無用,核心是你自己有沒有選擇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書去讀。
8/ 前兩天給覺醒合夥人做諮詢,諮詢完想到一句話:
別用從1到N的方法,解決從0到1的問題。
前者是放大,後者是積累,但如果你用放大的手法去解決積累的問題,那就是行不通的。
例如阿貓做了多個公眾號、星球、產品,但前提是,我解決了每個從0到1的問題,公眾號積累了10萬粉絲以上,星球做了2年……
有了這些積累,我才去走下一步。
人絕對不能用做多個事情的方法,來解決一件事無法做好的問題。
9/最近花了5位數
最近交了大五位數偷偷學習,已經付了這麼多了,但我覺得還有很多我想要的東西沒有提供到位…
但仔細一想,並不是說,給了錢對方就要幫你解決所有問題的。
永遠記住,給多少錢,就匹配多少價值和服務,也許會有偏差,但一定不會差太遠。
100元、1000元、1萬元、10萬,甚至100萬,都不是一回事。
沒錯,真的有100萬的服務,小馬宋的諮詢就是這樣的價。
很早之前,我們剛出4萬私教的時候,有人就吐槽,沒想到有比合夥人更貴的產品。
我想,那不廢話,我們假設能服務百萬級千萬級的人,自然就要收更多。
不是因為你賺的多,我收的多,而是你賺的越多,我幫你解決的問題自然就越複雜。
例如我們私教,服務30-100萬的人,我們整個團隊都要參與交付,成本越高,自然就收得高了。
10/ 知識不用付費,但服務和資源是需要付費的
這也是為什麼,覺醒的知識產品一般很便宜。
例如幾十塊的小報童、百來塊的創富社星球(還能參與100天寫作挑戰,完成全額退門票),基本是賺點手續費、運營費。
但服務很貴,從幾千的覺醒者訓練營、萬元覺醒合夥人,到4萬的私教。
如果只是為知識付費,買小報童、星球的價效比就非常高。
例如【阿貓的自媒體底層心法】小報童,一共更新60篇硬核乾貨。
彙總了我過去5年做自媒體的壓箱底心得、經驗打通認知、內容、流量、商業變現,4大自媒體常見卡點,少走3年彎路。
原價199元,早鳥價49元,兩杯奶茶錢一次訂閱,永久有效。
已有2600+訂閱之後價格會隨訂閱增加而漲價,越早上車越划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