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漁人碼頭
“70-200 2.8”
作為全畫幅大三元里面最重量級的鏡頭,每家都會拿出全力來做,而作為最強全畫幅典範的御三家更是如此。曾幾何時,佳能小白720風光無限,在尼康電磁炮出現之前,一騎當先,我也是從小白720一代用到三代的小粉絲。時過境遷,到了無反時代,索尼在2016年率先做了720gm領跑,又在2021年10月進行了更新,佳能在2019年差異化競爭釋出了外變焦的RF720,尼康在2020年釋出了z720,這4支鏡頭我都購買使用很久,不誇張的說,索尼720gm2的綜合體驗是遙遙領先。其中,佳能的720褒貶不一,我很喜歡他外變焦後縮小的個頭方便攜帶,又討厭那伸出來的一截鏡頭,一直忍到有一次隔著玻璃拍照變焦時連撞了2次玻璃,下定決心給賣了。
時間來到了2024年10月底,佳能終於更新了內變焦設計的720z,首發購入並使用至今,今天得空,來聊聊這隻御三家最新的720,能否再次成為你心目中的王者。
△上機,也跟RF35.4比一下大小,內變焦帶來的長度沒轍了
———————————
簡單測試:
△抗眩光還是不錯的,不建議再上uv
作為全畫幅大三元里面最重量級的鏡頭,每家都會拿出全力來做,而作為最強全畫幅典範的御三家更是如此。曾幾何時,佳能小白720風光無限,在尼康電磁炮出現之前,一騎當先,我也是從小白720一代用到三代的小粉絲。時過境遷,到了無反時代,索尼在2016年率先做了720gm領跑,又在2021年10月進行了更新,佳能在2019年差異化競爭釋出了外變焦的RF720,尼康在2020年釋出了z720,這4支鏡頭我都購買使用很久,不誇張的說,索尼720gm2的綜合體驗是遙遙領先。其中,佳能的720褒貶不一,我很喜歡他外變焦後縮小的個頭方便攜帶,又討厭那伸出來的一截鏡頭,一直忍到有一次隔著玻璃拍照變焦時連撞了2次玻璃,下定決心給賣了。
時間來到了2024年10月底,佳能終於更新了內變焦設計的720z,首發購入並使用至今,今天得空,來聊聊這隻御三家最新的720,能否再次成為你心目中的王者。


△包裝配件跟24-105 2.8基本一樣,佳能還沒出過黑色的720,買個嚐嚐鮮,跟RF機身也比較搭


△跟24105 2.8幾乎一模一樣,很像換殼版,包括電動影片介面,估計以後的佳能影片頭都會是這個設計語言了

△也跟220L比一下,還算是比較秀氣的,82mm口徑中規中矩,重量1110g也不算輕了,但在220L面前還是小弟


△上機,也跟RF35.4比一下大小,內變焦帶來的長度沒轍了
———————————
簡單測試:


△這個色散控制表現,絕對是第一梯隊了



△最近對焦距離出色,基本可以替代半個微距日常拍東西了




△發幾個焦外場景供參考,我覺得還行



△矯正前後差異比較明顯,不僅僅是暗角了


△對焦非常快,看到飛機飛過,抬手就是拍,哪怕還隔著一些雜草樹木(搭配R1)
其他的畫質之類就不測了,要是這個還有問題佳能就可以倒閉了
———————————
樣片:




























































△由於手上除了其他很多門的器材,光佳能也有EF200L和RF100-300 2.8,在加上RF24-105 2.8,所以購買至今720z的出場機會非常少,好在是在可數的帶出門的機會里,這個鏡頭沒有掉鏈子的事情發生,樣片悉數奉上供參考。
———————————
總結:
首先就是很欣慰,終於有一隻720能跟索尼720GM2打的有來有回了,L口和尼康z口那幾只屬實有點失望,這隻佳能720z沒有讓我失望,總得來說就是滿意。如果非要說說使用過程中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佳能新頭通病:“過度影片化”。不同於尼康的過度影片化,佳能的槽點在於操控。佳能影片最佳化的新頭,光圈環變焦環都是幾乎沒有阻尼,也不像GM頭那樣有個開關可以切換,所以很容易誤觸,很難想象這種鬆鬆垮垮的感覺來自於2萬多的鏡頭。。。
